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4.8万人!欧洲汽车帝国的黄昏,中国技术重塑全球格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15 12:10 2

摘要:德国萨尔布吕肯的采埃孚工厂外,1.2万名工人高举"还我血汗钱"的标语,将总部围得水泄不通。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巨头,正计划裁减1.4万个德国岗位——这仅仅是欧洲汽车产业崩塌的冰山一角。大众集团4.8万人的裁员计划、奥迪7500人的岗位削减、博世全球近500

德国萨尔布吕肯的采埃孚工厂外,1.2万名工人高举"还我血汗钱"的标语,将总部围得水泄不通。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巨头,正计划裁减1.4万个德国岗位——这仅仅是欧洲汽车产业崩塌的冰山一角。大众集团4.8万人的裁员计划、奥迪7500人的岗位削减、博世全球近5000人的技术团队解散,共同奏响了传统汽车帝国的挽歌。

一、崩塌:从采埃孚到Northvolt的连环陷落

采埃孚2025年半年报犹如一份病危通知书:营收暴跌10.3%,净利润亏损1.95亿欧元,杠杆率飙升至危险值3.21。曾经的核心业务板块集体沦陷:底盘模块营收暴跌26.9%被迫卖身富士康,驱动系统深陷亏损泥潭,仅ADAS业务勉力支撑。CEO的哀叹道破天机:"欧洲电驱业务几乎撑不下去"。

而欧洲电池巨头Northvolt的破产,则彻底扯下了最后遮羞布。这家曾融资超180亿美元、被誉为"欧洲宁德时代"的明星企业,最终带着80亿美元债务轰然倒地。英国Britishvolt、法国AMTE Power等电池新贵的接连破产,宣告欧洲自建电池供应链的战略彻底失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早就点破症结:"设计、工艺、设备、人才、生产思路全面落后"。

二、溃败:德国制造遭遇世纪滑铁卢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调研结果撕碎了最后的体面:**三分之二德企承认中国已成电动车创新全球领跑者**。曾经的技术堡垒沦为致命软肋——2024年BBA全线销量暴跌10%,大众净利润骤降30.6%。到2025年,宝马净利暴跌近三成,奥迪利润蒸发37.5%,奔驰Q2净利更是断崖式下滑69%。

极具讽刺的是,大众咖喱香肠2024年狂卖800万根,几乎追平汽车销量。当百年车企要靠食品业务输血续命,折射出的是转型困局:**燃油车时代5年一更新的节奏,在新能源"月月有新款"的攻势前彻底失灵**。

三、新生:中国技术重构产业秩序

《疯狂汽车秀》主持人的感慨见证着历史轮回:从13年前"中国车没有希望"的断言,到2025年"性能优良、做工精良"的惊叹。中国品牌在欧洲销量暴涨91%的背后,是技术话语权的彻底易主:

- 大众向地平线投资24亿欧元成立智驾公司

- Stellantis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供应协议

- 奥迪全系接入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 大众与小鹏联合开发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

当德国工人还在为裁员愤怒抗议时,慕尼黑电线杆已贴满零跑、小鹏的招聘海报;当采埃孚关闭德国工厂时,比亚迪欧洲第二工厂正加速投产。这场4.8万人裁员风暴揭示的不仅是企业的困境,更是工业文明迭代的必然——内燃机时代的精密机械美学,终将让位于电动时代的数字生态革命。

历史从不怜悯迟到者。当欧洲巨头在转型阵痛中裁员关厂,中国车企已携智能驾驶与超充网络开启新纪元。这场汽车产业百年变局印证着最朴素的真理:唯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弄潮儿,才能穿越周期迷雾,驶向星辰大海。

来源:正商参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