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留我加班,关起办公室门她柔声道:我这有片地,缺人耕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5 04:32 2

摘要:那时的张伟,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怀揣着不切实际的梦想,在这座钢铁丛林里挣扎求生。

“你呢?不着急走吗?”

那时的张伟,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怀揣着不切实际的梦想,在这座钢铁丛林里挣扎求生。

而苏晴,则是他眼中遥不可及的职场女王。

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张伟对苏晴的感情,也从最初的敬畏,渐渐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倾慕。

直到那个项目收尾的深夜,当办公室的门被反锁,一个巨大的秘密和一份意想不到的邀请,突然向他袭来。

01

1989年的夏天,我揣着一张大学毕业证和兜里仅剩的几百块钱,一头扎进了这座名为“滨海市”的钢铁丛林。

我叫张伟,一个从北方小城来的年轻人,除了有点力气和一脑袋不切实际的梦想外,一无所有。

这座城市太大了,高楼像是密密麻麻的树,把天空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马路上的车流,像奔腾不息的铁皮河,日夜喧嚣。

我像一粒被风吹来的沙子,渺小,且无足轻重。

经过几十次面试的捶打和拒绝后,我终于在一家名为“启航科技”的公司,找到了一个销售助理的职位。

我租住在离公司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城中村,一个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的“单间”,月租八百。

每天,我都要在天没亮时挤上第一班公交车,在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厢里,被挤得东倒西歪,开启我卑微而忙碌的一天。

我们部门的办公室,是一个巨大的开放式空间,几十个格子间排列得像蜂巢一样。

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方便面、廉价咖啡和打印机墨粉混合在一起的,一种名为“奋斗”的味道。

我的工作,就是整理客户资料,打印合同,以及接听各种各样打来投诉或者咨询的电话。

说白了,就是个打杂的。

我的经理,叫苏晴。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我的入职会议上。

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职业套裙,踩着高跟鞋,从会议室门口走了进来。

那一刻,整个嘈杂的办公室,都像是被按下了静音键。

她的年纪看起来不到三十岁,长发盘在脑后,露出了光洁的额头和天鹅般优雅的脖颈。

她的五官很精致,但表情却很清冷,带着一种生人勿近的距离感。

她就是我们销售部的女王,是这座蜂巢里的蜂后。

她说话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安排工作时,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那时候的她,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云,遥远,且高不可攀。

我只能在自己的格子间里,默默地仰望着她,一边处理着手头繁杂的工作,一边祈祷着自己不要出错,能够安稳地度过试用期。

我像所有初入职场的菜鸟一样,努力地想要融入这个集体。

我主动帮办公室的老员工换桶装水,帮大家领快递,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可我发现,这些并没有什么用。

大家依旧把我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透明人。

他们聊着最新的电影,聊着哪家馆子好吃,聊着股票的涨跌,我一样也插不上嘴。

我融不进他们的世界,就像我那双在地摊上买的廉价皮鞋,怎么也擦不亮,融不进这栋写字楼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

我唯一的慰藉,就是每个月发工资的那天。

当我把大部分工资,小心翼翼地通过银行汇给远方的父母时,我会感到一种踏实的满足感。

我知道,我必须在这里扎下根来。

为了他们,也为了我自己。

直到那天,一次意外的发生,让我的轨迹,和那位高高在上的女王,产生了第一次交集。

02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我因为一个客户的电话,耽误了提交一份重要的周报数据。

当我把整理好的报表,心惊胆战地送到苏晴的办公室时,已经比她规定的时间晚了整整半个小时。

我低着头,准备迎接一场意料之中的狂风暴雨。

“对不起,苏经理,我……”

“把门关上。”她打断了我的话,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我关上门,感觉办公室里的空气都凝固了。

她没有看我,只是拿起了那份报表,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我的心跳声。

“这份数据,是你自己整理的?”许久,她才开口问道。

“是……是的。”我小声回答。

“虽然晚了半小时,但比我预想的要好。”她说,“特别是这个客户分类和潜力分析,做得很有想法,是你自己想的?”

我愣住了,完全没想到她会这么说。

“我……我只是觉得,之前的分类太笼死,就……就斗胆改了一下。”

她抬起头,第一次正眼看我,那双清亮的眼睛,像是能看透人心。

“你叫张伟,对吧?”

