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15万级新能源轿车还在为智驾功能是否标配、续航能否破千争论时,深蓝L07用一套全标配逻辑撕开了市场缺口。这款车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堆砌参数,而在于将用户对智能、续航、空间的核心需求,转化为无需选装的基础体验——这或许才是新能源轿车从配置内卷走向价值升级的关键
当15万级新能源轿车还在为智驾功能是否标配、续航能否破千争论时,深蓝L07用一套全标配逻辑撕开了市场缺口。这款车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堆砌参数,而在于将用户对智能、续航、空间的核心需求,转化为无需选装的基础体验——这或许才是新能源轿车从配置内卷走向价值升级的关键。
从选装噱头到全系刚需
在15万级市场,智能驾驶长期是顶配专属。深蓝L07的破局点在于: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SE,且这套系统并非缩水版。
实际体验中,其高速领航辅助覆盖全国99.2%的高速路段,从自动上下匝道到弯道速度调节,几乎能应对长途出行的多数场景——对经常跑高速的用户来说,这意味着单程300公里以上的路程,脚和手能减负70%以上。城区场景里,自动识别信号灯、拨杆变道的流畅度,已接近20万级车型的表现;而全场景泊车更戳中新手痛点,遥控泊车、离车泊入能解决狭窄车位打不开门、前后车距太近难挪车的尴尬,这在同价位车型中几乎是独一份。
更关键的是安全兜底能力。全向防碰撞系统能覆盖20种高频场景,前向AEB在夜间对行人的识别距离比同级平均水平远1.5个车身,后向防碰撞在倒车时能提前2秒预警障碍物——对家庭用户而言,这种360度无死角的防护,比花哨的功能更实在。
不拼电池大小,拼使用效率
新能源用户的核心焦虑,从来不是续航数字,而是实际能用多少、补能是否方便。深蓝L07的超级增程2.0,恰恰在效率上做了文章。
增程版240km的纯电续航,对每天通勤50km的用户来说,一周一充完全够用;1500km的综合续航(CLTC)则直接覆盖北京到上海的单程距离,长途出行不用规划充电站。更难得的是馈电油耗3.48L/100km(NEDC),即便没电用油,成本也接近传统燃油车的一半。
纯电版660km续航(CLTC)+12.0kWh/100km电耗,在15万级里属于「续航第一梯队」,而全系标配的3C超充更解决补能慢痛点——从30%充到80%仅需15分钟,相当于喝杯咖啡的时间,多跑300公里,这对快充依赖度高的城市用户很友好。
科技感要落地到实用性
颜值之外,用户更在意空间是否真能用。深蓝L07 4875mm车长+2900mm轴距,配合掀背尾门设计,473L后备箱放倒后能扩展到1180L——放得下婴儿车+露营装备,也能塞进折叠自行车,这种灵活装载能力对多孩家庭或户外爱好者来说,比溜背造型更有吸引力。
座舱体验的聪明,体现在细节里:高通8295P芯片让车机操作跟手机一样流畅,55英寸AR-HUD能把导航信息投到前挡风,不用低头看屏;Deepal OS 4系统的语音助手越用越懂你,说”孩子冷了”会自动调低后排空调,这种主动服务比多屏交互更显智能。
而可变自适应悬架的加入,直接提升了驾驶质感。过减速带时车身不颠簸,急刹车不点头,过弯侧倾比同级少30%——对注重开着舒服、坐着稳的家庭用户来说,这种底盘高级感是15万级车型里少有的加分项。
15万级的价值锚点在哪里?
深蓝L07的出现,本质上是给用户一个不用纠结的选择:不用为了智驾选顶配,不用为了续航牺牲空间,不用为了舒适妥协价格。
在新能源轿车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厮杀的当下,单纯堆配置已难打动用户。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像深蓝L07这样——精准抓住智能、续航、空间的核心需求,用全系标配的诚意,重新定义15万级该有的价值底线。
来源:汽车有文化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