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具五金行业市场规模超1000亿美元,供应商通过各类渠道将工具销往C端,通过toB来实现toC,渠道在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此外,行业长尾效应明显,且有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企业多通过收购兼并扩充品牌矩阵。需求地区上以欧美为主,其中北美为第一大需求地区;下
工具五金:千亿美元级市场,强绑定北美地产需求
工具五金行业市场规模超1000亿美元,供应商通过各类渠道将工具销往C端,通过toB来实现toC,渠道在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此外,行业长尾效应明显,且有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企业多通过收购兼并扩充品牌矩阵。需求地区上以欧美为主,其中北美为第一大需求地区;下游上与地产紧密相关,以新屋建设、成屋修缮等需求为主。
上轮周期回顾:美国疫情扰动下需求前置,渠道去库阵痛期已过
工具行业经历了2020-2021年美国财政补贴带动的需求前置、2022-2024年渠道的大力去库,2024年中以来渠道主流产品库存已回归美国疫情冲击前的正常水平,进入2025年,库存周期驶入“弱补库”阶段,终端需求重新回归到以美国地产需求为主导的常规周期中。
着眼当下:关税冲击下产能转移推进,看好中长期美国地产需求
需求端:美国降息将起,地产需求待发。长端贷款利率高位背景下,美国地产需求端压力仍在,进入降息周期后的实际降息幅度及频次对贷款利率的改善作用仍待观望,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居民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背景下,通过借贷促进购房的刺激传导依然顺畅,因此降息等促进贷款利率改善的宏观政策依然发挥重要作用,期待2026年降息对美国地产需求端的改善作用。
外部扰动:关税冲击下的订单外迁与产能转移。2025年关税战以来各工具企业加速产能转移,而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在“中美脱钩”背景下迅速承接中国外溢订单,参考当前美国对等关税情况,工具企业产能转移能够受益关税成本相对优势,工具行业产能出海正当时。
展望未来:锂电化、智能化助力中国工具企业自有品牌崛起
锂电化:电动工具锂电化程度较高,新能源OPE市场份额快速提升。电动工具方面,无绳类产品2020-2025年市场规模CAGR达9.9%,显著高于有绳类产品增速2.1%,预计2025年无绳类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占比达56.12%,锂电化渗透率相对较高;OPE方面,预计2029年锂电OPE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25.15亿美元,2022-2029年CAGR约7.05%,随着终端需求向专业化发展,叠加锂电化消费者教育的逐步推进,预计锂电OPE市场规模将以超过工具行业增速增长。
智能化:传统工具企业开启具身智能转型,割草机器人为重要落地品类。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与广泛赋能,国内主要工具企业均开始推进传统主业的智能化,开始或已布局智能割草机器人,同时部分企业开启主业以外的具身智能布局。我们认为智能割草机器人是割草机行业拥抱具身智能的最快落地品类,传统工具企业自身拥有品牌及渠道的相对优势,在技术方案相对成熟的背景下,积极布局智能割草机器人等产品有望实现更优秀的销售表现。
投资评价和建议:当下板块身处①美国地产链:主要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变化影响,关注公司规模以及自身α;②出口及出海链:主要受以关税为核心议题的中美关系影响而波动,出海链关注海外产能布局进展。2025年工具板块主逻辑仍在关税扰动下的产能转移动作,在美对等关税带来较强不确定性背景下看好产能转移进展较快的公司,此外,看好美国降息长逻辑,预计降息对美国地产的提振作用将反映在2026年,但2025年仍可关注渠道补库进展,有结构性机会,看好美国地产、工具出口等相关数据边际改善后的板块表现。
风险分析:外汇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关税提升风险;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风险;海外供应链波动风险。
7月社融表现较好但信贷承压
7月社融表现较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9%,M2同比增8.8%,M2-M1剪刀差收窄至3.2%,金融体系“沉淀”资金进一步向“活跃”资金转移。
7月信贷表现一般,多项信贷数据出现负增长。一方面,信贷规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7月是传统的信贷淡季;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破除内卷式竞争、淡化“规模情结”会对信贷数据产生一定的“挤水分”效应。
总的来看,无需对单月信贷增量数据波动过于敏感。在政府债券的增量下,金融体系仍对实体经济构成有力支撑。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波动风险;地缘冲突风险;宽信用加速风险。
地产债务重组再现,二级指数普涨——中资美元债2025年7月报
2025年7月,中资美元债发行量因地产债务重组大幅提升,本月到期压力仍较大,近几月为到期高峰,10月后到期压力有所缓解。本月因债务重组中的强制可换股债券票面为0,致使平均票面利率有所下降。分行业看,本月地产债大幅提升主要系基数原因和债务重组影响,城投债发行量有所回升,金融债发行量较少。二级市场方面,本月中资美元债指数、中资美元债投资级指数、中资美元债高收益指数均上涨;投资级和高收益到期收益率与2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均收窄。分行业看,地产债、城投债、金融债指数均小幅上涨。
一级市场
2025年7月,中资美元债一级市场共计发行178.05亿美元,环比2025年6月份增加122.45%,同比去年7月增加63.61%。2025年7月到期金额为195.30亿美元,近几月为到期高峰,10月后到期压力有所缓解,本月到期未偿32.11亿美元,净融资量14.86亿美元,票面平均利率为3.74%。
二级市场
截至2025年7月31日,Markit iBoxx亚洲中资美元债指数245.41,涨幅为0.34%,到期收益率上行0.09bp至5.1325%。投资级指数237.93,涨幅为0.30%,到期收益率与2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自111.97 bp收窄至93.58 bp;高收益指数241.15,涨幅为0.67%,到期收益率与2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自564.23 bp收窄至522.53 bp。分行业来看,房地产债券指数为182.02,涨幅为0.36%;到期收益率下行43.53bp至9.7339 %。城投债券指数为150.31,涨幅为0.54%;到期收益率下行9.93 bp至5.3351%。金融债券指数为285.47,涨幅为0.34%;到期收益率下行4.18 bp至5.6717 %。
