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东南亚版图上,有个国家的首都选得耐人寻味,它的首都距离中国边境仅150 公里,身旁明明有经济更发达的城市,却偏要把权力中心安在边境附近。
文/编辑:麒阁史观
在东南亚版图上,有个国家的首都选得耐人寻味,它的首都距离中国边境仅150 公里,身旁明明有经济更发达的城市,却偏要把权力中心安在边境附近。
越南军队
这个国家就是越南,只有了解了越南为什么要把首都建在河内市后,就会明白其背后的“狼子野心”。
两个地方分别诞生胡志明市和河内两座大城市,这就好比我国的北方的北京市和南方的上海市一样。
图片来源网络
一直以来,有关谁是“越南一哥”的问题,成为了很多人所面临的难题,虽然河内是越南的第一大省,但胡志明市的经济体量丝毫不比河内差。
相对于胡志明市,河内的历史更悠久,在公元 10 世纪,白藤江之战改写了中南半岛的历史,吴权击败南汉军队后建立吴朝,将都城定在了河内,从这时起,河内就成了越南向外扩张的起点。
河内
此后他们一步步向南蚕食,最终有了如今的版图,时间再往前推,唐朝时交州治所搬到了现在的河内。
那时,这里是中央王朝管理中南半岛的枢纽。谁能想到,几百年后,这里成了另一个政权的心脏。
图片来源网络
1010 年,李朝把首都从宁平移到河内,这一迁,就是千年都城史的开端,看得出来,中国 “择北而立”“控四方” 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他们。
再看胡志明市,曾叫西贡,1975 年改名后发展迅猛,人口多、经济强,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却没成为首都,这其实是因为当地人早已将河内当成首都看待。
图片来源网络
河内的地形是天然的军事屏障,背后是黄连山脉的喀斯特地貌,历史上,它多次挡住了中国南下的军事行动,在这样的地形里打伏击,越南总能占得先机,这防御优势,是其他城市比不了的。
图片来源网络
一个国家在选择首都时,会优先考虑地形因素,河内易守难攻资产成为首都的首选地。
胡志明市作为最大港口城市,港口设施完善,货物吞吐量惊人,交通和经济优势明显,但它的地理区位,在军事防御上差了一大截。
所以,即便经济再强,也动摇不了河内的地位。
图片来源网络
河内的高校密度在越南是独一份的,顶尖学府扎堆,教育资源全越南找不到第二个地方比它更集中。
这里不只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国家政策从制定到落地的核心枢纽,资源怎么分,政策怎么推,都从这儿往外走,都把控着整个国家的运转节奏。
胡志明市
再看胡志明市,这座城市的电商平台火得很,用户数和交易额在越南都是头一名,国际展会一场接一场,尽管胡志明市的经济实力很强,但整个国家的政治,主要集中在河内。
一个发展经济,一个是政治集中地,越南对于首都的划分有自己的考量。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越南人来说,不管是在南边和北边生活,差异都不会太大,找到适合自己的城市就行,把首都放河内,多少能让北边发展快点,不至于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可话说回来,离中国这么近选首都,心里头没点对区域话语权的想法,恐怕没人信。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选择一个距离中国更近的城市当首都,能够有助于两国贸易发展,越南对外贸易上离不开中国市场,每年都有大量货物运到中国。
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河内距离中国更近,因此能够比其他地区更容易与中国做贸易,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河内的经济发展。
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将首都放在另一个国家附近,在战争期间能够迅速集全国士兵,这一点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就能看出。
尽管如今中越两国大力发展经济,但由于两国之间存在复杂的历史关系,这种历史包袱至今仍给两国关系造成阴影。
图片来源网络
在南海问题上,越南政府就已经表现出“反华态度”了,因此就算我们与越南有着重要贸易关系,也要警惕战争期间可能会发生的现象。
距离中国边境 150 公里的近距离,使得越南能快速将政治决策转化为在南海区域的行动部署,近年来,河内通过推动 “南海合作” 议题拉拢周边国家。
同时暗中强化在争议海域的军事存在,这种 “以近制远” 的策略,与其首都的地理区位密不可分,未来发生战争时,河内凭借地理邻近性迅速作出反应,对于这一定一定要警惕!
越南把首都定在河内,既有历史的惯性,也有地理、功能、南北平衡的考量,从军事屏障到经济布局,从文化根脉到国际交往,河内的选择藏着多重心思。
靠近中国边境的区位,让其在获利之余,也透着对区域影响力的觊觎,读懂这背后的逻辑,才能看清这看似寻常定都背后,不简单的盘算。
山东交通运输2025-05-15《中国至越南河内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
来源:麒阁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