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邮保险杯”全国少儿邮票设计大赛上海赛区收官:文化×金融×公益,国企履责的“上海公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5 19:02 1

摘要:盛夏的上海,艺术与公益的种子在方寸邮票间悄然生长。8月13日,2025“中邮保险杯”全国少儿邮票设计大赛上海赛区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本届大赛以“邮梦未来,童绘星河”为主题,吸引全市5000余人次参与,覆盖近150所学校,共征集有效作品1070幅。经过专业评审,最

盛夏的上海,艺术与公益的种子在方寸邮票间悄然生长。8月13日,2025“中邮保险杯”全国少儿邮票设计大赛上海赛区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本届大赛以“邮梦未来,童绘星河”为主题,吸引全市5000余人次参与,覆盖近150所学校,共征集有效作品1070幅。经过专业评审,最终评选出80幅获奖作品、26所优秀组织学校、33名优秀指导老师。

本次大赛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市集邮协会联合承办;同时,大赛得到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悉心指导。上海市曹鹏公益基金会、上海市静安暖暖公益服务中心等单位为公益参赛提供支持。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少儿邮票设计不仅是技艺的比拼,更是文化自信的启蒙。”这一理念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高度契合。通过集邮示范基地授牌、邮票知识问答等环节,大赛将美育从课堂延伸至社会,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也为培养新时代文化传承者搭建了实践平台。

邮票,是方寸之间的艺术,承载着文化、历史与情感;少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希望与无限可能。此次大赛不仅集中展示了少儿美育成果,更成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的创新实践。活动以邮票为媒、以童心为笔,勾勒出一幅文化传承、普惠金融与人文关怀交织的时代画卷。

中邮保险上海分公司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将‘中邮保险’的名字与这样一项富有文化内涵的活动紧密相连,是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守护人民美好生活、护航健康成长,是保险的天然使命,更是矢志不渝的追求。”

从课堂到社会 文化传承与美育创新的双重使命

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方寸之间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时代精神。本届大赛以科技主题少儿邮票设计为独特载体,把文化传承的宏大命题转化为孩子们可触可感的艺术实践。

1070幅参赛作品中,既有对未来科技的奇思妙想,也有对生态和谐与太空探索的深刻思考。上海赛区选送的《未来新农事》《阳光·未来·我们》等作品在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充分展现了少年儿童以艺术参与社会议题的独特视角。

活动现场,浦东新区昌邑小学、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中心小学、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实验小学、上海市浦东新区实验小学、上海市海南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被授予“上海市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称号;东二小学等20所学校获评“特色学校”。授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集邮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进一步推广,也为培养未来艺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特殊儿童首次设立“星星组” 书写金融向善的温暖篇章

本届大赛,中邮保险上海分公司首次开设“星星组”赛道, 面向公益机构征集到33幅“星星组”邮票设计作品,为自闭症等特殊儿童提供专属舞台。

捐赠仪式上,中邮保险上海分公司联合上海市曹鹏公益基金会、静安暖暖公益服务中心等机构,为参赛特殊儿童捐赠总保额340万元的意外保险。这一举措不仅为孩子们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更通过“双向治愈”计划搭建起心灵桥梁——保险保障为特殊儿童家庭带来安心,而艺术互动则让社会大众走近“星星的孩子”,用色彩与创意传递理解与关爱。中邮保险以金融专业能力融合公益初心,在“守护”与“连接”中,悄然书写着金融向善的温暖篇章。

一场社会包容的微观实验:艺术如何消弭差异?

《我的小宇宙》《同步卫星》等星星组作品在颁奖典礼现场进行展示,斑斓色块与精准线条交织出的宇宙意象,击碎了公众对特殊儿童的刻板印象——原来“星星的孩子”也能以如此炽烈的视觉语言拥抱世界,通过艺术表达提升特殊儿童的社交意愿与自我认同。而此次大赛,正是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播下了包容与理解的种子。

中邮保险上海分公司与公益机构、特殊学校的联动,则体现了社会组织在普惠教育中的枢纽角色。

业内人士表示,这场颁奖典礼的深层意义,在于揭示了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新路径:以文化为根基,以金融为支撑,以公益为纽带,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协同网络。

当全场孩子再次喊出“邮梦未来,童绘星河”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活动的圆满收官,更是一段关于“包容性未来”的崭新航程。方寸邮票,承载童心对世界的想象;普惠之光,照亮社会进步的阶梯。2025年“中邮保险杯”全国少儿邮票设计大赛以其文化厚度与公益温度再次证明: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是用专业能力回应时代命题,让每一份才华都被看见,让每一颗“星星”都不再孤单——这,正是“金融向善”最动人的注脚。

来源:读史经史么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