“是的,苏经理。”

“下次,早半个小时交给我。”她把报表放下,“你可以出去了。”

我如蒙大赦,逃也似的离开了她的办公室。

我不知道,就在我离开后,苏晴拿起电话,打给了人事部。

“那个叫张伟的实习生,给他转正吧。”

从那天起,我感觉苏晴对我,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她开始把一些更重要的任务交给我,而不再是简单的打杂。

有一次,公司要跟一个大客户提案,需要一份详尽的市场分析报告。

部门里的几个老员工,都觉得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纷纷找借口推脱。

苏晴在部门会议上,目光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我的身上。

“张伟,这份报告,你来牵头。”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我的身上,那目光里,有惊讶,有嫉妒,也有不屑。

“苏经理,他一个新人,能行吗?”说话的是部门里的老油条,王哥。

“是啊,这个客户很关键,万一搞砸了……”另一个同事也附和道。

苏晴的脸色沉了下来。

“我觉得他行。”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年轻人,总要给机会去锻炼,出了问题,我负责。”

那一刻,我看着她坚定的侧脸,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为了这份信任,我拼了命。

我连续一个星期,每天都加班到深夜,查资料,做分析,写方案。

最终,我交出了一份近百页的报告。

那份报告,让整个公司高层都为之侧目,也成功地为我们拿下了那个大客户。

庆功宴上,苏晴端着酒杯,走到了我的面前。

“张伟,你做得很好,没让我失望。”她对我举了举杯,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那是她第一次,对我笑。

然而,我收获的,除了职业上的巨大成功,还有一场无声无息的战争。

我成了办公室里的“公敌”。

“哼,不就是走了狗屎运,写了个破报告嘛,看把他给能的。”

“什么狗屎运,我看是走了经理的‘好运’吧。”

“你们没看见庆功宴上苏经理看他的眼神?啧啧,那叫一个柔情似水。”

这些闲言碎语,像苍蝇一样,总是在我耳边嗡嗡作响。

和我同期进公司的李娜,更是处处针对我。

她会在我给客户打电话时,故意在旁边大声喧哗。

她会“不小心”把咖啡洒在我刚打印好的合同上。

甚至有一次,我做好的PPT,在第二天要用的时候,发现被人恶意删改得面目全非。

我知道是她干的,但我没有证据。

我被孤立了。

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吃午饭,没有人愿意在我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

我像一座孤岛,漂浮在这片喧闹的职场海洋里。

这些,苏晴都看在眼里。

那次PPT事件后,她把我叫到了办公室。

“是不是觉得很委屈?”她问我。

我摇了摇头,不想让她看到我脆弱的一面。

“职场就是战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她淡淡地说,“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你只需要把你的工作做好,用你的业绩,去堵住所有人的嘴。”

“如果你连这点风浪都经不起,那你也走不远。”

她的话,很现实,甚至有些残酷。

但却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我疲惫的身体。

第二天,她在部门会议上,宣布了一项新的考核制度。

制度的核心,是团队协作和绩效共享。

她巧妙地把所有人的利益,都和我负责的那个大客户项目,捆绑在了一起。

“从现在开始,张伟的项目组,就是我们整个部门的核心。他的业绩,关系到你们每一个人的年终奖金。”

她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为我扫清了障碍。

从那以后,李娜收敛了很多,其他同事对我的态度,也开始慢慢转变。

我知道,这一切,都是苏晴在背后为我撑腰。

她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为我遮挡了所有的明枪暗箭。

而我,对她的感情,也从最初的敬畏和感激,渐渐地,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依赖和倾慕。

03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年底。

公司接了一个海外的大订单,整个部门都像上了发条的陀螺,连轴转了半个多月。

项目进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

那天,是最后期限的前一晚。

我们需要把所有的合同文本和技术参数,做最后的核对与翻译,第二天一早,就要发给客户。

下午五点半,下班的铃声准时响起。

办公室里的人,都像听到了冲锋号的士兵,纷纷收拾东西,准备撤退。

连续多日的加班,已经让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苏经理,剩下的工作量也不大了,要不明天一早我们再来弄吧?”王哥试探性地问道。

“是啊,家里孩子还等我回去吃饭呢。”

苏晴抬起手腕,看了看表。

“可以。”她说,“其他人可以先下班了。”

大家如蒙大赦,纷纷向她道谢,然后一窝蜂地涌了出去。

偌大的办公室,转眼间就变得空空荡荡。

我正在埋头整理着最后一份文件,丝毫没有注意到周围的变化。

直到苏晴的声音,在我的头顶响起。

“张伟。”

我抬起头,才发现办公室里,竟然只剩下了我们两个人。

“苏经理?他们都……”

“我让他们先回去了。”她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我看不懂的情绪,“你呢?不着急走吗?”

