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一组的比赛中包含四位选手,分别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卓队派出的“天工Ultra”、宇树科技队派出的机器人“H1”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山海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rera一队派出的机器人“N2”。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8月15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1500米田径决赛第1组比赛中,宇树科技以7分10秒的成绩取得第一名。
颁奖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第一组的比赛中包含四位选手,分别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卓队派出的“天工Ultra”、宇树科技队派出的机器人“H1”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山海队、北京信息科技大学rera一队派出的机器人“N2”。
记者从宇树科技了解到,本次参赛使用的是宇树H1人形机器人,也是春晚机器人同款。“这一优异成绩主要得益于宇树科技的多年技术沉淀及‘软硬协同’技术体系,更离不开本次大赛中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主办方的精心组织。”宇树科技工作人员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我们期待宇树科技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再接再厉,也祝愿所有参赛队伍在未来的比赛中都能取得佳绩。”
这也是宇树科技机器人,第二次奔跑于田径赛场。在今年4月的北京亦庄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虽然宇树科技没有以官方身份参赛,但多家参赛选手都带着自家算法,安装在宇树G1小尺寸人形机器人上参赛。
在半程马拉松赛上,一支团队的G1机器人尚未出发,就突然瘫倒在地,随即引发外界对宇树产品的质疑。宇树科技工作人员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因为时间冲突,宇树没有参加马拉松比赛,主要忙着准备人形机器人的格斗直播,比赛都需要提前好好准备,不同人操作或开发情况下,机器人的表现差别很大,请大家不要误解。”
本次机器人运动会,宇树科技在赛前发文称,这次机器人运动会上还有多支其他队伍使用了宇树的硬件,但算法是这些参赛团队自研的。因赛事项目紧凑较多,宇树自身参与部分,没有参与全部项目。
随着首金的诞生,这场机器人界的“奥运会”正式进入高潮。接下来3天里,26个赛项、487场巅峰对决将接连上演。
本届运动会全自主模式参赛比例已超五成,规则对“站立起跑”“协同舞蹈”等拟人化要求,正倒逼算法、硬件和系统集成同步升级。这种多项目统一标准和精确计分体系,有望成为未来机器人商业化的参考模板。相信赛区机器人展示的应用潜力,也将全方位地被行业内外看到。
来源:大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