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瞧见没?那边树荫下,二十来号人跟着视频比划,胳膊抡得比广场舞还齐——那叫‘太极操’!为啥?光抄了‘形’的架子,丢了‘拳’的魂儿,跟给广播体操套件太极服,有啥两样?”
(千佛山腰,晨练的音乐刚歇,李教练拧开保温杯,茶雾漫过他的老花镜)
“瞧见没?那边树荫下,二十来号人跟着视频比划,胳膊抡得比广场舞还齐——那叫‘太极操’!为啥?光抄了‘形’的架子,丢了‘拳’的魂儿,跟给广播体操套件太极服,有啥两样?”
(他慢悠悠起个云手,像春风拂过柳条)
“真太极拳是活的!是刚炖好的银耳羹,糯得能拉丝!讲究**‘外练手脚的顺,内养气息的匀’**,少了哪样?这羹就成了清汤寡水。”
一、看呼吸:是“喘粗气”还是“匀着劲”?
- 太极操: 管啥呼吸?动作快了就猛喘,打完跟爬了三层楼似的——肺里像揣了个鼓风机,呼呼带响!
- 太极拳: 一动牵一息。抬手时像拈起一片羽毛(轻吸——),气往肚脐眼下沉;落手时像放片树叶(慢呼——),劲儿顺着腿往脚底钻。吸得浅而柔,呼得稳而长,像给肺叶做了趟轻柔按摩,打完浑身松快,连带后脖颈都舒坦。
二、摸重心:是“踩棉花”还是“扎深根”?
- 太极操: 脚底下没数!站个“野马分鬃”晃三晃,转身时差点撞树——跟踩了团棉花似的,飘得没底儿!
- 太极拳: 走步像趟水,落脚如栽树。换重心时,身体像秤砣慢慢沉到底,脚心贴紧地面,脚趾微微抓地。旁人想推你?得先试试撼动块扎了根的石头!这叫“劲从脚起”,没这根,发的都是虚劲!
三、感劲路:是“拆零件”还是“串珠子”?
- 太极操: 胳膊动胳膊的,腰是摆设!打个“云手”,手划半圆,腰杆儿挺得笔直——像台没上润滑油的机器,零件各转各的!
- 太极拳: 腰是轴,浑身是串珠。手往前提,腰先往左转,腿跟着送劲,劲儿从脚底起,顺脊梁骨到肩膀,最后从指尖出来——像水流过管道,一路通畅,没半点堵着的地方!摸老师傅的胳膊,看着慢,碰着才觉出那股韧劲,像拽着根浸了水的麻绳。
四、试推手:是“顶牛劲”还是“顺水推”?
- 太极操: 俩人一搭手,就较着劲往前顶,脸红脖子粗跟吵架似的——像俩牛角顶牛角,谁也不让谁,最后只剩累得慌!
- 太极拳: 你往我胸前推,我不硬扛,腰轻轻一转,顺着你的劲儿往旁边引,等你劲儿快用完了,我手腕稍送,你自己就往前踉跄——像推水里的皮球,顺着它的劲儿走,不费劲还能让它往你想的方向去。这叫“借劲使劲”,不是蛮干。
五、观眼神:是“东张西望”还是“定盘星”?
- 太极操: 眼睛没处搁!打拳时瞟一眼路过的遛狗人,再瞅一眼远处的卖早点摊——眼神散得像撒了把米,心思早飞了!
- 太极拳: 眼随手动,神跟着意走。哪怕是个简单的“起势”,眼神也像盯着线头穿针眼,专注又稳当。心先到了,手、脚、气才能跟上,不然动作再好看,也是空架子。
李教练呷口茶,望着刚散场的人群:
“把太极打成‘操’的,多半是这仨毛病:
1. 贪快求多:学了俩月简化版,就惦记学太极剑、太极扇,基础没打牢,学再多也是花架子;
2. 只看模样:天天对着视频抠动作角度,胳膊抬多高、步子迈多大,忘了喘气要匀、落脚要稳,不如去跳健身操实在;
3. 缺人点拨:自己闷头练,没人纠正“重心太浮”“劲儿没串起来”,练十年也是瞎使劲,不如找个靠谱的教练带带。
明儿晨练,您自己摸摸:
- 喘气是不是匀得像沙漏漏沙?
- 脚底板是不是贴地像沾了点胶水?
- 浑身劲儿是不是顺得像穿珠子?
- 眼神是不是专注得能盯牢一片落叶?
这四样都占了,您打的才是带劲儿的真太极。少一样?就再沉下心,慢慢调——别让老祖宗传下来的巧劲,变成瞎折腾的‘广播操’呀! ”
来源:元静227622187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