“我……我把这点弄完就走。”我指了指桌上厚厚的一摞文件。

“这份合同很重要,我不放心。”她说,“我留下来陪你一起弄。”

我的心,猛地漏跳了一拍。

“不……不用了,苏经理,您也忙了一天了,早点回去休息吧,我一个人可以的。”

“这是命令。”她不容置疑地说道,然后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你弄好了,进来找我。”

夜,渐渐深了。

窗外,是滨海市璀璨的万家灯火,每一盏灯下,或许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

而在这栋冰冷的写字楼里,只有我和她,在为这个项目做最后的冲刺。

我整理好所有的文件,抱着它们,走进了苏晴的办公室。

她的办公室很大,一整面墙都是落地窗,可以将大半个城市的夜景,都尽收眼底。

她没有坐在那张象征着权力的老板椅上,而是站在窗前,静静地看着窗外。

听到我的脚步声,她转过身来。

“都弄好了?”

“嗯,都在这里了,您再过目一下。”

她接过文件,我们俩就并肩站在那巨大的落地窗前,一张一张地核对着。

她的身上,有股很好闻的淡淡香水味,萦绕在我的鼻尖。

我们离得很近,近到我能看清她白皙皮肤上细小的绒毛,和长长的睫毛。

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我们不再像上司和下属,更像是一对并肩作战的战友。

偶尔,我们也会聊一些工作以外的话题。

她问我家是哪里的,问我父母的身体好不好。

我也斗胆问她,为什么这么拼。

她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自嘲地笑了笑。

“因为除了工作,我好像什么都没有了。”

那一刻,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丝与她女王般气场不符的,落寞和孤单。

不知道过了多久,所有的工作,终于都完成了。

墙上的时钟,已经指向了午夜十二点。

“好了,大功告成。”我长舒了一口气,感觉全身的骨头都快散架了。

“辛苦了。”她对我笑了笑,“走吧,我送你回去。”

“不用不用,苏经理,我打个车就行。”

“这么晚了,你一个男孩子在外面,我不放心。”她开着玩笑,语气却很认真。

我拗不过她,只好点了点头。

我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可就在我走到办公室门口,手刚要碰到门把手的时候,她却突然叫住了我。

“张伟。”

04

我回过头,不解地看着她。

她站在办公室的中央,神色有些复杂。

“等一下。”

她说着,踩着高跟鞋,一步一步地向我走来。

但她没有停在我面前,而是径直走到了门边。

我的心,莫名地紧张了起来。

只听“咔哒”一声轻响。

她竟然,把办公室的门,从里面反锁了。

我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这……这是什么情况?

办公室里只开了几盏柔和的射灯,光线有些昏暗。

她转过身,背靠着那扇冰冷的门,静静地看着我。

我们之间,隔着几米的距离。

我能听到自己如鼓的心跳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

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我看到她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然后,她缓缓地,一步一步地,重新向我走来。

她的高跟鞋,踩在光洁的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声,每一下,都像是踩在我的心尖上。

我紧张得手心都冒出了汗,喉咙发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停在了我的面前,我们之间的距离,不足半米。

我甚至能感受到她呼吸时,温热的气息。

我不敢看她的脸,只能把目光,落在我自己的脚尖上。

她就那么静静地站着,似乎在审视着我。

过了许久,久到我以为一个世纪都过去了的时候,我听到她发出了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叹。

然后,一只微凉的手,轻轻地抬起了我的下巴,迫使我与她对视。

我终于看清了她的眼睛。

那双平日里总是布满清冷和锐利的眼眸,此刻,却像是融化了的春水,盛满了月光,温柔得不可思议。

她就这么看着我的眼睛,嘴角,缓缓地勾起了一抹动人心魄的弧度。

她朱唇轻启,用一种我从未听过的,带着一丝沙哑和无限柔情的声音,对我柔声说道:

“我这有片地,缺人耕种。”

05

那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我心里激起了千层巨浪。

我的大脑,因为这句极具想象空间的话,瞬间陷入了宕机状态。

地?

