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行动收官之年,是“十五五”战略规划启动之年,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第一年。
作者|知本咨询国企综合改革研究院
责编|亿亿 编辑|阿苓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行动收官之年,是“十五五”战略规划启动之年,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第一年。
历史的列车呼啸前行,在2025年装载什么新货物,加载多少新能量?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时间进入8月盛夏,从事国企改革发展的朋友们可以少许放松,静心静思,站在新旧五年的分水岭上,思考些长期趋势的大问题。
每一年都很重要,2025年至关重要。
在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点上,国企需要关注哪些重点工作?领悟哪些关键话题呢?
知本咨询帮助大家整理了2025年国企改革发展的十个时代概念。
它们分别是:
现代化国企新模式
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打造现代化新国企,一直是近几年国企改革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2023年系统提出的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从“四新”角度对于新国企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2024年《旗帜》改革主体文章提出了十六个字的现代新国企“新定义”。创新领先、功能突出、治理高效、充满活力的定义维度,实现了从“核心竞争力”升级到“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从“新国企打造路径”升级到“新国企目标特征”的两大升级。
可见,现代化新国企的边界是在不断探索中升级和变化的,它不只是一个定义问题,更是一个实践使命。
那么,在实践当中如何将现代新国企落实在具体企业?这就需要个性化量体裁衣,差异化分门别类,找出现代化国企的各种模式。
8月16日,第三届国企知识大会在线直播,将和大家具体分享。
世界一流企业评价
从认识一流,到对标一流,再到建设一流,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当中,中国企业瞄准世界一流的标准,持续立标、对标、达标、创标,在一流道路上持续前进。
2022年,《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正式将“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作为中国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的基本标准。
在此基础上,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的相关专题行动积极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居于重要基础作用的工作是分行业分类型建立世界一流企业的评价标准。
2025年初,由中国企业联合会牵头发布了11个行业的世界一流评价标准,并且正在完成另外6个行业的标准建设。自此之后,一个由行业协会牵头,龙头企业参加,全社会推动的中国世界一流企业评价工作就可以持续性展开。
世界一流评价,涉及到各个行业、核心企业,也涉及到提升中国公司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应该怎么干?注意哪些问题?
在本周六的国企知识大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领导将和大家在线分享。
“十五五”规划方法
上上下下,宏观微观,对于“十五五”规划的重视程度,都非比往常。
这个新的五年之所以不同,源于内外两重因素。
外部环境的变动,无论是宏观经济政治,还是行业发展变迁,或者竞争内卷程度,都使得企业感觉到未来更加模糊不确定,传统的线性思维已经无法满足复杂数字网络时代的环境需要。
企业增长模式和业务逻辑,纷纷碰上了天花板,经营了十几年二十年的主业出现瓶颈和滑坡,资源依赖、土地依赖、负债依赖、关系依赖的业务渠道纷纷熄火,从内部重塑竞争力基础的迫切性持续提升。
虽然“十五五”规划的名字还是承接“十四五”、“十三五”,但其内涵和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从静态的规划,完全变成动态的规划;
从单体的规划,整体变成生态的规划;
从主业的规划,大幅变成新兴的规划;
从部门的规划,彻底变成共创的规划。
人工智能+
2025年7月31日,国家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利用AI赋能国企各项产业发展和业务管理,成为系统国策。
国资央企已经开始推动AI+专项行动,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人工智能全方位对传统业务的改造和提升,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要更深入的理解AI的能力边界和发展特点,随着各类大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来有预测的开展智能化改造。
另一方面我们要更深入的清晰业务体系中需要怎样做出优化和改变,以适应人工智能的作业要求,这就需要系统性进行流程作业的优化。
信息化数字化不是一个IT工程而是一个管理工程,同样AI智能化也不是简单的技术工作,而是战略工程。
在本周六(18日)的第三届国企知识大会上,数字化和人工智能领域权威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张瑾副院长将和大家详细介绍分享。
穿透式监管
穿透式监管的核心国企管理原则,正在贯穿执行过程当中。
以知情权、纠偏权为核心,以向下看清各级、一级管住一级为原则,在企业分层建设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国有资产监管的重点、难点和风险点,构建纵向监管的关键体系,是穿透式监管要持续强化的重点方向。
国资央企推动穿透式监管,是一个涉及各方主体、各类业务、各型管理的复杂系统工程,在有效组织实施之前,也需要确定关键方法和基本原则,力求化繁为简、举重若轻。
推动管控实现自上而下全级次、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穿透,打破信息孤岛,消除管控盲区,这个“四全”原则是穿透式监管的基本出发点。
穿透式监管的“世界观”已经确认,下面就要详细寻找方法论,找到升级优化国企集团内控体系,实现穿透式监管的具体路径。
如何开展具体工作,需要注意哪些操作问题,敬请收看第三届国企知识大会。
监事会改革
2025年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落实监事会改革的关键一年。
取消监事会,并不是简单的法律文件修改作业,涉及到公司治理结构的整体调整和再适应,涉及到董事会功能的重要延申,涉及到审计委员会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核心职能补充。
监事会改革过程当中,您可能将面对如下问题:
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和独立性问题解决;
审计委员会承担监事会功能后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审计委员会委员能力和任职资格优化;
内部审计部门承接监事会职能的方式和流程。
就此,知本咨询特别推出《监事会改革后审计委员会工作手册》,并在国企知识大会直播中特价优惠,不要错过。
科学理性高效董事会
国企董事会在2024年秋天,进入了自己的第二十岁。二十弱冠、三十而立,从现在开始董事会建设进入了新十年。
新十年的典型标志,就是在董事会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科学、理性、高效”董事会的目标。
科学,是指董事会构建科学;理性,是指董事会决策理性;高效是指董事会运转高效。这三个关键词的提出,是面向未来,推动国企董事会在结构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三个方面完成历史责任的新考题。
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公司治理,要实现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实现董事会有形又有神,有名又有实。
在本届知识大会中,将有高级专家对此进行深入讲解。
科技成果转化
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主力军作用,打通从宏观到微观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关键一环就是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法路径正在不断被开发和寻找,但是这个改革领域涉及到众多参与主体,如何才能在机制上将人的作用和技术的能力良好结合,这个问题必须有可行的操作方案。
知本咨询国企创新研究院和人才激励研究院,在此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会和大家进行深入讨论。
高质量品牌建设
《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在近期公布,这是过去几年来国资央企持续提升品牌一流建设行动的最新总结和工作要求。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打造卓著品牌,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企业软实力,是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大型国企需要持续关注和强化的重点。
但是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如何将品牌建设融入企业发展的一体战略部署当中,如何克服品牌建设的难点和误区,当中仍有很多困惑需要破解。
在16日的知识大会上,知本咨询国企投资与运营研究院的两位专家将专题分享。
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其中一项关键任务是深入推进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的改革工程,并且在高质量收官当中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从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多能少,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持续20多年,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歇。
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发源于三项制度改革,形成在国企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目标就是要实现能下、能出、能少的刚性兑现机制完全闭环。
通过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保障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的顺利实现。
2025年,国企需要领悟和实践的十件事,任何一件都是涉及长期发展的关键改革任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第三届国企知识大会,将汇聚内外部20多位专家的高层论道、真知灼见,无论您在哪个省份地区,进入直播即可全天分享参与。
8月16日,星期六全天,等待您到来。
来源:混改风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