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逐“绿”而行,助力“两山”价值转化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5 16:16 2

摘要: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中国太保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理念,紧贴国家战略发展,持续丰富绿色保险产品供给,为经济社会绿

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中国太保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理念,紧贴国家战略发展,持续丰富绿色保险产品供给,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注入强劲的保险动能。

厚植生态价值转化 共绘绿色发展画卷

在浙江湖州安吉余村村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大字,被镌刻在一块岩石上,在阳光下格外耀眼醒目。

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行者,安吉余村坚持围绕“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总体目标,借助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以“一顶一基,四梁八柱”为支撑,持续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深根、结硕果,把余村建设成为中国共同富裕的“浙江样板”。

聚焦余村绿色发展需求,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积极探索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路径,于2020年在浙江湖州设立当地首个“绿色保险创新发展实验室”,以省市联动的政保合作模式,全力推动保险资金投入绿色项目,推动绿色保险发挥创新实践的实效。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中国太保产险浙江分公司与安吉余村联合发布了绿水青山保险创新服务方案,并举行全国首单毛竹碳汇富余价值恢复补偿保险保单交接仪式。遵循“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要求,全面保障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毛竹碳汇资源减少风险导致的收益损失,也为后续竹林等品种在CCER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市场上市、碳交易和碳金融服务中的价值确定奠定基础。截至目前,毛竹碳汇价值恢复补偿保险已惠及安吉天荒坪镇余村、山川乡马家弄村,提供风险保障224万元。

助力零碳乡村建设 守护绿色和谐共生

从绿色用能到零碳生活,从“绿水青山”到“碳汇富地,安吉余村正围绕绿色发展不断迭代升级。为助力当地零碳乡村建设,2024年7月3日,中国太保产险与安吉余村共同落地全国首单绿水青山-零碳乡村综合保险,向零碳乡村建设提供绿色保险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太保在安吉余村‘零碳乡村’建设道路上始终一路相随,不仅在当地推出了全国首单毛竹碳汇富余价值恢复补偿保险,还持续为我们许多的零碳生活场景提供保险业务。”安吉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介绍道。

野猪破坏庄稼、自然灾害造成水质污染、极端大雪天气压断了毛竹……这些零零总总的“意外”,在绿水青山-零碳乡村综合保险“3+1”综合保障体系下都得以保障。以余村“两山+双碳”建设为切入口,方案覆盖山、水、林及生态救助等多个维度: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以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为核心的风险保障体系, 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价值;水——水域水质管理,主要为发生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导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提供风险保障,以金融手段参与河湖治理;林——林木固碳增汇,主要为森林碳汇的经济价值提供保障,全面提升林业碳汇能力;绿色生态环境救助保险作为绿色保险系列的创新产品,通过强化生态、人员、财产协同保护,有效化解因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产生的政府托底责任风险。

“余村的零碳乡村建设对于探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引领性作用,而通过保险手段保障全要素零碳乡村建设,同样具有一定的示范标志性意义,有助于形成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金融助力零碳乡村建设模式。”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通过做实绿色保险保障,以保险力量支持“绿色低碳”“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无论是加强环境、社会、治理(ESG)风险保障,加强绿色产业发展风险保障,还是加强绿色生活消费风险保障,中国太保始终探索具有太保特色的绿色保险模式,打造绿色金融实践“太保样本”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绿色保险保额超97万亿元,聚焦ESG类特色产品创新,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和绿色服务等领域,为清洁能源风险提供保险保障超18万亿元。为风电产业提供保险保障超3500亿元;为光伏产业提供保险保障超4000亿元;为水力发电产业提供保险保障超1400亿元;为核能产业提供保险保障超1000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太保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能级,护航中国车企出海。2025年上半年,累计为超536万新能源车提供风险保障。

积极助力双碳战略,运用碳汇保险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良性转化。新开发系列生态碳汇保险产品,增加生态固碳能力,以经济补偿形式及时介入生态管理,加快生态修复,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开发落地多款行业首单碳汇保险,涉及森林碳汇、草原碳汇、湿地碳汇、海洋碳汇、竹林碳汇等类别,深度契合生态文明建设需求。2025年6月,成功签约贵州省江口县造林碳汇CCER保险项目。

截至2025年上半年,太保碳普惠平台已覆盖超300个城市,用户超60万。通过建立低碳行为的正向激励机制,推动“绿色出行、低碳答题、响应倡议、兑换权益”形成闭环,调动、激发公众积极参与碳普惠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未来,中国太保将持续聚焦“双碳”目标引领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工作,不断创新绿色保险产品,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倾力书写绿色金融“大文章”。

来源:科技财经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