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在即,这场被外界视为,可能改变俄乌战局的关键对话,却因美方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操作而蒙上阴影。特朗普总统在近日记者会上的表现尤其令人担忧,这位79岁高龄的领导人,竟两次将阿拉斯加误称为“俄罗斯”,引发舆论哗然。
普特会改地点了?特朗普连续2次说错话,要将阿拉斯加拱手送出去,“拜登化”疑似出现“人传人”。
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在即,这场被外界视为,可能改变俄乌战局的关键对话,却因美方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操作而蒙上阴影。特朗普总统在近日记者会上的表现尤其令人担忧,这位79岁高龄的领导人,竟两次将阿拉斯加误称为“俄罗斯”,引发舆论哗然。
【特朗普连续2次称要“去俄罗斯见普京”】
《纽约时报》捕捉到的这个细节可谓意味深长。在记者会上,特朗普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去俄罗斯见普京”,还强调这是“重磅事件”。
要知道,这次会晤地点明明选在美国的阿拉斯加,特朗普却似乎对这块1867年就以720万美元,从沙俄手中购得的领土归属产生了认知混乱。
美国网友纷纷调侃,建议特勤局检查白宫饮用水是否含铅量超标,毕竟从拜登到特朗普,入主白宫后都出现了明显的认知退化迹象。
这种“地理盲”表现不禁让人联想到,去年大选时两党互相攻击的闹剧。当时共和党猛攻拜登的健康状况,民主党则揪住特朗普的“国会山事件”不放。
如今看来,两位老人确实都难逃岁月“这把杀猪刀”。拜登被曝患癌后黯然淡出公众视线,而曾经标榜自己“健康如牛”的特朗普,近期也被拍到在会议上打瞌睡,手背出现不明淤青,与他嘲讽拜登的“瞌睡乔”外号形成了绝妙呼应。
【特朗普恐怕要步拜登后尘】
更讽刺的是,冷战时期美国曾大肆抨击苏联的老人政治,如今华盛顿的权力核心却充斥着耄耋之年的政客。有网友甚至脑洞大开,怀疑特朗普口中的“领土交换”是否暗指用阿拉斯加换乌东,否则怎会如此执着地将阿拉斯加,说成是俄罗斯地盘?
会晤筹备工作的混乱程度同样令人咋舌。截至目前,白宫仍未公布具体会晤地点和日程安排,《纽约时报》直斥准备工作“仓促得离谱”。
而特朗普将此次会晤定性为“试探性”接触,声称要“告诉普京结束战争”,同时透露已计划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但令人费解的是,他竟提出俄乌双方都需要让出领土才能结束冲突,这种“各打五十大板”的论调让欧洲盟友坐立不安。
【欧盟对美俄峰会反应激烈】
欧盟的反应堪称激烈。紧急召开的外长会议特意邀请乌克兰外长参加,目标很明确——确保泽连斯基能在谈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美国“政治新闻网”一针见血地指出,欧洲人正在为可能被边缘化而焦虑不已。虽然美国副总统万斯表态称,俄乌元首会面时机未到,但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已放出风声,表示普京有意在阿拉斯加会晤后邀请特朗普访俄。
这场外交博弈中,欧洲国家的处境尤为尴尬。连日来,法德等国家领导人展开密集外交攻势,试图挤进阿拉斯加峰会,却遭到美俄双方的冷处理。
特朗普明确表示泽连斯基“可以去阿拉斯加,但不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乌克兰拒绝领土交换方案更是大为光火。
【欧盟担心沦为历史的注脚】
一位欧洲外交官的担忧颇具代表性:“我们很可能会沦为历史的注脚。”法国媒体则用“既怕慕尼黑又惧雅尔塔”来形容欧洲的复杂心态,暗指历史悲剧可能重演。
俄罗斯方面的态度同样耐人寻味。俄议员和专家毫不客气地批评欧盟是在“破坏俄美峰会”,讽刺欧洲人“想跳上最后一节车厢”,因为“火车即将出发”。
这种强势表态反映出莫斯科对欧洲介入的警惕,也暴露出美俄试图绕过欧洲直接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意图。
纵观全局,这场被特朗普吹嘘为“世纪会晤”的外交活动,筹备过程可谓漏洞百出。从总统本人的认知混乱,到美俄欧三方的明争暗斗,再到乌克兰可能被牺牲的隐忧,种种迹象表明,华盛顿精心策划的政治秀,正在演变成一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外交冒险。
【特朗普能否保持清醒判断】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特朗普健康问题的逐渐显现,这位善变的总统能否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保持清醒判断,实在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世界需要稳健的领导力来化解危机时,美国最高决策者却频频出现低级失误,这种反差不禁让人对会晤前景产生深深忧虑。
更值得玩味的是历史轮回的讽刺。曾几何时,美国嘲笑苏联领导层老迈昏聩;如今,从国会山到白宫,美国政坛同样被白发苍苍的老人把持。这种相似性或许暗示着一个更深层的真相:就像当年苏联一样,今日美国也正显露出帝国迟暮的疲态。
这场外交闹剧本身,或许就是当代美国政治生态最真实的写照——混乱、短视、充满不确定性。当世界期待大国领袖展现智慧与担当时,他们看到的却是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政治滑稽戏。
来源:湘评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