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向青山觅新诗 桐庐钟山以生态破局书写生动答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5 13:41 3

摘要:桐庐钟山乡是浙江省石材之乡,石材产业一度成为钟山的支柱产业,也是钟山乡百姓曾经赖以生存的产业。但长期粗放式发展伴生的低小散乱、违法建设、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踏入钟山,天空中满是粉尘,水是白的,树也是白的,忙碌的时候,夜间的石材切割声让人根本就睡不了一个好

桐庐钟山乡是浙江省石材之乡,石材产业一度成为钟山的支柱产业,也是钟山乡百姓曾经赖以生存的产业。但长期粗放式发展伴生的低小散乱、违法建设、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踏入钟山,天空中满是粉尘,水是白的,树也是白的,忙碌的时候,夜间的石材切割声让人根本就睡不了一个好觉。”钟山乡仕厦村党总支副书记程树龙说:“20年前踏入钟山,就是这样的场景。”

破局——园区之外无石材业

8月12日一早,程树龙如往常一样去村里上班,路过那片绿油油的稻田,微微的凉风送来田野的芬芳,沁人心脾,天色瓦蓝,鸟儿在枝头鸣叫。“有一刹那好似回到了儿时的感觉。”程树龙说,有着这样感觉的不仅仅是他,村里的百姓都说:“天蓝了,水清了,晚上也能一觉睡到大天亮。”

程树龙指着这片稻田说,这儿原本是连片的13家石材厂,2023年3月,13家石材厂集中拆迁。一部分企业搬进了石材石雕小微园,实现石材企业从板材加工向石雕、干挂石材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一部分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慧洪,在石雕艺术中钻研,服务一些艺术类的个性化“订单”。

程树龙家的桐庐周氏石材有限公司。拆迁后,程树龙成立了桐庐合辰建材有限公司,“石材生意还是照做,当然,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初始加工。”

“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向全乡低小散乱石材企业亮剑,解决了长达20多年的石材行业违法违建历史难题。”钟山乡党委书记晏燕介绍,在坚定“园区之外无石材企业”目标后,2020年以来,钟山乡累计关停取缔10余个非法采矿点,整治清理7个历史石材、石粉堆场,关停收储109家低小散乱企业,收回土地面积530余亩,截至目前已拆除存量违建15.5万平方米。尤其自2022年4月下旬启动第二轮整治以来,仅用50天时间,完成50家企业的收储签约工作。

石材企业并非“一关了之”。钟山乡高标准建设桐庐县唯一的石材石雕小微园,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入驻企业18家。

当一部分企业在石材石雕小微园继续蓬勃生长时,钟山乡对拆后土地进行空间优化、利用,从“灰山白水”向“绿水青山”转型步伐也逐渐加快。

不断优化拆后利用空间,这些土地用于集镇和村庄建设、农居点建设、农文旅产业发展等,使“项目等土地”向“土地等项目”转变。

共富——农文旅融合绿生金

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钟山乡也深耕特色农业,助力百姓共富。

日前,钟山蜜梨“傲娇”地登上了超市货架,单果重8两以上的6个装卖到160元一盒,虽不便宜,却还是“忠粉”们等候的夏日那一口“甜蜜”。

清晨7点,一筐筐带着露水的钟山蜜梨被集中运往村蜜梨共富工坊。1200多平方米的智能化分拣包装场里,今年这里来了“新伙伴”,新引入的自由托盘式水果品质智能分选系统正高速运转,系统每秒能分拣6个蜜梨,重量、甜度、外观瑕疵全检测,分级精度远超人工。

分拣后的蜜梨随即进入500多立方米的保鲜冷库,再通过“三通一达”的快递专线发往全国。从枝头到冷库仅需几个小时,钟山蜜梨用速度锁住了夏日的清甜。

一户农户若有10万斤梨,仅凭3万斤优质果就能增收2-3万元,“优质优价”实实在在鼓了梨农腰包。每当蜜梨丰收时,村民们在共富工坊做一些包装等活,一天在家门口也能有100余元的进账。

连日来,城下村党委副书记赖小平总往漂流集散中心跑。8月9日,城下村一个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的漂流集散中心启用。一层是“桐庐味道 钟山市集”,除了“桐乐汇”市集的引入,还特别为当地农户开设了特色产品展销区,销售蜜梨、豆腐干、火龙果等土特产;二层是一个可容纳500人同时就餐的餐饮区。

“漂流集散中心、停车场、门口的那片稻田,是拆除11家石材企业后腾出的空间。”赖小平说,建设漂流集散中心主要是配套虎啸峡漂流项目,这里距虎啸峡漂流仅1.5公里。游客在此停车后,可免费换乘接驳车直达漂流起点,返程时,又能回到市集休息。赖小平说,一年下来集散中心估摸能为村集体带来30万元的收入。

钟山乡是“中国民营快递之乡”。石材行业转型、环境面貌改善的同时,钟山乡充分利用优越的“三通一达”快递资源,全力促进产业跃升。先后引育虎啸峡漂流、“陇西生活”萌宠乐园、快递之源、圆通茶工坊、实金谷山水运动公园等农旅产业项目,吸收回流资金超5亿元,带动就业5000余人。依托全国快递网点渠道优势,积极发展网络直播、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将钟山蜜梨、天尊贡芽、蓝莓、粽子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超3000万元。

钟山乡以生态破局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答卷。“断腕转型绿生金”,这场持续20余年的实践,不仅重塑了山水底色,更通过小微园集散、农文旅融合等创新路径,在青山绿水间展示“处处新诗”的新图景。

来源:石材生意圈黄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