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13日,在格力电器2025品牌战略发布会上,格力全新战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正式发布。当时,董明珠表示希望在全国开一万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
作者 | 深水财经社 韩峻
2月13日,在格力电器2025品牌战略发布会上,格力全新战略品牌“董明珠健康家”正式发布。当时,董明珠表示希望在全国开一万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
但在轰轰烈烈搞了半年“董明珠健康家”后,格力电器突然转舵,疑似开始去董明珠化!
近日,“董明珠健康家”公众号悄然更名为“格力好物指南”,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该账号一年多来的第三次更名。
今年以来,频频传出董明珠找到接班人的消息,不少人猜测:难道格力开始和董明珠“解绑”了?这次更名算是“去董明珠化”的第一步吗?
格力官方账号的更名史堪称家电业最频繁的品牌实验。
2024年3月首次以“格力董明珠店”亮相;2025年4月高调变更为“董明珠健康家”。
深水财经社制图
彼时,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公司之所以选择“董明珠健康家” 这个名字,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起名时有三个方向,一是带“格力”的,发现效果不好;二是带“董明珠”的;三是起一个全新的名字,既不“格力”也不带“董明珠”,但这样做需要花费大量资金,重新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品牌认知。
但普通网友可不管什么战略决策。在大家眼里,格力选择“董明珠健康家”这名字,就是把格力和董明珠个人IP捆绑了。
更名为“董明珠健康家”后,网友被炸了锅,各式各样的评论和猜想频出。
短短四个月后,再度更名为“格力好物指南”。针对这次更名,网友基本还是一个偏正面的态度。
那为什么“董明珠健康家”这个名字还没用够一年就被舍弃了?
据新浪科技报道,格力电器官方在8月13日回应称,此番改名只是为了给线上商城做准备。
也就是说主要是腾讯微信平台的命名规则限制,当格力计划将线上小程序“格力董明珠店”升级为“董明珠健康家”时,平台不允许两个账号同名共存,公众号必须让出名称。
其实从格力频繁更换名字也能看出,格力“急了”。
2025年空调战场格力表现的并不如意,上半年格力零售量份额下滑1.4%,在美的(29%)、格力(17%)、海尔(15%)三巨头中降幅最大。
更严峻的危机来自7月单月数据,小米以13.7%的份额直逼格力(17.2%),同比增速高达53.9%,两者差距已不足1%。与此同时,海尔凭借健康与节能技术实现份额逆袭,成TOP3中唯一净增长品牌。
格力的技术标签在智能化浪潮中逐渐模糊,而小米的“人车家生态”与海尔的场景创新正加速分流其用户。
从“格力董明珠店”到“董明珠健康家”,格力试图复制董明珠直播带货的成功模式,用个人信用为全品类家电担保。
但如今发现效果不尽人意,又尝试去个人化,“格力好物指南”的命名又显露回归集团品牌的意图,避免将企业命运过度系于个人。
这种摇摆暴露出格力既需董明珠IP拉动新品类,又担忧过度绑定加剧接班人风险。而格力已注册“董瓷”“明珠瓷”等商标,暗示其尚未决心放弃这张王牌。
毕竟董明珠的一退再退从未放下实权。
70多岁的董明珠在2025年上演了“放权三部曲”:
4月
卸任格力电器总裁(由张伟接棒)
6月
退出芯片公司珠海零边界法定代表人
8月
辞去格力钛新能源董事职务(交棒方祥建)
董明珠的这一系列动作被解读为接班布局,但权力让渡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
4月她以近100%的得票率连任董事长,开启第五个任期,且通过1.79%股权(市值超45亿元)与第一大股东珠海明骏的“一致行动人”关系,牢牢掌控战略方向。
新任总裁张伟及副总裁团队均为格力老将,延续着#董明珠 力主的 “自主技术”路线。
正如她所言,“现在退休品牌就没了”,但是#格力 来来回回的改名,品牌也很快就没了。
来源:深水财经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