美国宏观数据
2025年7月新增非农就业为7.3万人,大幅低于市场预期10.4万人,符合了市场认为美国就业数据走向疲软的趋势。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需要准确的就业数据,而就业数据是由前总统拜登任命的官员编制的,对此要求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此外,美国前两月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下修。
风险提示:信用事件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消费金融ABS和金融债月报(2025年6月)
本报告所指消费金融行业ABS基础资产主要来源于个人消费场景形成的小额、分散化债权。根据基础资产特性与场景差异可细分为(1)信贷ABS,包含微小企业贷款、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贷款以及个人汽车贷款;(2)企业ABS,包含微小企业贷款、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以及一般小额贷款债权;(3)交易商协会ABN,包含微小企业贷款、银行/互联网消费贷款以及一般小额贷款债权。
从ABS发行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以发行起始日统计,消费金融行业共发行ABS(包括资产支持票据ABN,下同)的规模达340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5%。2025年6月内,消费金融行业ABS发行规模为637.1亿元,其中信贷ABS规模为75.4亿元、企业ABS规模为285.1亿元、ABN规模为276.6亿元,分别占比11.8%、44.8%、43.4%。
从金融债发行情况来看,截止2025年6月末,本年共有8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和汽车金融公司完成12期金融债发行,合计规模160亿元。
从二级市场交易情况来看,银行间ABS/ABN成交量环比增速提升至16.2%,显著高于5月的5.0%。交易所市场量价强势反弹,上交所与深交所成交量环比增速分别达53.4%和60.3%,成交金额环比增速分别为54.1%和60.6%,扭转了5月双位数下滑的态势。
风险提示:经济周期波动或通胀超预期上行;流动性错配与市场结构的风险;监管政策趋严。
理财子产品发行指数周报第218期:农银中邮光大发混合类,债券征税对银行理财的影响
从发行数量看,上周样本理财子最新理财子产品发行145只,发行量环比降低。具体看,发行数量增加4家,占比为36.4%。平均基准利率为2.43%,环比上升2bps;最新理财子产品发行数量指数329.55,发行基准利率波动指数最新55.10,环比上升0.6%。8月8日样本理财子产品的破净率为1.17%,环比下降0.14%。
最新观点更新:债券增值税新规对银行理财的影响。此次债券征税新规表面上是对理财投资收益的挑战,但实际上为银行理财创造了新的战略价值。通过充当母行高效的“节税”委外投资通道,银行理财有望在集团内部获得更高的战略地位,迎来管理规模和业务影响力的双重提升,同时通过税收调整工具,理财子资产配置风险偏好也将稳步提升,有助于提高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和业绩基准。
风险分析: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导致市场预期向下,权益资产表现低于预期;债券市场过度调整导致理财资产端收益率下降的风险;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处于低位的风险;财富管理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若限产严格执行,钢材利润有望修复
1-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5.31万亿元,同比增长7.3%(7月同比增长8%)。聚焦钢铁行业,1-7月我国出口钢材6798.3万吨,同比增长11.4%,出口均价699.7美元/吨(7月出口钢材983.6万吨,环比增长1.6%)。前7个月中国出口在外部压力下展现强劲韧性,核心动力来自新兴市场开拓、高技术产品竞争力及民企活力。根据mysteel消息,自8月16日至25日根据气象条件研判,唐山独立轧钢企业,随时进行停产,8月25日至9月3日必须停产。部分独立型钢轧钢企业已收到停限产通知,若执行停限产措施,唐山地区35家调坯型钢企业日产量影响约9万吨,钢材利润有望修复。
风险提示:钢铁是重资产行业,又面临产能过剩等结构性问题。当前受地产需求拖累,钢材市场呈现“供给减量、需求偏弱、库存上升、价格下跌、收入减少、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伴随着局部战争的不断爆发、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汇率波动、贸易保护与反倾销愈演愈烈,中国钢铁企业出口市场的门槛将显著抬升。新《环保法》、新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法律深入推进,社会民众环保意识增强,对企业环保监管力度和标准提高,监管和执法愈发严格。
四川出台减碳项目补助,降低企业设备更新成本
近期,四川省发改委印发《四川省节能减碳和能源结构优化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明确将重点支持节能增效项目、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项目、低碳项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提升项目等11类项目。在资金安排方面,单个项目安排金额原则上大部分不超过2000万元。在项目评估内容方面,《办法》提出项目建成后的节能降碳、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减排效果,项目的工艺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项目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等标准。对于环保行业来说,《办法》提出的投资安排有助于企业降低设备更新成本,促进低碳减排需求的增长。
风险分析:环保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政策推进力度及落实程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环保治理财政资金拨付下滑的风险。
来源:点滴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