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近日,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这段关于水果定价的言论登上微博热搜。在视频中,他直面“水果太贵”的质疑,强调不同品质的水果价格差异可达四五倍,好水果供不应求是价格高的原因。
百果园陷“教育消费者”争议:高端水果困局与出路探索!
失业君小编 | 文
Pixabay | 公共图库图
上海一家百果园门店内,顾客拿起一串标价45元的阳光玫瑰青提,看了看旁边生鲜电商平台上14.8元的同品种水果,又默默放下离开。
“百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一个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近日,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这段关于水果定价的言论登上微博热搜。在视频中,他直面“水果太贵”的质疑,强调不同品质的水果价格差异可达四五倍,好水果供不应求是价格高的原因。
余总将商业模式分为两种:“第一种利用消费者的无知,第二种教育消费者成熟”,并宣称百果园选择的是后者。
这番言论引发广泛争议之际,百果园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净亏损3.86亿元,门店数量净减少966家。曾经的水果零售巨头,正面临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现实考验。
余总在视频中阐释了百果园的高价逻辑:“水果这个产品非常普通,但真正了解水果的人非常少。哪怕外观同样的水果,价格差到四五倍。便宜的水果供大于求,真正的好水果供不应求,也是它贵的原因”。他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例,解释严格使用有机肥、控制产量的高品质产品与市场上几元一斤的普通产品存在本质差异。
这番言论立即引发两极反应。部分网友认为这是“爹味傲慢”,在信息透明时代,卖水果的百果园想教育消费者了解水果溢价不现实。
有消费者直言:“普通超市25元/斤的阳光玫瑰,百果园卖到45元,品质差异撑不起翻倍溢价”。而百果园店员则辩解称,热搜视频内容多数被掐头去尾,公司本意是让客人有更多选择。
消费者认知与品牌定位的鸿沟在此次事件中显露无遗。余总坚持的“教育消费者成熟”理念,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显得格外刺耳。
争议背后是百果园日益严峻的经营困境。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净利润由2023年的盈利3.62亿元转为亏损3.86亿元,这是近五年来首次亏损。
更触目惊心的是门店数量变化:截至2024年底,百果园零售门店总数从6093家锐减至5127家,一年净减少966家。其中加盟店减少965家,自营店减少1家。市值也从上市初期的94.74亿港元高点缩水至约27亿港元,蒸发近70亿。
对于闭店潮,百果园官方解释为“战略优化”——鼓励加盟商从高租金地段转移至低租金区域,关闭经营不善门店。但深层数据揭示另一番景象:加盟商普遍亏损,经营利润率仅5%-8%,远低于行业健康水平(15%以上),北京、武汉超30%门店亏损。
重庆有加盟商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以20多万元本钱开3家店,三年后亏损30多万元,最终关闭2家门店。强制压货、高额抽成、“三无退货”成本转嫁等问题,让加盟商不堪重负。
百果园的商业模式本应形成完美闭环:品牌溢价支撑高定价,会员经济增强黏性,供应链垂直整合控制成本。但现实是,90%的加盟模式成为品质失控的根源。
加盟商可自主采购30%货品,导致门店品控标准不一。2023年“变质水果换标签”事件后,涉事区域会员一周内流失2.3万人。2024年3月,武汉门店又被曝使用腐烂水果制作高价果切、以次充好。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百果园的投诉累计超3000条,60%涉及坏果不赔。
与此同时,百果园的供应链效率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损耗率超20%(朴朴超市仅3%);线上收入占比仅3.2%(盒马超30%);自建冷链履约成本占售价18%(社区团购压至3%)。
“成本高-价格高-销量降”的恶性循环不断挤压生存空间。百果园冷链物流成本占比高达12%,是普通水果商的2倍,进一步推高终端售价。
余总引以为豪的“几千万会员”体系也在失效。尽管百果园宣称会员超6000万,但活跃会员占比从2021年的35%降至2023年的22%。2022年推出的198元付费会员制遇冷,付费率不足5%。
根本原因在于价格竞争力丧失:35元/斤的车厘子在社区团购仅售28元,会员福利沦为“伪优惠”。消费趋势调研显示,70%年轻群体转向性价比消费,百果园同类水果价格普遍高于市场1.5-2倍。
“阳光玫瑰售价比市场高4倍,西瓜单价近百元”的现象,让百果园被讽为“月薪2万吃不起”的水果贵族。当高端定位遭遇消费降级,余总引以为傲的“品质执念”反而成为市场桎梏。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余总宣称“不迎合消费者”的同时,百果园2024年财报中“性价比”一词出现25次。公司推行“好果报恩”低价活动,导致毛利率从11.5%骤降至7.4%,这种言行矛盾凸显战略摇摆。
面对困局,百果园已启动艰难转型。在品类运营上,公司推出“1212”策略:通过全年一价标满足刚需,两款高级客流品强化品类印象,12款“好果报恩”极致引流品吸引顾客。部分门店客流因此回升15%。
在渠道拓展上,百果园积极发展ToB业务,向商超供货并与茶饮企业合作,2024年ToB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同时探索海外市场,出口业务实现近20%增速。这些举措虽未扭转整体颓势,但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可能路径。
失业君小编观察发现,水果零售行业的转型方向在竞争对手的实践中逐渐清晰。盒马通过8个供应链中心、300多个直采基地的全球网络,实现“高端食材平民化”。其最新战略聚焦“新鲜、健康、悦己”三大方向,通过能量认证轻食、低GI系列新品、养生水系列等创新,精准对接健康消费需求。
行业专家指出,破局关键在于三个重构:重建质价信任需公开水果分级标准及农残检测数据;重构加盟生态应减免强制压货、共担损耗成本;产品分层则要同时保留高端礼品线与开发平价产品。
总之,消费者食用水果的需求中,情绪价值占据重要分量,市场对吃水果就图一乐的消费心态需要充分尊重,品牌方应避免采用居高临下的说教式沟通方式。
议
网友热议
@迪迦傲特傲慢(IP京):
上一个这么说的是钟薛高,‘钟薛高’沉默不语……
@赵洪波996(IP沪):
教育消费者?先把烂果切下架再说话!45块的阳光玫瑰和拼多多15块的同产地货,当我没吃过好葡萄?
@WeberNing(IP粤):
加盟商血亏关店,顾客嫌贵跑路,董事长谈教育消费者…这波属于《论如何用爹味演讲加速企业倒闭》!
@鸡蛋磕到鸭蛋(IP吉):
本质是供应链效率问题:损耗率20%+冷链成本18%,这些溢价全转嫁给消费者,却怪市场不懂品质?
@Zac2002(IP贵):
月薪两万不敢进百果园?西瓜切盒卖98元!现在社区团购+水果摊+盒马三方组合,性价比吊打‘高端教育’!
@老维割哥(IPHK):
消费降级时代还谈‘教育’?醒醒吧!年轻人要的是‘悦己’不是‘被说教’,9.9元的绣球花比百元果篮更治愈。
最后一条,
年轻人听到教育两个字,立马头大!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