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掉渣的农村老物件,认出五个算你厉害!第19个让人直呼这是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5 15:24 2

摘要:我们就叫“叉(第一声)子”,干农活码草垛、装草车,打场、翻场等用的。用的最多的就是夏季打麦场上,用它翻麦秸草。这是过去农村在夏收和秋收时把农作物拉运到打谷场上,用这个二叉翻一翻叫太阳晒更好的拖粒。我当过多年社员,没少用这东西

1、我们就叫“叉(第一声)子”,干农活码草垛、装草车,打场、翻场等用的。用的最多的就是夏季打麦场上,用它翻麦秸草。这是过去农村在夏收和秋收时把农作物拉运到打谷场上,用这个二叉翻一翻叫太阳晒更好的拖粒。我当过多年社员,没少用这东西

2、筛面的萝,萝面的用具,地方话.萝,以前人们用磨子磨面,是离不了这个物件,很古的用具

3、马鞍子,马,骡大牲口拉车或驮东西时,放在牲口背上,来减轻牲口受到伤害。已前哪都有,马驾车的鞍子,现在孩子都不知道了。嗨时代变迁。这鞍子有年头了!肯定不止一匹辕马用过。两头磨下去不少了呢。

4、碌碡,碾场用具,几千年的历史了。轧场用的。压地或压粮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各村基本上都用照片上的老古物来压托收割來的庄稼,小麦,谷子黄豆之类粮食。后面这个三角形起什么作用?谁能解释一下。

5、割草镰刀,川西平原收割水稻,麦子的工具。这是道具再加个锤子就完美了。自古以来重要农具之一,和把锤是绝配,这两种农具和工具联合,可开天劈地。

6、呱打板,在我们这,扶岧怵,呱打招人。祸锅,补鞋,招揽加工笤帚的摇玲,用的铝锅铁锅经常会坏,不少的补锅匠就会用这玩意儿招揽生意。是一种乐器,一般成双使用,上下颠的发声,多层铁皮之间跌落出有节奏的声音

7、漏瓢,它的作用很多三四十年前农村人用来做漏粉条的漏勺,打搅团漏鱼儿,做凉粉豆的工具!当漏瓢用。

8、铬铁,烫衣服的。类似熨斗。铬铁需放到有火的灰堆里烧热,然后拿岀来慰烫衣服。这个是熨斗,过去用这个在火上烧热,下面垫上一块湿布,熨衣服缝。这是比较原始的熨斗,用来熨烫衣服,别看它简单,但㷴烫技术要求非常高,不小心就会把衣服烫坏的

9、合绳工具,这是以前手工制作麻绳或棕绳的工具之一。作用是三股合为一股。一个方向旋转的绳叫"经",多条经备在一起叫"绳"。多股"经"合在一起叫"备"起来。

10、老木匠的吃饭工具。上个世纪每个木匠的必备品。这是木匠师傅为了省铅笔,用钢片为成刀勾做的《线勒子》大锯匠师傅破60板叫(木板线划子)

11、七八十年代以前的农村里常见的做棉被手艺人的用具之一,弹棉花的木锤。弹单铉的拨子弹棉花、弹棉花,半斤棉弹成八两八

12、这个东西叫“滚子”。是农民为了种子播种后,保墒,保水,防透风,用的一种农具。用牲口拉,一次压两个垄。我牵着毛驴压过。还有一种是卵型的,单独一个,比这个轻很多,人拉的,俗称“背滚子”,一个人从地这头拉到那头,来回反复。四周地里,没一个人,又累又没意思。这是过去种地, 跟在耧后面的拉砘 过去农村有句老话是:“拉砘跑不在耧头前”。 比喻做任何事情,不能着急。

13、我们这里叫枚桩,我用过那是1972年放木排时用过,是把它用锤在土里,拴牛放牧用,放木排的没有这么长,还有一种拴牛的是杂木做的枚桩,拴牛放牧用,铁制的是后来才有的。

14、老式座钟和掛钟上弦的转搬手,上发条用的钥匙。当时的钟都是人工操作的,每半个月或者1个月左右就要上一次发条,然后钟才能正常的运转。

15、瓷碍子,普通绝缘瓷珠。多用于较长的悬空线路中。用于砖木结构的房屋内部布设黑胶质皮线用的。户外线担或杆上不是这个款式。老外线电工。

16、老物件可能是传统生活用品,乙炔灯,俗称嘎石灯,乙炔石遇水放出可燃气体,点燃后用作照明。一些老人很容易识别。把一种矿石放里面跟水发生反应,产生出来的气体可以点燃!用于照明,这种气体好像叫乙缺!原来我家就有,别人借去不给了。

17、铁匠打铁用的手钳子,四十多年前打铁制品工匠师傅使用的不同型号的工具〈铁钳子〉!八十年代后此手艺被机器制造所代替而淘汰消亡 !钳口短钳把长,口短有力夹得紧,把长远离火焰、易叼工件易翻转方向。钳把一端有回湾一端直,也是方便翻转工件控制。还有弧型钳口的火钳,照片上没有,专夹圆柱状工件的。

18、鞋楦子 鞋做好了,把鞋楦子放进去,鞋就成型了。就是将新做鞋,或新买的鞋,用鞋宣子掌一下,就定型啦,不几脚!

19、这个是老物件,看着像老鼠药,具体是什么呢?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才能见过吧?有认识的嘛?

来源:亲爱的海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