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褶皱里打捞星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5 08:33 2

摘要:当历史的钟摆指向2025年,我们站在了中国工运百年这个特殊的历史坐标上,为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省总工会、河北工人报社精心打造《百年工运·河北印记》专栏,通过精选出的100个历史瞬间,再现了在党的领导下河北工运事业中那些关于尊严、奋斗与信仰的故事。

转自:河工新闻网

在时光长河的奔涌中,总有一些瞬间如璀璨星辰,照亮历史的天空,成为一个时代、一个群体前行的指引。

当历史的钟摆指向2025年,我们站在了中国工运百年这个特殊的历史坐标上,为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省总工会、河北工人报社精心打造《百年工运·河北印记》专栏,通过精选出的100个历史瞬间,再现了在党的领导下河北工运事业中那些关于尊严、奋斗与信仰的故事。

在泛黄的《唐山百年工运大事记》扉页里,我们触碰到1878年唐山开平矿务局成立的温度。当历史碎片化作铅字,百年工运长河在这个标志着河北工人阶级作为新兴阶级力量诞生的历史中蜿蜒成诗。这些沉睡在档案深处的纸页,构成了“河北印记”最初的心跳。

在《河北工人运动史》里,我们捕捉到时间之河的暗涌:李大钊在唐山煤矿的夜校里播撒“劳工神圣”的火种,邓培领导成立了河北省第一个工会组织——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工会,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掀起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最高潮……这些凝固在铅字里的惊雷,被重新赋予呼吸的温度。

我们像考古学家般轻拂《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史》《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工人运动史》,在零散的会议记录与发黄的传单间,闪耀着太行群英会、赵占奎运动、甄荣典运动等广大英模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这些细节如散落的星辰,在百年工运里连缀成河,让每个齿轮的转动都有生命的潮汐。

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河北工人阶级勇立时代潮头、勇担历史重任。马万水带领“十八罗汉”在庞家堡矿山抡锤掘进,创下月掘进1403.6米的世界纪录;刘汉章推行“模拟市场核算”机制,让“邯钢经验”成为国企改革样本;张雪松匠心铸就“中国速度”,为动车组车体生产制定出“中国标准”的技术参数;“轨道上的京津冀”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增速……河北广大职工群众始终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中担当主力军。

今天,100期带着墨香的专栏内容刊发完毕。回望“河北印记”,恰似打开那本《冀东魂》,泛黄的纸页间,既有大历史奔涌的江河,也有个体命运闪烁的粼光。当我们用敬畏之心擦拭每粒时光的琥珀,中国工运百年里的“河北印记”便在文献与故事的经纬交织中,绽放出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当《唐山工人运动》中的罢工宣言与新时代“工会帮就业”直播间里的求职问答叠印,我们蓦然读懂,工运的基因从未变异,它只是从铁锤的铿锵转向数据的流动。那些工会驿站6600盏夜灯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亮起的暖光,“云端+现场”的“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河北工宣讲”在千万职工心田播下的星火,皆是百年工运在新时代的平仄,这或许就是历史的诗意,百年前的星火始终在钢轨上奔跑。

回望百年路,奋斗新征程。从李大钊的煤油灯到“冀工学堂”的电子屏,从《劳工保护暂行条例》到《河北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河北印记”的百年叙事不是在编撰历史,而是以文字和光影为舟,摆渡着永不褪色的赤诚与信仰。未来,我们将继续从波澜壮阔的中国工运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书写河北工运事业的崭新篇章,让工人阶级的奋斗之歌在新时代奏响更加激昂的旋律。

编辑: 王红润 责任编辑: 李飞 审核: 王书军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