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洪胜:以赤子之心守护红色根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5 15:24 2

摘要:东平红色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时代荣光。许洪胜扛起传承红色的使命担当,在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红色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红色文化主题文艺创作、红色文化活化传承等方面下功夫,让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血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红色资源挖掘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故事宣讲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是红色文化传承人许洪胜的永恒追求。

挖掘红色资源,让历史告诉未来。东平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这里浸染着峥嵘岁月与信仰力量,也记录着深情牵挂与殷切期望。

东平红色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时代荣光。许洪胜扛起传承红色的使命担当,在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利用、红色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红色文化主题文艺创作、红色文化活化传承等方面下功夫,让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血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普及,砥砺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近几年,许洪胜深入红色基地采访当事人和红色后代260余人次,搜集整理红色故事30余个,文献资料20卷、200余万字,搜集拍摄红色资料图片3500余幅,出版了《东平红色记忆》纪录片集,撰写红色文章36篇,举办红色故事传承摄影展7次,创作红歌《水乡红嫂》、《红色家乡》,红歌《水乡红嫂》于2024年11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建设教育阵地,点亮红色灯塔。东平革命三区是红色的沃土,革命的摇篮,有不少的红色遗迹,传颂着许多红色故事。许洪胜为让东平三区的党史、革命英雄故事生动的讲述出来、演示出来,推动红色文化“看得见、传得开、记得住。”自2009年开始,自己多方筹集资金370余万元、克服解决130余个问题和困难,建设了东平龙泉博物馆、东平县清泉山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包括抗战展览馆、红色广场、红嫂园、抢救伤员的石屋、召开抗战会议的地道、山洞、进山道路等设施。这些红色教育设施成为党员干部群众以及学生常学常新的课堂,许洪胜将这些红色设施资源实现共享,更好地发挥红色场馆以史育人的作用。

义务宣讲红色故事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抗战时期,东平革命三区的许庆芳、卜秀、熊德荣、张月云、李桂荣五位红嫂,她们用鲜血、用生命保卫家乡、掩护革命干部,事迹催人泪下。宣传好、讲解好她们的故事是我的责任和义务。”7月13日,许洪胜说。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义务宣讲员,许洪胜利用东平龙泉博物馆、清泉山红色教育基地、东平抗战展览馆、红嫂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讲述东平的战争、战斗、抗战故事、英烈人物。刚开始讲的时候,他遇到了很多困难,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从事红色故事讲解有点“跨界”,为了能更好的讲解,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走遍了东平革命三区遗址附近的每一个角落。反复聆听了附近老人讲的革命人物和红色故事,认真记录、细心整理,同时不断总结讲解技巧,以求讲解更生动。自2019年以来,许洪胜已接待来东平龙泉博物馆、清泉山红色教育基地、抗战展览馆、东平红嫂园参观的团队达400多个、7.5万余人次。天长日久,他成了红色故事宣讲大忙人,顾不上休息和吃饭,有时一天最多讲解9场,但他依然认真的回答参观者提出的问题。他说:“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历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我很满足、很愉快。”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