耕种?

在这深夜反锁的办公室里,从我无比敬畏的女上司口中说出,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产生了让我心跳加速、口干舌燥的化学反应。

我看着她那双近在咫尺的、仿佛盛着星河的眼眸,一时间,竟不知该作何反应。

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还是说,这其中另有深意?

看着我那副呆若木鸡、脸颊涨得通红的傻样,苏晴眼中的柔情,渐渐被一丝无奈的笑意所取代。

她松开了我的下巴,后退了一步,拉开了我们之间那份足以引人遐想的距离。

“看你这点出息。”她轻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戏谑,“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我窘迫得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我没……”我结结巴巴地,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行了。”她摆了摆手,转身走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后坐下,示意我也坐。

她从上锁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文件,推到了我的面前。

那不是公司的文件,封面上没有“启航科技”的标志,只有几个烫金的大字:《“云帆”项目商业计划书》。

“这,才是我说的那片地。”她指着那份计划书,说道。

我愣愣地看着那份文件,又看了看她,脑子依旧没有转过弯来。

“苏经理,这是……”

“打开看看。”

我依言,翻开了那份计划书。

只看了几页,我的呼吸就变得急促起来。

那是一份关于开发企业级云服务平台的完整构想,从市场分析、技术架构、运营模式到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一应俱全。

在1989年,当大多数人对“云计算”这个概念还很模糊的时候,这份计划书里的内容,无疑是超前且极具野心的。

“启航科技是一家传统的软件公司,虽然目前看起来很风光,但它的根基已经开始腐朽了。”苏晴的声音,冷静而清晰,“未来的市场,一定属于云端,属于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模式。”

“我跟公司高层提过好几次,建议成立新的事业部,转型做云服务,但都被他们以风险太大为由,驳回了。”

“他们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不愿挪窝。这条船,看着大,其实已经在慢慢下沉了。”

“所以,我准备自己造一条新船。”

她看着我,目光灼灼:“我把这些年所有的积蓄,都投了进去,注册了一家新公司,就叫‘云帆’。”

“我需要一个伙伴,一个能和我一起,把这片荒地,开垦成良田的人。”

“一个有冲劲,有想法,有执行力,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能完全信任的人。”

我终于明白了。

原来,这才是她说的“地”,和她要找的“耕种”的人。

我的心里,既有解开误会后的释然,更有被这宏大蓝图所震撼的激动。

“可是……为什么是我?”我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问,“部门里有那么多比我资深的同事,我只是一个刚转正的菜鸟。”

“资深?”苏晴自嘲地笑了笑,“王哥那样的人,想的是怎么安稳地混到退休。李娜那样的人,脑子里想的是怎么算计同事,争抢功劳。”

“他们不是耕田的人,他们是田里的杂草,只会消耗土地的养分。”

“而你,”她看着我,眼神无比认真,“我从你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你踏实,肯干,有股不服输的韧劲。你做的第一份报表,我就看出来了,你不只是在完成任务,你是在用脑子思考。”

“你身上有股锐气,还没有被这个操蛋的职场磨平。”

“最重要的是,你干净。”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需要一个干净的伙伴,和我一起,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画。”

“张伟,我问你,你愿意,和我一起,去耕种这片地吗?”

这不是一个疑问句。

这是一个邀请。

一个足以改变我一生的邀请。

06

那一晚,我是怎么离开公司的,我已经记不清了。

我的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苏晴的话,和那份名为“云帆”的计划书。

我回到了那个只有几平米的、位于城中村的出租屋。

我坐在那张吱呀作响的单人床上,看着窗外远处,那片被霓虹灯映照得灯火通明的城市天际线。

我知道,在那片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无数像我一样,正在为了生存和梦想而挣扎的灵魂。

苏晴的邀请,像一扇突然在我面前打开的大门。

门的一边,是安稳。

我可以在启航科技,继续当我的销售助理,熬资历,等升迁,也许十年后,我也能混成王哥那样的老油条,或者,如果足够幸运,能坐上一个小主管的位置。

我会有稳定的收入,能按时给家里寄钱,过着一种看得见未来的,不好不坏的生活。

门的另一边,是深渊,也可能是星辰大海。

辞职,创业,去追逐一个听起来很美,但却虚无缥缈的“云端”梦想。

我将失去现在所有的一切,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我们可能会失败,输得一无所有,我甚至会因此背上债务。

但,如果万一,我们成功了呢?

