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最新花粉监测预报,目前秋季主要致敏原花粉浓度呈上升趋势,除了蒿属花粉,空气中还漂浮着藜科、苋科、禾本科等多种致敏花粉。目前,已有部分花粉症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症状。
眼痒、鼻痒、鼻塞
流涕又来了?
没错!
今年花粉季提前来临!
根据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最新花粉监测预报,目前秋季主要致敏原花粉浓度呈上升趋势,除了蒿属花粉,空气中还漂浮着藜科、苋科、禾本科等多种致敏花粉。目前,已有部分花粉症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症状。
随着8月7日立秋到来,致敏花粉的种类及数量将逐步增加,预计北京地区8月中下旬起至9月下旬进入过敏高峰!
秋季花粉致敏性更强
防治结合很关键
与春季花粉不同,秋季花粉致敏性更强,秋季花粉的主要来源包括蒿属植物(如艾蒿)、藜科植物(如灰菜)和豚草属植物,其中蒿属植物的花粉在秋季尤为活跃,部分人群只接触少量蒿草花粉就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建议花粉过敏患者在此期间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症状:
01躲:远离过敏原
花粉的传播依赖一定气象条件,空气逐渐干燥,晴朗、有风的天气条件有利于花粉传播。建议居民除实时关注花粉浓度外,也应关注风力、湿度和降水等天气变化,在晴朗干燥、有轻风的天气应尽量减少外出,尽量避开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外出。
02
防:加强防护
外出防护第一位。过敏人群外出时建议佩戴密封性好的鼻腔过滤器、护目镜等,全副武装,减少接触花粉的几率,必要时备一些应急药品。回到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清洗面部,并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以减少鼻腔内过敏原的存留。
03
治:持续规范用药
除隔绝过敏原外,科学、持续、规范用药也很重要。目前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有很多,应警惕三无“偏方”,建议选择正规的医院、药房,在专业医师、药师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相对于往年,今年的秋季花粉季比往年提前了,可能跟前期气温较高、雨水充沛有关,有利于草本植物植物生长。
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千万别把过敏当成普通感冒,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规范治疗,避免因误判而延误病情。
编辑:郭蕾
审核:潘华虹 邢天鋆
来源:首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