国乒主力谈瑞典大满贯新球!孙颖莎很自信,梁靖崑直言球变大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5 20:30 1

摘要:WTT瑞典大满贯资格赛在马尔默体育馆拉开战幕,当全球顶尖选手陆续抵达赛场,一款白色小球成为焦点,官方比赛用球“乒飒RS40+”首次亮相国际大赛,这种由废旧塑料瓶再生制成的新球,在红双喜宣称“性能与传统球无异”的同时,已在球员群体中激起层层涟漪;国乒主力抵达后迅

WTT瑞典大满贯资格赛在马尔默体育馆拉开战幕,当全球顶尖选手陆续抵达赛场,一款白色小球成为焦点,官方比赛用球“乒飒RS40+”首次亮相国际大赛,这种由废旧塑料瓶再生制成的新球,在红双喜宣称“性能与传统球无异”的同时,已在球员群体中激起层层涟漪;国乒主力抵达后迅速投入训练,梁靖崑在适应训练后直言:“球稍微变大了一些,还是比较正常,因为环保球的材质可能有些变化。”

赛场上旋转的“乒飒RS40+”环保乒乓球标志着乒乓球制造工艺的一次革新,这些直径40毫米的小球采用30%再生塑料(PCR)制成,红双喜承诺其技术参数与现役球一致,生产碳排放则减少50%;当球体撞击球拍时,细微差异被顶尖选手敏锐捕捉,梁靖崑直接指出球体大小的变化,而王曼昱则感受到更微妙的差别:“球的弹性、球速可能会有一点点区别,但是在自己的感觉范围之内。”

对孙颖莎而言,新球几乎未构成挑战,她从容表示:“球台和球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感觉,跟以往的差不了太多。”这种泰然处之的态度,折射出世界排名第一选手的强大适应能力;然而在资格赛赛场,新球的“性格”开始显露棱角,香港选手朱成竹在出局后透露:“这次的球有一点不一样,球有时候会突然很蹦,到了第三局我才找到一点节奏的感觉。”她的经历暗示着新球在实战中可能带来意外变数

新球特性对不同打法选手的影响呈现两极分化,前国乒削球手汪洋在资格赛首轮0-3落败后,道出了旋转打法选手的集体困境:“我觉得现在老是改球,对削球来说,越来越弱,回合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打了。”这位经验丰富的削球手具体分析:“原来的球轻一点,现在越来越重,旋转不足。”他透露过去三四板就能解决的回合,现在需要七八板甚至十板,这种变化对依赖旋转变化的削球手构成严峻挑战

这些反馈与2017年国际乒联频繁换球时期国乒主力的抱怨惊人相似,当年马龙、许昕等就曾指出,新球会减少旋转,增加力量和速度要求,更适合欧洲选手;国乒派出15人军团远征瑞典,阵容豪华却暗藏隐忧,男队核心王楚钦因连续征战导致的伤病缺席,使20岁的林诗栋不得不扛起男单大旗,并身兼男单、男双、混双三项作战

女队阵容相对完整,刚刚在横滨冠军赛终结日本削球手桥本帆乃香11连胜的孙颖莎状态正佳,而新科冠军陈幸同也希望冲击背靠背冠军,但双打战线存在隐患,全队仅有孙颖莎/王曼昱一对女双组合出战;赛事总奖金高达155万美元,单打冠军将获得10万美元及2000积分,赛程安排对中国观众构成挑战,由于瑞典与北京有6小时时差,混双决赛定在8月22日凌晨0点,而男单半决赛更安排在23日午夜24点

环保球的引入具有前瞻意义,采用30%再生塑料的“乒飒RS40+”将乒乓球运动推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尽管短期造成适应困扰,却引领着小球运动与环保理念的融合创新,当梁靖崑、王曼昱等选手客观分析新球特性而非抱怨时,他们展现的正是冠军选手拥抱变革的积极姿态

频繁换球虽带来挑战,但也推动技术多元化发展,削球手汪洋的困境揭示着乒乓球生态的微妙平衡,当旋转削弱、回合增多,技术全面性成为制胜关键,这促使运动员突破单一技术依赖,提升相持能力和战术灵活性

来源:十点街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