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科普小讲堂】洪水退去别大意,严防传染病有妙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5 22:59 2

摘要:近期,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洪水肆虐不仅带来即时的险情威胁,退去后还可能埋下健康隐患。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秦恩强主任医师提醒我们:“洪涝灾害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具有持续性和滞后性。”灾后环境恶化,非常容易引发传染病的传播。做好以下4个关键方面的卫生防

近期,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洪水肆虐不仅带来即时的险情威胁,退去后还可能埋下健康隐患。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秦恩强主任医师提醒我们:“洪涝灾害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具有持续性和滞后性。”灾后环境恶化,非常容易引发传染病的传播。做好以下4个关键方面的卫生防病工作,是守护健康的重中之重:

01

警惕食物安全:洪水加上炎热天气,食物极易受污染变质。断电导致冰箱无法工作时,食物变质更快。务必丢弃任何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物。

严格操作流程:食品采购、加工、保存的每一步都要严格遵守卫生规范。

避免污染:不用非食品级的袋子或容器装直接入口的食物;不吃被洪水淹过、浸泡过或已受污染、变质的粮食(面粉)和直接入口食品(饼干、面包等)。

餐具消毒:使用餐具前要彻底洗净。首选煮沸消毒(水开后煮几分钟)。也可以用漂白粉精溶液消毒(按说明比例,通常1千克冷水加1匙漂白粉精,约15毫升),浸泡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重要提示:配制消毒水必须用冷水,热水会让漂白粉精里的有效成分(氯)挥发失效。

02保障饮水:清洁水源是关键

环境消毒:及时修复被淹的公厕、垃圾站等设施并进行消毒。

处理动物尸体:及时清理、深埋或焚烧洪水致死的动物尸体。

饮水安全:绝对不喝生水!首选开水、瓶装水或桶装水,并保持水具干净。水源浑浊时,可使用混凝沉淀装置(如明矾)帮助杂质沉淀,净化水质。

应急消毒:如果只能使用来源不明的水(如井水、河水),务必使用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消毒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消毒处理后再饮用。

0整治环境:清除病菌温床03

垃圾死角清理:洪水退后,苍蝇、老鼠、蚊虫会大量滋生传播疾病。立即清除垃圾死角,打扫并消毒厕所。

保持干燥通风:室内保持空气流通,防止霉菌滋生。发霉物品要彻底清洁或更换。

清除积水:清除房前屋后、院落内盆罐等所有积水,疏通沟渠,断绝蚊虫孳生地。

科学灭鼠:使用鼠夹、粘鼠板等方法灭鼠。严禁使用剧毒鼠药,以免污染水源和土壤,造成二次危害。

0保护皮肤:防止感染伤口03

警惕特殊疾病:洪水地区可能传播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和破伤风。

减少浸泡:抗洪人员和群众应尽量避免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保持皮肤干燥,降低皮肤病风险。

涉水防护:涉水前务必涂抹防水油膏、戴防水手套、穿高筒胶靴、扎紧袖口裤腿,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洪水或被杂物划伤。

伤口处理:若在洪水中被划伤,先用干净的水(如瓶装水、凉开水)彻底冲洗伤口,清除污物。待伤口干燥后,用碘酒或其他皮肤消毒剂消毒。伤口较深或需要缝合,必须立即就医!

及时更换衣物:被洪水浸泡过的衣物含有大量有害微生物,要及时更换清洗,避免刺激或感染皮肤。

特别警惕:灾后一周是传染病高发期。

洪水退去后大约一周左右,往往是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接触传播疾病(如红眼病、皮肤病)和虫媒传染病(如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峰期。

肠道病预防: 核心是喝安全水、吃安全食物、保持餐具清洁(煮沸消毒)。

接触病预防:关键在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不与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等个人用品,避免接触病人及其污染物品。

虫媒病预防:核心是清除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睡觉用蚊帐,必要时点蚊香、喷驱蚊剂防叮咬。同时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减少接触。

健康监测,及时就医是关键:个人健康监测至关重要!如果出现发热、腹泻、呕吐、出疹子、眼睛红肿、皮肤溃烂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可能接触过洪水或被污染的环境。专业医疗人员也会加强对集中安置点的巡诊,努力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