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库洛的嘉年华已经结束好几天。但显然,还有很多狂欢的玩家,并没有从里面走出来。在嘉年华线下碰撞、荡漾出的余韵,依旧在这几天上的互联网上回荡着。
整活大师
喜欢文章还请给我们一个免费的赞~
戒断反应了。
库洛的嘉年华已经结束好几天。但显然,还有很多狂欢的玩家,并没有从里面走出来。在嘉年华线下碰撞、荡漾出的余韵,依旧在这几天上的互联网上回荡着。
不过,现在许多人刷切片最多的,反倒不是那些脱鞋的coser和live现场(虽然这些也很牛逼),而是一群堪称铸币的大头头套表演。
诸如“大傻椿、大卡、秧秧初号机”等一众神人大号布偶,开始成为了流量关注下的主角——显然,前一阵子在外网火起来的铸币大头套,现在又一次席卷国内互联网了。
等会,我为什么要说“又”?
在某些传统观念里,脑袋越大的人,往往越聪明。但当一个人的头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某些有趣的欢乐豆效应,就随之而来了。
无论是出镜率还是知名度而言,这位“大傻椿”都是当之无愧的C位——线下的整活儿、互联网上的视频,这位都属于是一骑绝尘的主儿。
大傻椿这个皮套,最开始出现于韩国线下cos展会——而本来在游戏里一个好端端的瑟气疯女“椿”,在大头头套化之后疑似智商光速降低800。因为其堪称铸币到顶的神人表情和皮下机师离谱的运动强度,而迅速出圈儿。
在前几个月的刷屏潮中,你能看见流传度最广的,大概是这张交叉双手往前站着的图。
其皮套下面的驾驶者的精力与整活力度过于旺盛,各种动作都能截成一个表情包,而就以椿的疯批性格来说,这位无论干点啥离谱的事儿,都也倒是符合人设,不至于很ooc。
而在上周的库洛FEST上,大傻椿和一众铸币头套再度在现场杀疯。光是从入场前的运送开始,这镜头的拍摄就没停过,一直到天黑散场,这拍摄才算停歇。
其中最具艺术价值的,应该是这一幕的定格,韩援coser追逐大傻椿。
也不知为何,大傻椿的皮套灵活度天生好像就比其他皮套高上一筹,能展现的花活儿与高难度动作也是不少,上一秒能抢走你的伴手礼,下一秒就举起coser来一段蹲起,中途还能穿插一段哥萨克舞,让你目不暇接。
两天,仅仅是两天的时间。大傻椿的动作模组就像是开通了创意工坊一样花样繁多,其姿势数量,远大于我玩过的任何3D爱情动作游戏——这短短两天整出的活儿,放在互联网上至少能让人溜上一个月。
不少人在刷了N多个大傻椿视频之后,都在感慨“总有一集是我没看过的”。
尽管从体能角度推测,能顶着这么大一个皮套搞一整天的高强度运动,连举人整活儿带跳哥萨克舞蹈,那皮下基本得是个壮老爷们或者大叔没跑。
——但别问,问就是皮套下就是游戏里的椿本人,反正她劲儿也大。
其实在现场活跃的,不只是大傻椿一人。之前版本存在感极高的大雷大卡,在大头化之后也成为了一种铸币。
芙头人、红椿、大小卡……《战双》与《鸣潮》的铸币大头接连发力,她们的互殴与整活儿,也不知承包了多少人一天的笑点。
——尽管不少人都好像在这狂欢中忘了,这个系列最初的铸币大头,其实是秧秧“初号机”。
不止是库洛,从最早的《FGO》到后面的一众二游,许多游戏的线下都用铸币大头,作为风景线。并且在近年存在感越来越强烈。
铸币大头套的灵魂所在,究竟是哪里?
有人说,这群大头扮演者的外皮,正好切中了一个当下国内二次元环境稍微缺少的一种属性:
“萌”属性。
在二次元文化里,萌是一个很广义的集合词,包含傲娇腹黑三无等一系列属性。当然我们这里指的是相对狭义上的萌属性——它和可爱本身存在一定区别,但在当下的这种语境之下,却也近似于可爱了。
而说来你可能不信,这些大头头套,是线下能给你最多“二次元观感”的一个玩意儿。
我们都知道,相比日式二次元居多的萌系,国内的二次元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无论是角色人设气质亦或是叙事节奏等等,都更多向着一种相对严肃乃至正经的方向靠拢——这没啥问题,唯独的一点在于将原本的“萌”属性,消弭了不少。
所以,现在不少厂家都在补足这方面的内容。搞铸币大头(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搞各种团子、泡泡吉祥物等,以补充线下的萌属性要素。
在玩家的二创侧,我想你一定见过这个铸币大头表情包——它来自于BA里的浅黄睦月,后来在各个游戏社区如同病毒式传播。那些凡是你能叫出来名字的角色,都没有逃过这位大头病毒的毒手。有好事者,甚至专门搞了一个可以批量生成这种大头的网站。
而放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上,这些萌萌的玩意儿,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作用:
消解。
——消解人物与故事的悲剧性,同时又消解互联网的戾气。
如果是大傻椿的“老粉”,我想你应该知道——大傻椿最初在外网如病毒般肆虐,不光是因为其表情过于魔性,还有一个工具属性。
这个东西,是很好对抗攻击性语言的利器,但凡有人给你搞点节奏,那成群的大傻椿就杀出来,就像是复制粘贴吧里的人们,用绝对的数量崩解着语言、活跃着气氛。
这些铸币大头带来的情绪,归根结底其实很简单:带来欢乐,然后达成共谐。
故事的悲剧本身会让人印象深刻,但却不会讨喜。哪怕剧情再悲伤再刀,线下的展会也不是什么鼓励让你抱着一起哭的殡葬现场,那样多少会显得有些晦气。唯有以一种更为积极的情绪相融,才为此间线下构筑ip粘性的王道。
——顺带,我自己也去过殡葬展会的现场,那里其实也不怎么悲伤,基本也全都是卖骨灰盒跟花圈的。
在消解之余,这些大头还有一个好处,在于回流。
Coser有可能会塌房,皮套基本不会。鉴于cos圈本身存在着混乱属性,coser与角色绑定本身会引来分流,从游戏本身传递到扮演者个人。但是铸币皮套的传递链路不一样,它更多会被归纳于ip本身的吸引力和玩家/驾驶者的无边热情,除非它像当年的冰墩墩一样,当场脱下外套出现一个真人跟你打招呼,让你的美好愿景崩塌——当然,这似乎大概率不会。
嘉年华之后,一群人已经坦言,被干出了戒断反应。于是,他们看着这些搞怪的玩意儿去回忆过去那段快乐的时光。有事没事儿,刷点铸币大头玩,用欢乐的回忆对抗孤独的现实。
——所以,铸币大头是对的。无论有事儿没事儿,都要“严肃观看”一番,完成今日的大学习。
so,你今天严肃观看了吗?
来源:游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