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发兴业新材料(08073.HK)8月15日收盘上涨16.02%,成交1392港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5 16:16 1

摘要:8月15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98%,报25270.07点。水发兴业新材料(08073.HK)收报0.21港元/股,上涨16.02%,成交量8000股,成交额1392港元,振幅19.89%。

8月15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98%,报25270.07点。水发兴业新材料(08073.HK)收报0.21港元/股,上涨16.02%,成交量8000股,成交额1392港元,振幅19.89%。

最近一个月来,水发兴业新材料累计跌幅12.56%,今年来累计跌幅17.73%,跑输恒生指数27.22%的涨幅。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水发兴业新材料实现营业总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28.02%;归母净利润1137.2万元,同比增长128.59%;毛利率38.95%,资产负债率32.67%。

机构评级方面,目前暂无机构对该股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行业估值方面,工业工程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5.72倍,行业中值3.08倍。水发兴业新材料市盈率7.66倍,行业排名第29位;其他中国航天万源(01185.HK)为0.32倍、谊砾控股(00076.HK)为0.39倍、亿都(国际控股)(00259.HK)为0.86倍、同景新能源(08326.HK)为2.84倍、北京控股环境集团(00154.HK)为3.06倍。

资料显示,中国水发兴业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新材料”,港股代码:08073),是山东省属国企控股公司——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ChinaShuifaSingyesEnergyHoldingsLimited(港股代码:00750)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新型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现公司经营有智能调光玻璃、智能液晶调光膜、雾化玻璃、导电膜、ITO膜、光电玻璃、汽车调光膜、汽车调光玻璃等。兴业新材料于2010年高起点、高投入、高标准进入光学薄膜材料领域。拥有4万平米生产车间和20000平米洁净车间,5条先进的卷对卷IT0薄膜生产线(RolltoRoll全自动薄膜生产线产品幅宽可达2400mm)3条湿法精密涂布生产线,3条配套的覆膜、分切产线,年产能IT0膜超400万平方米、智能液晶调光膜超200万平方米、调光玻璃超6万平米,是具备“IT0镀膜-精密湿法涂布生产调光膜-配套调光玻璃-投影显示系统”强大整合能力的服务生产商。兴业新材料在多媒体商业显示系统领域中厚积薄发,成功研制出智能调光投影系统、多媒体透明光电玻璃,调光玻璃粘膜,智能调光贴膜,雾化玻璃,调光膜,导电膜,ITO膜,光电玻璃,智能玻璃,汽车调光膜,调光智能玻璃等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橱窗、地铁、城市亮化、展览展示、智能家居等多领域。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十余载砥砺前行,硕果累累,拥有独立研发的PDLC核心技术:有效授权专利101项,其中发明16项,涉及五大领域。公司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先后获得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液晶功能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市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及新型智能液晶PDLC调光膜及调光玻璃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四大中心。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绿色工厂、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珠海高新区企业专利实力50强、珠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珠海市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珠海市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等资质认证。荣誉入选2021“科创中国先进技术榜、获得2023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3年度珠海市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奖、2022创新珠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1创新珠海科学技术奖励-自主创新促进奖等各项企业荣誉81项。新型高透液晶调光膜、汽车宽温智能液晶调光膜、防变透智能液晶调光膜等10类产品获省市级名优高新、创新产品。公司坚持从原料开始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采用先进管理体系,确保在制造工艺中的不同阶段对产品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运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IS0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IS0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CNCA-C13-01:2014安全玻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GB/T29490-201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于2022年通过IATF16949汽车行业体系认证,正式进军汽车行业,为多款豪华车型提供调光天幕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积累,公司有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拥有独立完成项目能力,在智能材料和玻璃幕墙领域广受赞誉。

大事提醒

2025年8月26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2025年8月12日,预计2025年中报业绩预增,溢利约776.1万人民币至895.5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0%至50%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