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轮候时间持续下降 见证特区政府的民生承诺与行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5 23:00 2

摘要:住房問題向來是香港社會最為關切的民生議題,而公屋輪候時間的長短,更是直接衡量基層市民生活希望的重要指標。本屆香港特區政府上任以來,始終牢記領導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囑託,將解決市民「住得更寬敞」的期盼作為施政核心,以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

住房問題向來是香港社會最為關切的民生議題,而公屋輪候時間的長短,更是直接衡量基層市民生活希望的重要指標。本屆香港特區政府上任以來,始終牢記領導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囑託,將解決市民「住得更寬敞」的期盼作為施政核心,以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推動公屋輪候時間持續下降,用看得見的成效兌現對市民的承諾,充分展現了以民為本的執政初心與堅強的民生擔當。

數據見證變化:輪候時間縮短背後的民生溫度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一般申請者的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已降至5.1年,較本屆政府上任前的最高點6.1年縮短整整一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輪候時間亦同步下降至3.1年。這組數字的背後,是無數家庭告別狹窄擁擠的居住環境、迎來新生活的真實寫照。在2025年第二季,約4900宗一般申請獲安排入住傳統公屋或簡約公屋,其中首個市區簡約公屋項目——牛頭角彩興路項目已有超過1550戶居民收樓,當中約七成來自劏房、天台屋等不適切住房。對這些家庭而言,輪候時間的每一分縮短,都是生活質量的一分提升,不僅意味着居住空間的改善,更減輕了租金負擔,讓他們終於有機會積累儲蓄、規劃未來。

多措並舉破局:政策組合拳釋放住房供應潛能

公屋輪候時間的持續下降,離不開特區政府打出的一套精准有力的政策組合拳。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三年多,堅持以民為本,將房屋工作列為「重中之重、刻不容緩」的任務,創新推出簡約公屋這一關鍵舉措。不同於傳統公屋的建設周期,簡約公屋採用高效建設模式,能快速增加住房供應——政府預計2025年將有9500個簡約公屋單位入伙,並計劃到2027-28年度完成30000個單位建設,為輪候家庭提供及時幫助。

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堅決打擊公屋濫用行為,從2022年7月至2025年6月,已收回約9000個單位,相當於兩個啟業邨的規模,不僅節省逾90億元建築費,更讓珍貴的公共資源流向真正有需要的人群。「舉報濫用公屋獎」的推出進一步調動社會監督力量,截至2025年7月底,已收到約8200宗舉報,其中三宗獲獎個案涉及違規營商及長期丟空,有效遏制了資源浪費。此外,「居者有其屋計劃」「綠表置居計劃」等項目的推進,讓不少公屋租戶通過購買資助房騰出單位,加快了公屋流轉效率,使輪候申請數量顯著下降——一般公屋申請較最高點減少26%,非長者一人申請減少40%,從源頭減輕了輪候壓力。

長遠佈局謀篇:未來供應奠定安居基石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的民生擔當,不僅體現在當下的輪候時間縮短,更在於為香港住房問題的長期解決打下堅實基礎。根據規劃,2025/26至2029/30年度,連同簡約公屋在內的總體公營房屋供應量將達197000伙,較本屆政府上任時的五年期增長超過85%;2026/27年度總建屋量更將突破51000個單位。與此同時,過渡性房屋累計供應已達21000個,超出原定目標,為輪候家庭提供了寶貴的中轉支持。這些長遠規劃,不僅回應了國家領導人「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的囑託,更讓市民看到了「住得更寬敞」的穩定希望。

筆者認為,從輪候時間的「降」,到住房供應的「增」,再到居住環境的「改」,本屆特區政府以實際行動證明:民生無小事,枝叶總關情。公屋輪候時間的每一步縮短,都是對「香港最大的民心是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的回應,更是特區政府踐行民生承諾的生動體現,值得廣大市場讚賞。隨着各項政策的持續推進,相信「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景,必將在香港這片土地上逐步成為現實。

​​​​

作者簡介:高松傑,人稱高Sir,男,香港建設力量KOL、時評人,大灣區創業者、灣區推介官、2023深圳十大好網民,工商管理碩士,本科修商業、公共及社會行政,多個平台均有文章及視頻專欄,發放愛國愛港正能量,講好中國故事及香港故事

香港再出發共同發起人、香港菁英會副主席、網絡紅人工作者協會創會主席、陽江市政協委員、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青聯港區常委、香港青年發展委員會民族自豪感及國民身份認同行動小組增補委員、第七屆九龍城區議會轄下地區設施及工程委員會和社區參與及文化康樂委員會增選委員、九龍城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國安教育小組召集人、家維關愛隊成員、地區國安導師

来源:香港高Sir高松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