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不少年轻人虽然没经历过长征,但是只要提起这两个字,大家脑海中就会自动次觉得回想起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现在不少年轻人虽然没经历过长征,但是只要提起这两个字,大家脑海中就会自动次觉得回想起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那段时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硬生生的走过了14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河,走荒山翻草地,要多艰苦有多艰苦。
如果我们用地理的视角去看长征这条路,可能会发现,这条路到底有多让人绝望?
长征期间红军翻过的山一座比一座更难,就拿老山界来说,它是长征过程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这里地势陡峭,山路崎岖,很多地方只能容纳一个人侧身通过。
我们的战士不仅要克服体力上的消耗,还要时时刻刻警惕山体上方滑落的碎石还有脚下突然出现的悬崖。
而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名字虽然好听,但是却是一座空气稀薄,气候恶劣的大雪山。
我们的战士只能穿着单薄的衣物,在饥寒交迫中前行,其中还有很多战士因为高原反应永远留在了那里。
另外,还有岷山,教员还特地写一首《七律长征》里面的那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说的就是这儿。
这里的地形特别复杂,山中经常有浓雾弥漫,根本分不清前后左右,而且补给也特别困难。
就拿红一方面来说,大部队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的时候,还有8万多人,经过湘江战役之后锐减到3万余人。
此后大部队经历爬雪山,过草地,其中的战斗伤亡,饥饿,疾病到达陕北的时候只剩下7000多。
迈过大山不过是长征路上的地理困难之一,除了大山以外,还有江河在那儿拦着。
刚提到的湘江战役就是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湘江的水流又急又团,江面宽阔,国民党部队在湘江对岸布置了大批量的兵力,就想着把我们的红军围杀在这儿。
当时红军处境特别危急,但是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强度相交,虽然部队人数锐减,但最后却靠着坚强的意志硬是搏了出来。
大渡河的那场战争也同样惨烈,河宽水急,两岸都是悬崖峭壁不说,仅有的一座泸定桥还被敌军给炸了。
他们那时候根本想不到我军战士只凭着13根铁索就能飞渡泸定桥,这件事儿现在也被选进了语文教材,为的就是让更多后代知道红军战士当年飞夺泸定桥、粉碎老蒋的阴谋诡计有多难。
提到地理就不得不说到气候问题了。
长征跨越了不同的气候带,气候条件非常恶劣,大部队走到南方的时候经常会遭遇到暴雨天气,路上也泥泞不堪,行军速度受到极大影响。
走到雪山地区的时候,在没有足够御寒衣物和食物的情况下,战士们经常要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里前行。
走到草地的时候气候更是变幻莫测,上一刻还烈日炎炎,下一刻就狂风暴雨,在行走的过程中还会时不时的遇到齐腰深的沼泽。
除了山川,河流,气候以外,从地理的角度来看,红军那条路上的补给也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因为长征是为了躲避国民党部队的包围追击,走过的很多地方都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当地不仅物资匮乏,而且还鲜有人烟。
战士们在过草地的时候能挖到野菜,啃草根儿,就算是补充营养了,甚至有的战士为了保证有生力量,连皮带都煮着吃。
在前行的过程中受伤了也没有足够的药品去医治,而且还要时不时的担心敌人的封锁。
外部就算有物资也很难运进来,大家在这种天崩开局的情况下,只能靠着意志和心中的信念往下撑。
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没有走过那条路,单凭书面上的几行字,大家都没有办法去想象当时那条路有多难,有多险。
但好在现在有不少和长征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那条路。
就像《转折,我在遵义》这部纪录片说的就是红军长征记中的一个小篇章,这部纪录片能以最真实客观的角度在当下的年轻人重温当年的那段历史。
事实证明无论过去多久,我们当代年轻人都不会忘记新中国是怎么成立的,更不会忘记长征那条路有多难。
当年红军出发地的于都县,今年6月份还特地举办了一场“长征第一渡”游泳比赛,整个赛程有10多个省派出了30多个队伍参加。
所有的参赛者在水中尽情的游着大家用横渡比赛来延续长征精神,这种比赛不仅能激发全民健身的热情,也能更有效的去传承红色文化。
与此同时,于都县还推出了好多条旅游路线,来到这里的游客可以自己选择怎样的红色体验。
无论是体旅,乡旅还是研学,大家都能满怀期待的来心满意足的回去。
另外,今年甘肃省还开展了“清明祭英烈 重走长征路”活动,兰州市300多名师生代表从兰州战役的所在地出发,一路徒步走到了沈家岭战场遗址纪念广场。
这次活动非常的有意义,因为甘肃是红军长征中重要的途径地之一,也是西路军曾经浴血奋战过的主战场。
学校这么安排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当地的红色资源,带学生去走先辈走过的路,也让长征精神融入青少年的骨子里。
虽然从地理角度看,长征这条路处处都是坎,但我们红军战士最后还是取得了胜利。
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极大的有生力量,也给后续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长征的胜利也说明了我们中国人在面对极端困境的时候是如何背水一战的。
这条路现在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一段征程,也是世界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不仅有很多年轻人都会主动的去探索红色资源,就连外国人也对中国的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都说想要来中国好好的看看长征精神有多震撼。
信息源:
学习军团
2024-10-16 北京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时政部官方发布平台
而今迈步从头越——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
【而今迈步从头越——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
凉都高新市监
2023-10-25 贵州六盘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官方账号
红军长征到底有多难?大数据告诉你答案!
【红军长征到底有多难?大数据告诉你答案!】
来源:电影有深度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