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终于下场,9000吨大驱入侵中国领海,解放军6舰1机强势驱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5 08:35 2

摘要:它的身后,还紧跟着一艘美军濒海战斗舰,速度不快,但姿态嚣张。菲律宾方面则派出了一架塞斯纳208侦察机在空中配合,不时发出无线电,显然是冲着炒作而来。

8月13日,继两日前菲律宾黄岩岛挑衅事件后,黄岩岛海域再起波澜。

不同的是,这一次,美国直接下场,把挑衅推到了新的高度。

这天上午,一艘排水量9000吨的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硬闯进入了中国黄岩岛的领海。

它的身后,还紧跟着一艘美军濒海战斗舰,速度不快,但姿态嚣张。菲律宾方面则派出了一架塞斯纳208侦察机在空中配合,不时发出无线电,显然是冲着炒作而来。

消息传回国内,解放军立即做出反应。

南海的天空中,一架苏-30战机迅速拉起高度,直扑向那架菲律宾侦察机,在海面上空划过一道银色的弧线。

海上,四艘中国海警船和两艘054A型护卫舰结成阵型,迅速逼近美舰航线,舰艏劈开的浪花带着压迫感扑向挑衅者。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海上的无线电频繁响起,驱离的警告一遍又一遍。

美舰起初还保持着速度向前,但在中方舰艇有力的拦截下,最终不得不调转航向,离开黄岩岛海域。这是美军时隔六年后,首次强闯这里的领海。

然而,结局与过去并无二致——铩羽而归。

有专家分析,美国这次直接下场,是因为菲律宾一次次的挑衅都以失败告终,让他们坐不住了。过去,美国更多是躲在幕后,给菲律宾出主意、撑腰打气,如今显然对“小马科斯”政权的表现彻底失望,认为这位“代理人”扶不上台面。

回顾过去几年,菲律宾海警在南海挑衅中国的行动可谓多次,但哪一次真正“反向驱离”过中国舰艇?哪一次在中国的岛礁周边实现过既定目标?答案是——一次都没有。

他们每次动作前都造足声势,不是总统亲自喊话,就是媒体全程直播,把话说得天花乱坠。但结果呢?一次次被中方严密监控甚至直接用水炮驱离,不仅没完成所谓任务,反倒频频陷入狼狈境地。久而久之,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表演,不仅让外界看穿了虚张声势,也让美国自己觉得尴尬——既达不到挑衅中国的战略目的,还显得徒增笑料。

因此,这次美军才会迫不及待地亲自上阵,想在南海直接制造压力。只是,他们低估了中方的应对速度和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几天前,国内网络上还出现了少数质疑解放军和海警“反应不够强硬”的声音。

但事实摆在面前:菲律宾的挑衅从未得逞过,中方的应对既果断又迅速,没有一次让对方占到便宜。所谓“不够强硬”的说法,更像是被外界的舆论节奏带偏了。

小马科斯当局虽然嘴炮不断,甚至用各种宣传手段渲染“胜利”,但真相却是一次次的挫败。对比之下,这种“精神胜利法”更像是一场自我安慰的闹剧。

而从更深层看,菲律宾和美国的急躁并非偶然。专家指出,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有两大目的:一是依靠美国的支持,不断试探中国的战略底线;二是企图通过制造摩擦,让中国在国际舆论中显得“好战”,从而为美军介入创造借口。

最理想的剧本,对他们来说,就是让中国先开第一枪。

这样一来,不仅美军有理由大规模介入,还能借机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把更多东南亚国家拉入反华阵营。

正因如此,中方在应对时既坚持原则,又谨慎拿捏分寸——坚决捍卫主权,但绝不轻易落入对方设下的陷阱。不打第一枪,并不意味着被动防守;一旦美菲任何一方开火,中方就有充分的理由展开反击,并且在道义和法律上都占据优势。

这种策略的核心,就是稳住大局,不让南海局势被轻易推向失控的边缘。只有这样,才能既守住领土主权,又避免给对方可乘之机。

在这种格局下,美菲的挑衅虽然还会继续,但它们已经很难撼动南海的现实格局——中国以绝对实力掌握主动。黄岩岛、仁爱礁、永暑礁等岛礁的主权与安全,都在可控和可防的范围内。

8月13日的事件不过是又一场插曲。海风依旧,海浪依旧,但在这片海域的背后,是一套早已成熟的应对机制和一支随时待命的力量。无论外部的浪潮多么汹涌,中国都有信心、有能力让南海保持稳定。

那些远道而来的挑衅者,或许还会一次次出现,但每一次,他们都会发现,这里并不是任他们撒野的地方。黄岩岛静静伫立在海面之上,见证着一场场来去匆匆的风波,也见证着中国在南海坚定而冷静的守护。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要结束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观点与本文不一致是正常的。

大家要文明交流,互相赋能。

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老白观察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