我的心脏,因为这个念头,而剧烈地跳动起来。

我一夜未眠。

第二天,我顶着两个黑眼圈,走进了公司。

办公室里,依旧是那副忙碌而麻木的景象。

王哥在偷偷地看着股票行情,李娜在对着小镜子补妆,其他同事,也都在不动声色地“摸鱼”。

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我跟这里,格格不入。

我的人生,不应该只是在这样一个蜂巢里,日复一日地,耗尽我所有的青春和激情。

我做出了决定。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我告诉父母,我准备从公司辞职,和一个朋友一起创业。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

“小伟,你是不是被人骗了?”母亲的声音,充满了担忧,“你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份体面的工作,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

“创业那么难,十个里面九个都得赔钱,你哪来的本钱?”父亲的声音,则带着一丝严厉。

“爸,妈,你们相信我。”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而自信,“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那个朋友,她很厉害,也很信任我。”

“我想试一试。”

“就算失败了,我还年轻,大不了从头再来。可如果我现在不去试,我怕我会后悔一辈子。”

我不知道父母最终有没有理解我的决定。

我只知道,当我挂掉电话的时候,我心里最后的一丝犹豫,也消失了。

下午,我把辞职信,放在了苏晴的办公桌上。

几乎是同一时间,苏晴也把她的辞职信,递交给了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

销售部女王苏晴和她的“红人”张伟,同时辞职。

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整个公司里炸开了锅。

办公室里的流言蜚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我就说吧,他们俩肯定有一腿!这是准备私奔了啊!”

“可惜了苏经理,要什么样的男人没有,怎么就看上那么个穷小子。”

“我看那小子就是个小白脸,把苏经理给迷住了,骗她辞职呢!”

面对这些铺天盖地的议论,我没有做任何解释。

苏晴也没有。

我们只是平静地,办理着离职手续,交接着手里的工作。

在离开公司的最后一天,我抱着装满个人物品的纸箱,和苏晴一起,走出了启航科技的大门。

站在楼下,回头看着这栋我们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写字楼,我心中百感交集。

“后悔吗?”苏晴问我。

我摇了摇头,看着她,笑了。

“您呢?”

“我从不做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她也笑了,那笑容,在午后的阳光下,明媚得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

“走吧,”她说,“我们的船,要启航了。”

07

我们的“云帆科技”,最初的办公室,是苏晴租的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

客厅,就是我们的办公区。

两张从二手市场淘来的办公桌,两台我们自己组装的高性能电脑,还有一个从启航科技“顺”出来的白板,就是我们全部的家当。

没有了格子间,没有了打卡机,没有了背后指指点点的同事。

我们成了自己的老板,也成了公司里唯一的员工。

创业的日子,比我想象中要艰难一万倍。

我们没有客户,没有资源,没有名气。

我们唯一有的,就是那份商业计划书,和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劲。

白天,我们分头行动。

苏晴负责去跑那些她以前积攒下来的人脉,参加各种行业会议,去推销我们的理念。

她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被质疑,被泼冷水。

那个曾经在启航科技里说一不二的女王,如今,却要为了一个见面的机会,在别人的公司前台,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我则负责产品技术的研发。

我不是学计算机出身的,只能从零开始,没日没夜地泡在各种技术论坛上,学习代码,研究架构。

公寓的灯,几乎每天都亮到凌晨三四点。

地板上,堆满了吃剩的泡面盒子和成箱的红牛。

那段时间,我们俩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超过四个小时。

我们也会有争吵。

我会因为一个技术难题无法攻克而烦躁地捶桌子。

她会因为又一个潜在客户的拒绝而陷入长久的沉默。

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上司和下属。

我们是战友,是伙伴,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我们把彼此最狼狈,最脆弱,最不为人知的一面,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对方面前。

