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692”——这是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电饭煲”一词的相关投诉量。近七千条投诉背后,是消费者对产品材质质量、参数虚标宣传的不满,也是以电饭煲为代表的厨小电行业在快速发展中累积的品质隐忧。作为与亿万家庭日常饮食紧密相关的产品,电饭煲本应是“烟火气”里的得力助手,如
“6692”——这是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电饭煲”一词的相关投诉量。近七千条投诉背后,是消费者对产品材质质量、参数虚标宣传的不满,也是以电饭煲为代表的厨小电行业在快速发展中累积的品质隐忧。作为与亿万家庭日常饮食紧密相关的产品,电饭煲本应是“烟火气”里的得力助手,如今却因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成了消费纠纷高发区。
破解这一困局的行动已在进行中,8月15日,京东家电家居采销直播间联合京东家电家居品质检测实验室,推出了“避雷情报局”首期直播。这场聚焦电饭煲品类的打假测评,用真实数据撕开行业乱象“迷雾”,也让品质可鉴从口号变为可感知的消费体验。
近年来,厨小电市场呈现规模与隐忧并存的“冰火态势”。一边是国补红利下市场的持续扩容,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厨小电零售额319亿元,同比增长9.3%。同时,在技术与消费双重升级驱动下,行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智能化、健康化、便捷化成为产品迭代核心方向。
然而,硬币的另一边,行业乱象也日益凸显。譬如开篇提及的黑猫平台上关于电饭煲的投诉,可以发现参数虚标、材质缩水、概念炒作、产品同质化等问题已成顽疾。
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将资源过度向价格战与营销话术倾斜,却忽视了技术研发和用户体验升级。资源错配导致一些企业通过压缩成本,减少在原料采购、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的投入,来达到低价抢夺市场的目的。这种“内卷”不仅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导致行业生态持续恶化。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反内卷”已成为各行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历经40年蓬勃发展,我国家电产业已经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对创新的坚持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如今,像包括电饭煲品类等在内的家电行业同样深受“内卷”之困,“反内卷”是势在必行的当务之急。但“反内卷”不是否定竞争,而是倡导以用户价值、创新发展为核心的良性竞争。
与供给端“冰火态势”相对应的,消费端呈现出了需求与困惑交织的鲜明矛盾。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关于电饭煲食谱、比价、求推荐的帖子层出不穷。这说明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电饭煲作为厨房刚需电器,其市场需求依然旺盛;二是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面临着巨大决策困境,这也是对“品质确定性”的渴望。
这种困境不仅来源于产品功能的复杂多样,更源于消费者需要自己辨别商家虚标宣传、识破暗藏商业推广测评的“迷雾”。而这背后暴露的实际是行业信息不对称的深层次问题——产品宣传与真实体验之间存在严重脱节,普通消费者陷入“信息茧房”,难以触及产品本质。
针对这一行业乱象和选购困境,京东发起了一场“破壁行动”。通过打造专业测评直播栏目“避雷情报局”直击行业痛点,用真实数据为消费者拨开迷雾。“避雷情报局”是京东家电家居采销直播间推出的重磅打假测评直播栏目,每期节目都会聚焦一个家电家居品类,深入揭露该品类存在的乱象问题。
8月15日,在首期“避雷情报局”直播活动上,京东家电家居联合中国家电网、生活专家代表共同组成的专业测评团队,不仅为观众详细讲解了电饭煲的专业知识,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这一小家电产品的构造、原理和性能特点。更重要的是,他们还针对全网20款热销电饭煲产品展开了测评,通过检验电饭煲内胆基材、涂层材料厚度、耐磨性、PFOA残留、有害物质总迁移量、塑料顶盖有害物质迁移量、芳香族伯胺迁移量、金属锅盖的重金属迁移量等电饭煲黄金标准,以科学严谨的检测数据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真实的产品质量参考依据。
为让测评结果真正服务于消费决策,经“避雷情报局”测评通过的电饭煲产品,都会在京东平台的产品链接上标注“安心品质”标签。这一标签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权威背书,更是消费者快速识别优质产品的“信任标签”,能有效降低决策成本,让“品质消费”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触及的购物体验。
而其实,这也只是京东在构建品质消费生态上的冰山一角。早在今年6月,京东就成立了“家电家居品质检测实验室”,由专业采销团队对新品及在售商品,就消费者关心的核心问题展开全面且严格的检测,让“品质”从宣传标语变为可追溯、可验证的硬指标,可鉴亦可见。
从家电家居品质检测实验室到“避雷情报局”,京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品质的坚守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让“闭眼买”不再是奢望,也让消费决策回归简单与安心,更让品质消费真正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来源:中国家电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