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终于下场!9000吨大驱入侵中国领海,解放军6舰1机强势驱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15 14:58 3

摘要:美军派出主力驱逐舰直接闯入黄岩岛领海,菲律宾则在空中配合侦察操作,然而,事件的结局与多年来的类似场景并无二致——中国军方迅速应对,联合海空力量将美菲舰机驱逐出境。

短短两天内,菲律宾方面连续发起挑衅,而这一次,他们不再单独行动,而是首次与美国军方联合出手。

美军派出主力驱逐舰直接闯入黄岩岛领海,菲律宾则在空中配合侦察操作,然而,事件的结局与多年来的类似场景并无二致——中国军方迅速应对,联合海空力量将美菲舰机驱逐出境。

根据多方消息报道,8月13日上午9时许,南海黄岩岛方向的雷达屏幕出现了不寻常的信号——一艘大型水面战舰正由西南方向高速驶来,舰首指向黄岩岛领海。

根据海军情报判定,这艘战舰为美海军“希金斯”号驱逐舰(DDG-76),属于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满载排水量接近9000吨,装备有“宙斯盾”作战系统和标准系列防空导弹,是美军在西太常用的前沿部署平台。

不到二十分钟,另一艘美军濒海战斗舰出现在同一航线上,与“希金斯”号保持约8海里的间距,疑似作为伴随支援舰艇,同时,在空中,菲律宾方面派出的一架塞斯纳208B侦察机以低速低空模式逼近黄岩岛上空航线。该机虽为民用机型改装,但加装了光电监视设备和通信中继模块,可实时传输海上影像。

根据中国海事监测部门的雷达追踪,当时美舰航速维持在15节左右,直线进入黄岩岛12海里范围——这是中国法律划定的领海线以内区域。与此同时,菲方侦察机在空中尝试盘旋,显然在配合美舰行动,捕捉海上态势画面,意图通过媒体渲染形成“联合执法”或“航行自由行动”的舆论效应。

更具挑衅意味的是,美舰在接近黄岩岛过程中并未按照《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进行常规通信确认,而是关闭部分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息,仅保留基础定位信号,这种做法在军事上意味着“拒绝通报”,在外交上则是一种明显的挑战姿态。

对此我们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的,北京时间9时35分,南部战区海军指挥中心下达一级警戒指令,启动黄岩岛方向的快速反应程序。

空中方向,驻守在华南某空军基地的苏-30战机接到起飞命令,仅用数分钟便冲入预定航路,在距黄岩岛不足50公里处升至作战高度,机组在空中锁定菲方塞斯纳208B侦察机,采取伴飞压迫策略,通过近距离并列飞行与机动拦截,迫使对方改变航线,逐步向西南方向退出敏感空域。

与此同时,海上力量同步展开行动。四艘中国海警船从黄岩岛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逼近来犯美舰,形成半包围态势,两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则在外圈保持火力支援位置,雷达全程锁定目标,舰载直升机待命。

在海警船高速接近的过程中,舰载高音广播反复以中英文通告:“你已进入中国领海,立即停止非法行为并驶离。”当美舰保持航向、未作明显避让时,中方海警舰艇调整至平行阵位,以近距离航行制造水流冲击,并随时准备释放水炮进行物理阻拦。

据知情人士透露,驱离过程持续约40分钟,美舰在被多艘海警和军舰逼至无安全机动空间后,被迫向西南方向转向驶离,最终退出黄岩岛领海范围,菲方侦察机在苏-30持续伴飞压力下,也提前结束飞行任务,返航至菲律宾吕宋岛方向。

整个行动过程中,中方保持了全程视频与雷达记录,并通过既定的对外信息发布渠道在第一时间披露情况,防止美菲在舆论场上先发制人。

据多家地区媒体报道,菲律宾内部一些政策推动者的目标非常直接,就是希望中国在一次摩擦中“先开第一枪”,从而为《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触发提供理由,让美国获得军事介入的法理基础。

这种策略并非新鲜,多年来,一些与美国关系紧密的南海沿岸国家,都曾试图通过挑衅手段逼迫中国作出“过激反应”,不过,迄今为止,中国方面始终在保持必要警惕和行动强度的同时,避免落入对方的预设陷阱。

一位东南亚安全研究者指出:“菲律宾并不具备与中国进行长期硬碰硬的实力,因此它真正依赖的,是通过不断挑衅来改变地区认知,塑造‘中国威胁论’,让更多国家在外交上与中国保持距离。”

但很显然,无论猴子们耍什么花招,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都是无用的。

来源:鉴史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