在这种高强度的并肩作战中,一种微妙的情愫,在我们之间,悄悄地生根发芽。

我会在她累得趴在桌上睡着时,轻轻地为她披上一件外套。

她会在我因为一个BUG而焦头烂额时,默默地为我煮上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有一次,我连续熬了两个通宵,终于攻克了一个核心算法。

当我兴奋地把结果拿给苏晴看时,她看着我布满血丝的眼睛,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手,用指腹,轻轻地擦去了我眼角的眼屎。

她的动作很轻柔。

我的心,却在那一刻,被重重地撞了一下。

我们都默契地,没有说破那层窗户纸。

我们知道,在我们的“地”里,还没有长出丰硕的果实之前,我们没有资格去谈论风花雪月。

所有的情感,都被我们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化作了耕耘这片土地的,更强大的动力。

整整一年的时间。

我们拜访了上百个客户,写了数百万行代码,吃了三百多桶方便面。

终于,在我们的资金即将耗尽,濒临绝境的时候,我们迎来了第一个真正的转机。

一家新锐的互联网公司,在试用了我们的产品后,被其强大的功能和稳定性所折服,决定和我们签订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

当合同签下的那一刻,我和苏晴,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激动地拥抱在了一起。

我们都哭了,哭得像两个孩子。

那是成功的泪水,是委屈的泪水,也是喜悦的泪水。

我们知道,我们的船,终于扛过了风暴,驶出了浅滩。

08

那份合同,像一把金钥匙,为我们打开了市场的大门。

“云帆”的产品,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第一个标杆客户的口碑,开始在业内迅速崭露头角。

我们拿到了第一笔天使投资。

我们从公寓里搬了出来,租下了市中心一间宽敞明亮的写字楼。

我们招聘了第一批员工。

公司,终于开始步入正轨。

又过了两年,云帆科技已经成长为国内SaaS云服务领域,一匹不容小觑的黑马。

我们拥有了上千家企业客户,和一支近百人的精英团队。

我也从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技术菜鸟,成长为了公司的首席技术官(CTO)。

我不再是那个需要苏晴保护的张伟。

如今的我,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和她并肩站在一起,共同抵御所有的风雨。

这天,是公司成立三周年的庆典。

我们在一家五星级酒店,举办了盛大的晚宴。

苏晴作为公司的CEO,穿着一身优雅的晚礼服,站在台上,光芒四射。

她依旧是那个女王,但她的气场里,多了一份历经风雨后的从容和温柔。

我坐在台下,看着她,心中感慨万千。

这三年来,我们一起经历了太多太多。

我们是老板,是合伙人,是战友,是知己。

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彼此的人。

但我们,却始终不是恋人。

我知道,我们在等。

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等一个足够坚实的未来。

现在,时机似乎到了。

晚宴结束后,员工们都各自散去。

苏晴喝了些酒,脸颊微红。

我开车送她回家。

车子停在她家楼下,我们俩都没有说话,车厢里,只有电台里播放的,一首温柔的老歌。

“张伟,”她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你还记得吗?三年前,在启航科技的那个晚上。”

“我记得。”我怎么可能忘记。

“我当时说,我有一片地,缺人耕种。”她转过头,看着我,眼波流转,“现在,这片地,已经长出了不错的庄稼。”

“是的。”我看着她,鼓起了我这辈子最大的勇气,“我们的收成很好。”

“苏晴,”我深吸一口气,握住了她的手,“三年前,你给了我一片地,让我去耕种。今天,我想告诉你,我心里,也有一片地。”

“那片地,从很久以前,就只为你一个人留着。”

“现在,我想问你,你愿意,来做我这片地,唯一的主人吗?”

苏-晴愣住了。

随即,她笑了。

那笑容,比我见过的任何一次,都要灿烂,都要动人。

她没有回答,只是反手,更紧地握住了我的手。

然后,她凑了过来,在我的唇上,轻轻地印下了一个吻。

那个吻,带着一丝红酒的香醇,和等待了三年的,深情。

我知道,我不需要答案了。

从今往后,我们不仅是事业上的最佳拍档,更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我们将一起,继续耕耘我们的事业,也一起,用心经营属于我们俩的那片,名为“爱情”的土地。

直到它,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甜的果。

来源:橘子诱馋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