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14日,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佳",000016)临时股东大会完成第十一届董事会换届选举,华润系邬建军担任董事长。
2025年8月14日,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佳",000016)临时股东大会完成第十一届董事会换届选举,华润系邬建军担任董事长。
此次人事调整距华润系正式入主仅一个月,且管理层中有多名华润人,标志着这家老牌家电企业全面进入"华润时代"。
图源:康佳集团官微
6名非独董中华润背景占4席
根据康佳公告,第十一届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非独立董事6名(含1名职工董事)、独立董事3名。6名非独立董事中,邬建军、余惠良、宋清、孙永强4人均具有深厚华润系背景。
公告附件中的工作履历显示,康佳新一轮核心管理团队,有着"华润系+内部骨干"组合的鲜明特征。首先说到董事长邬建军,其是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原董事长,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历任华润医药集团副总裁、华润医药商业总经理等职,而他此次调任康佳,被市场解读为华润集团对康佳战略整合的关键布局。
总裁曹士平则是康佳内部成长起来的核心高管,取得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历。工作经验方面来看,其从基层分公司经理逐步晋升至常务副总裁,可以说是深度参与了康佳消费电子业务全链条管理,因此也被视为在此轮管理层调整中,可以衔接起康佳发展现状与未来的人。
财务总监余惠良同样来自华润系,属于核心财务专家,曾任华润集团财务部高级经理、华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等职,将主要负责康佳财务优化与风险控制。
公告显示,新任管理层任期与第十一届董事会一致,为期3年。值得注意的是,董事会秘书职责暂由董事长邬建军代行,公司表示将按法定程序尽快完成选聘。
公告截图
此前已完成股权变更,华侨城彻底退出
此次人事调整是康佳控股权变更的延续。在今年4月29日,康佳原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首次披露将所持全部股份无偿划转至华润系企业;经过一系列行政程序批准,至7月中旬,股权交割全部完成。
现有股权结构清晰地呈现出华润系拥有绝对控制地位。华润旗下磐石润创(深圳)信息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康佳A股股份5.24亿股,占总股本21.76%;合贸有限公司持有B股股份1.98亿股,占总股本8.24%;两者合计持股比例达30%,精准控制在要约收购红线以下,成为康佳集团新控股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原股东华侨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已彻底退出,不再持有康佳任何股份。这一变动结束了华侨城自1991年以来对康佳的控股历史。
图源:康佳集团官微
业绩压力凸显:扣非净利润连续14年亏损
新管理层刚上任就面临着严峻的经营现实。康佳集团此前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尽管归母净利润亏损3.6亿至5.0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0.88亿元)大幅收窄54%~67%,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亏损9.5亿至11.0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11.03亿元)基本持平,主营业务"失血"状态未获得改善。
具体到业务板块,彩电等核心业务持续承压,到目前仍处亏损状态。根据数据,其2024年彩电业务收入已从2015年的120亿元下滑至50.28亿元,市场份额跌出行业前五。
尽管康佳积极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业务边界外扩至半导体业务。但就当前成绩而言,只能说是远水难解近渴,该产品线2024年收入仅1.7亿元,只占据总营收比例的1.53%,还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此外,康佳财务负担沉重,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达77.2%,有息负债余额超500亿元。
图源:康佳集团官微
华润系如何赋能成最大看点
值得一提的是,华润系入主的同时,给外界带来更多想象空间,华润系的资源优势或将与康佳实现产业协同。
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微电子在半导体领域拥有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营收超300亿元,位列国内半导体企业前十。而康佳集团在半导体领域已布局存储(合肥康芯威)、光电(重庆康佳光电)等业务,双方存在显著协同空间。
在消费电子领域,新团队可能推进黑白电融合营销战略,借助华润万家等零售渠道资源,扩大套购销售规模。再比如,可以借助华润系在海外的影响力,推动制造与品牌出海。
市场分析认为,此次董事会换届与高管聘任,是华润入主康佳后的首次重大治理动作,标志着企业从"股权变更"进入"战略落地"阶段。而华润系的入主,为康佳带来的不仅是财务资源,更是产业协同思维的改变。
外界需要关注的是,这届保留了康佳内部骨干力量,又引入华润系资本和产业整合力量的新管理团队,未来能将康佳带入怎样的高度。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