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越剧“十姐妹”义演最后结果是什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5 19:03 1

摘要:1946年年底,袁雪芬因演出劳累等因素,肺病复发吐血只得暂时告别舞台。在休养期间,袁雪芬才有空到各个剧场看些越剧演出。

1946年年底,袁雪芬因演出劳累等因素,肺病复发吐血只得暂时告别舞台。在休养期间,袁雪芬才有空到各个剧场看些越剧演出。

但是越看越觉得越剧的现状和未来令人担扰。演员大都受剧场和老板控制,一天两场雷打不动,嗓子疲劳和身体不适也无法休息,主要演员更是辛苦。

剧团没有时间创排新戏,更没有时间培养新人,如此越剧事业怎么发展?于是袁雪芬渐渐萌生了组织越剧姐妹联合义演,用义演收入造一座剧场,建一所越剧学校,以摆脱戏院老板的控制,培养新人的想法。

年轻时的袁雪芬

袁雪芬的主张很快得到尹桂芳、范瑞娟、徐玉兰、傅全香、筱丹桂、竺水招、徐天红、吴小楼、张桂凤九位当时上海最红的越剧演员响应。

越剧“十姐妹”合影

1947年7月29日,她们在上海福州路上海大西洋西餐社聚会,讨论义演具体事宜,最后签订了义演“合约”。这十个上海越剧界的“头牌”被后人称越剧“十姐妹”。

义演合约内容

根据“合约”,十姐妹作了大体分工:袁雪芬负责演出,傅全香、竺水招负责对外交涉,范瑞娟负责基金保管……还聘请了法律顾问。

进行联合义演,演什么戏呢?编导南微想到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小说《三剑客》,情节曲折,人物安排也对十位名演员较为适合,于是便与大家商量,决定采用小说框架,把背景移到我国春秋时期,取名《山河恋》,分上下两集。

越剧《山河恋》剧照

联合演出的“合约”经十人签字后,在法律上生效了,接着就集中力量排戏。

原本派角色最难安排,都是名角,戏又不可能平均分配,总有人戏多或戏少。但“十姐妹”打破了争角色大小的戏班习俗,很快就安排好了。

袁雪芬主动在戏中演一个送信的小丫头季娣,问她为什么,她说一是因为有许多事要我去接洽和解决,没有更多时间再担负舞台工作;二是避免有些人离间我们姐妹感情,说演出是为了突出我个人。任何事都需要合作团结,一个人是什么名堂都搞不出来的。

角色名单派完后,各人都要自己去置办服装,但是开支哪里来呢?大家想了个办法:先上电台宣传演唱,预售戏票。结果观众点唱电话连续不绝,“十姐妹”的演唱在越剧观众中引起轰动,半个月的戏票很快就预售一空。

越剧《山河恋》说明书

1947年8月19日中午,黄金大戏院门囗,人山人海,还有不少观众期望能等到一张退票。

大幕一拉开,剧场里顿时沸腾起来,舞台上是春秋梁国的寝殿,夜漏已迟,残月斜挂,布景、灯光都很吸引人。每当一个演员出来,剧场里都会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可见义演是非常受观众欢迎的。

然而压力和风险也随之而来。

8月28日晚,国民党的警察局嵩山分局派人来到黄金大戏院后台,送来一纸公文,勒令停演,理由是社会局认为“手续不完备”。

袁雪芬知道,所谓“手续不完备”不过是个借囗,目的是阻挠、取消这次演出。

袁雪芬心里颇为紊乱,但心里清楚,停演无论如何不行。在与姐妹们商量后,为了使演出继续进行下去,袁雪芬决定第二天与大家一起去社会局找局长吴开先当面交涉。

好不容易直到离下午开演前没多久,吴开先总算来了。吴开先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这些小姑娘胆子太大了,联合大会演,你们被共产党利用了!

袁雪芬没有被他的威胁所吓倒,镇静地说:我们不晓得共产党,联合演出只是为了造剧场,培养下一代。

摄于袁雪芬、尹桂芳等的凛然正气,又怕激起众怒难以收场,吴开先只好拎起电话,通知警察局撤销停演令,然后说:可以让你们演出了,但马上补办手续,报上来!所谓补办手续,也就是要建立基金保管委员会等等。

由于“勒令停演”引发人心波动,再加上国民党军队不时“看白戏”捣乱,下集演出的票房受到了影响。一个月演完,营业额没有达到预想的数字。再除去服装费、演出人员酬金、剧场场租费等,就所剩无几了。且演出收入被国民党社会局的“基金保管委员会”冻结着。

袁雪芬并不甘心,经过力争,钱总算取出来后,但只能买九十六两金子。此时物价又飞涨,不要说造剧场了,就是办学校也谈不上了。

袁雪芬与姐妺们商量,学校办不成,办个越剧训练班也好,留个纪念吧!

用这九十六两金子,她们在新大沽路顶了一幢房子,在底楼搭了个舞台。但是教育局却迟迟不给训练班“营业执照”。

袁雪芬和姐妹们只能到这里坐坐,看着空空荡荡的房间,回忆曾经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承担的风险和压力……只能相对无言。

不过,联合义演的预期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围绕《山河恋》演出进行的一系列演出和抗争,却不能说完全失败,没有意义。

越剧姐妹合影

其实,联合义演本身便是一个伟大成就,它使越剧界空前团结,也使众多越剧姐妹觉醒,看到团结的力量,在后来与戏霸张春帆的斗争中取得胜利,“越剧十姐妹”更是名垂越剧史。

来源:叩街问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