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首席执行官接受采访时称:五年后,六到七成员工是数字同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4 15:58 2

摘要:“我们这里有一家四代人都在为SAP工作的——这是一家拥有11万名员工的公司。”当CEO柯睿安(Christian Klein)在《时代》专访中以如此温情笔触描绘公司文化时,这家欧洲软件巨头正在实施一场涉及9000-10000人的岗位重组计划。这种看似矛盾的双重

SAP万人大重组:AI替代70%岗位背后,一场欧洲科技巨头的自我革命!


失业君小编 | 文
Sun God Apolo | 公共图库图

“我们这里有一家四代人都在为SAP工作的——这是一家拥有11万名员工的公司。”当CEO柯睿安(Christian Klein)在《时代》专访中以如此温情笔触描绘公司文化时,这家欧洲软件巨头正在实施一场涉及9000-10000人的岗位重组计划。这种看似矛盾的双重叙事,恰恰揭示了人工智能浪潮下传统科技企业的转型阵痛与战略抉择。

今年1月,SAP宣布启动以AI为核心的重组计划,犹如向科技界投下一枚震撼弹。根据规划,2025年第一季度末前,约8000个岗位将消失,其中德国本土占2600个,整个欧洲地区总计4100个岗位被削减。但与传统裁员不同,SAP采用了“自愿离职与再培训”的组合拳,承诺保留“具备未来技能”的员工队伍。

财务目标异常清晰:重组将带来2亿欧元的增效,推动2025年非IFRS营业利润达到102亿欧元,较原目标提升2%。在资本市场,这一决策获得积极回应,股价应声上扬。

柯睿安对AI基础设施的态度转变令人玩味。年初在达沃斯,他还盛赞美国“星际之门”计划是“欧洲的榜样”,支持建设对标项目;但到7月,他公开质疑:“我们真的需要建五个数据中心再把高性能芯片放进去吗?这是欧洲现在所需要的吗?我对此表示怀疑。”

这一转变背后是战略判断的根本调整:与其在基础设施上追赶美国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不如专注AI应用层创新。他引用中国深度求索的例子,证明“大模型正在快速商品化”,欧洲的优势在工业场景落地而非硬件军备竞赛。

SAP的AI转型绝非简单裁员,而是产品体系的重构。2023年9月推出的Joule智能助手已成为这一战略的旗舰产品,其目标直指“解决企业应用混沌”——员工不再需要登录几十个系统完成基础工作。

Joule的设计哲学是“无所不在”(omnipresence):覆盖差旅预订(对接Concur)、招聘管理(接入SuccessFactors)、客户数据分析等跨系统任务;保持对话连续性,像人类助手一样理解上下文指令。

至2024年底,Joule已覆盖80%的常见业务场景,向着2025年嵌入130余项开箱即用AI功能的目标迈进。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推出的Joule Studio,允许客户将内部系统(如假期审批工具)接入SAP生态,扩展AI助手的触角。

行业合作验证了实用主义路线。与汉高联合开发的“财务与供应链管理扣款与争议管理索引”(FSCM DDM Indexing)系统,通过AI自动处理索赔文件,将人工从繁琐的分类索引中解放。汉高价值链平台董事Dimitri Lerner评价:“系统减少了人工工作量和处理时间,提升了生产力与客户体验。”

当柯睿安预言“某些岗位60%-70%员工将被数字化替代”时,SAP自身的人力资源体系正经历AI驱动的深度重构。全球人力与文化服务负责人Christian Schmeichel的观点直指核心:“HR的未来是数据驱动的。”

Schmeichel提出三重变革逻辑:

❶HR必须首先武装自己,制定专属人才战略,而不仅服务于公司整体;

❷HR领导者需掌握数据分析技能——知道“去哪找数据、如何分析可视化、怎样讲好数据故事”;

❸领导力投资至关重要,管理者无需知道所有答案,但要“会问正确的问题”。

这种理念与SAP重组中“再培训优先于裁员”的实践形成呼应。约万名员工面临转岗或离职的选择,本质上是对组织能力的重新洗牌——淘汰旧技能,植入AI时代的新基因。

在SAP向AI冲刺时,其公有云平台的安全合规架构提供了关键保障。面对欧盟GDPR、中国《数据安全法》等全球复杂监管环境,SAP建立了多层防御体系:

认证壁垒:通过ISO 27001/27017/27018、SOC 1/2/3等全球认证;技术盾牌:基于角色的网络分段防火墙、SSL传输加密、生物识别数据中心访问;应急机制:灾难恢复系统与7×24小时安全监控。

这套体系不仅满足当前合规要求,更构成AI落地的信任基础。当柯睿安提及《欧盟数据法案》的“灰色地带”时,暗含的警示正在于:AI决策必须留有人类审计接口——算法可以处理70%标准化工作,但政策解读仍需人类智慧。

SAP的战略折射出欧洲科技产业的独特路径。当美国砸5000亿美元建设“星际之门”,欧盟仅承诺投资200亿欧元建设5座AI超级工厂。柯睿安明确反对盲目跟风:“试图追赶美国将是资源浪费。”

转向行业应用深水区才是欧洲的优势战场:汽车制造厂的预测性维护;化工企业供应链优化;快消品退货争议处理。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SAP发言人近期表态更凸显定位转变:不再寻求成为AI超级工厂的“运营商或投资者”,而是作为“技术与软件供应商”参与其中。这种从重资产到轻量服务的转身,定义了欧洲企业AI化的务实哲学。

在SAP德国总部,四代同司的家庭故事与万人重组计划并存;Joule智能助手处理着标准化流程,而人类专家仍在审计灰色地带保持决策权。这种看似矛盾的平衡,恰是柯睿安“搭建桥梁”隐喻的精髓:AI替代的从来不是人类,而是重复劳动;人类释放的也从不是岗位,而是创造力。

网友热议

@深海Fair(IP京):

「四代人为同一公司工作」的时代结束了。柯睿安嘴上说着家族传承,手上裁掉8000人——这大概就是资本家的“温情资本主义”吧。

@陌上虾椰(IP沪):

HR要懂数据讲故事?笑死,SAP自己HR系统里怕不是正运行着“员工性价比算法”,下一个被Joule替代的就是HR本R……

@深刻的贰叁(IP陕):

德国2600个岗位消失!柯睿安在《时代》夸中国大模型时,考虑过沃尔多夫总部流水线工人的晚饭吗?

@Joy不吃茄(IP川):

市场用脚投票:宣布裁员当天股价涨3.2%。AI替代70%人力不是威胁,是增长密码!建议抄底SAP明年102亿欧元利润目标。

@SauleoX(IPUSA):

“桥梁论”堪称职场PUA新高度:AI拆掉你的岗位,美其名曰“释放创造力”。请问被优化的仓库管理员去哪创作?天桥卖画吗?

最后一条,
哲学式搬砖?!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