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8日,酉阳梦幻桃源舞蹈队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直播的《劲舞开跳吧!》全国展演中精彩亮相,用一曲《花灯一闹财门开》惊艳全国观众。这场亮相的背后,是以底蕴为根、以创新为翼、以合力为基,让酉阳民族文化从地域符号成为全国焦点。
8月8日,酉阳梦幻桃源舞蹈队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直播的《劲舞开跳吧!》全国展演中精彩亮相,用一曲《花灯一闹财门开》惊艳全国观众。这场亮相的背后,是以底蕴为根、以创新为翼、以合力为基,让酉阳民族文化从地域符号成为全国焦点。
从土家摆手舞到苗绣,从原生态民歌到传统花灯,酉阳的每一个文化符号都是历史沉淀的瑰宝。梦幻桃源舞蹈队演绎的《花灯一闹财门开》,以歌舞为载体,将“世外桃源”的人文意境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娓娓道来。而登上央视舞台的底气,正是源于酉阳对民族文化根脉的坚守——唯有尊重传统、深耕底蕴,文化才有“走出去”的自信与力量。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酉阳民族文化节目首次在央视平台大放异彩。近年来,酉阳民族文化呈现持续“破圈”之势:去年春节期间,土家赶年等原生态年俗登陆CCTV-1《龙腾虎跃 中国年味》新春特别节目;今年1月,“同心圆梦”民族春晚在酉阳设立分会场,神秘的面具阳戏、高亢的薅草号子、欢腾的摆手舞接连登场;3月28日,龚滩古镇凭借其千年历史底蕴入选CCTV-1《记住乡愁》之《人文名镇》系列专题;而今梦幻桃源舞蹈队再登央视舞台……这一系列高光时刻,不仅勾勒出酉阳民族文化从深山走向全国的清晰轨迹,更彰显了重庆少数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然而,仅有坚守不足以让古老文化“活在当下”,传统与现代的创新碰撞,才是让民族文化“活”起来的关键。当原生态民族歌舞遇上现代广场舞,《花灯一闹财门开》做出了巧妙融合,既让民族文化贴近生活、走进群众,又赋予了传统艺术新的时代生命力。这表明非遗传承不是“守旧”而是“守正创新”,唯有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才能让古老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但创新之路若缺乏支撑,终将是“昙花一现”。酉阳民族文化的破圈之路,离不开多方合力构筑的传承生态。舞蹈队的精彩亮相背后,是一代代传承人对文化技艺的坚守与保护,他们像“火种”一样延续着文化的血脉;是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舞蹈队搭建平台、提供保障,让文化传承有了坚实后盾;更是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从政策支持到资源倾斜,为民族文化发展指明方向、铺路搭桥。这种“上下联动”的传承生态,让酉阳民族文化不仅“传得下”,更“走得远”。
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是底蕴、创新与合力共同作用的必然。从酉阳的实践中不难发现,对传统底蕴的敬畏之心是根基,创新表达是勇气与智慧,全社会共同守护的合力是保障。当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从深山走向央视,从地域文化变为全国焦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精彩的舞台瞬间,更是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彰显。酉阳的实践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既敬畏传统,又敢于打破边界,更是凝聚了政府、传承人、群众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更多藏在深山的民族文化走出大山,真正成为点燃文化自信的火种。
作者/青锋融语
编辑/任波娅丨值班/任桂容丨总编辑/陈杰
往 | 期 | 推 | 荐
酉深度 | “丁市大嫂”龚亚玲:用“三把火”照亮131座精神孤岛
9月起,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酉阳梦幻桃源舞蹈队亮相央视《劲舞开跳吧!》
酉评酉论 | 以酉阳之笔 绘就“新韵重庆”的诗意画卷
酉阳县“滋蕙计划”启动,困难大学新生可申报
家乡酉阳1群
来源:酉阳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