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丨号外!号外!日本投降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5 08:30 2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80年前的今天,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80年前的今天,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让我们回到80年前,从《波茨坦公告》的诞生到山城重庆传出的电波,回溯日本投降始末,并将这段历史铭记心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图为日本天皇在议会宣布投降。新华社发

最后的通牒

《波茨坦公告》

▲位于德国柏林西南部的波茨坦会议旧址(新华社)

1945年7月26日,德国柏林西南波茨坦,一份为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确立亚洲和平稳定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文件——《波茨坦公告》(又译为《波茨坦宣言》)诞生。中国、美国和英国在公告中对日本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指出“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苏联于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

▲《波茨坦公告》英文签署全文

《波茨坦公告》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共有13条内容,重点规定了战后对日本的处置,即坚决剥夺日本侵略和掠夺的领土、彻底打碎日本军国主义国家机器、严格限制日本战争权利和基础力量发展、公开审判战争罪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东亚地区以及国际新秩序。其中第六条和第八条最具现实意义。

▲《波茨坦公告》中文手抄(第一页)

《波茨坦公告》在第六条明确指出,“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权威及势力必须永久铲除”,这首先证实了日本当年发动的是一场侵略战争,其次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国际秩序的重要依据,即彻底剔除军国主义,从思想上清除侵略主义。

▲《波茨坦公告》中文手抄(第二页)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而1943年12月1日发表的《开罗宣言》则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作为确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国际法文件,《波茨坦公告》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付出生命的代价所换来的国际性条约。《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动战争的侵略性质有着十分明确的定性,对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土壤毫不留情,对在公告基础上建立战后秩序立场鲜明。

挺进东北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指出:“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中国人民表示热烈的欢迎。由于苏联这一行动,对日战争的时间将大大缩短。对日战争已处在最后阶段,最后地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时间已经到来了。”

▲1945年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与朱德商议对日军展开总攻。

继毛泽东发表声明之后,8月10日,朱德代表八路军延安总部向各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发布了第一号大反攻命令,命令所有抗日武装部队“依《波茨坦宣言》规定,向其附近各城镇交通要道之敌人军队及其指挥机关送出通牒,限期投降。如遇敌伪拒绝投降缴械,即应予以坚决消灭”。

8月11日又发布第二号命令,指出:

为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接受日伪军投降,命令

(一)原东北军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

(二)原东北军张学思所部由河北、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

(三)原东北军万毅所部由山东、河北现地,向辽宁进发;

(四)现驻河北、辽宁边境之李运昌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

同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也向日寇华北派遣军司令官下村定大将发出最后通牒,限期在接到通牒48小时内,令其所属部队交出全部武器、物资,依所指定的地点分别集中,听候处置。在毛泽东、朱德的号召下,我解放区军民向日军展开了排山倒海的反攻作战。8月15日,日本天皇颁发诏书,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

八十年前

日本投降的消息从重庆传出

“各位听众,现在播送重大新闻……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0日,设在重庆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突然响起,播音员传递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8月15日,那为何提前5天,重庆就知道了这一消息?

在重庆沙坪坝区下土湾6号,有一栋青砖灰瓦的平房。鲜有人知的是,抗战时期,这栋平房曾是让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所在地,80年前的8月10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就是从这里传向全世界。

1945年8月10日,日本于上午八时外交照会由瑞士及瑞典政府转达给中美英苏四国,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当天傍晚,设在重庆的盟军总部收听到东京发出的英语国际广播,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愿意无条件投降。晚上7点左右,这一消息被设在重庆渝中区两路口的美国新闻处证实,美国新闻处立刻向中国方面通报了这一消息。

▲1945年8月15日的重庆,人们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热烈欢迎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当晚,日本愿意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就从重庆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出来。整个山城因为这条消息而沸腾,成千上万的市民如潮水般涌向街头、广场,欢呼声、狂吼声、歌唱声响成一片,不管互相认不认识,大家都在握手、拥抱。

最先发印的“日本投降”

《号外》

在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消息让整个山城欢呼雷动之后,如何让更多重庆以外的人们知晓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如何让大后方的人民了解到胜利的喜讯?《新华日报》在当天晚上就抢印“日本投降”的《号外》。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新华日报》号外。

这篇报道把《波茨坦公告》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日本怎么接受的,中国人民经历了怎样的曲折与努力,饱含深情且全面地进行了记录,也能看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战中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

1945年8月11日,《新华日报》宣告: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80年后,这张报纸的罕见原版在日本展出。

“此刻接到旧金山的广播,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已经接受了中苏美英四大同盟强国共同参加的波茨坦公告,接受了无条件投降。……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最后胜利,终于如愿了,今天是一个如何光荣如何兴奋的日子呀!最后胜利终于属于我们了,中华民族万岁,抗战胜利万岁!”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一日,《新华日报》

泛黄的报纸,字迹清晰可辨;铿锵的语句,内容力透纸背。历史深处的胜利之声,从老报纸扑面而来,让人心潮澎湃。

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筑起长城,换来山河无恙。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仅是为纪念胜利的荣光,更是为缅怀先烈、铭记和平的来之不易。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将持续激励我们捍卫和平、守护正义。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

(公告:转载请注明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投稿与合作事宜请在微信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