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宇药业利润暴涨超1470.82%背后,新药研发正成为“数字黄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3 05:00 1

摘要:不久前,翰宇药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1.42亿元至1.62亿元,同比大增1470.82%至1663.89%;扣非净利润1.22亿元至1.42亿元,同比增长304.27%至337.76%,由此也打赢了一场“扭亏为盈”翻身仗。

新的“造富神话”或许已经出现了。

不久前,翰宇药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1.42亿元至1.62亿元,同比大增1470.82%至1663.89%;扣非净利润1.22亿元至1.42亿元,同比增长304.27%至337.76%,由此也打赢了一场“扭亏为盈”翻身仗。

而在业绩预告公布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就是8月初,翰宇药业又宣布了一则更加振奋市场的消息:与数字资产平台KuCoin达成合作,双方将以“创新药研发未来收益权”为底层资产,在香港推进中国内地首个医药研发RWA(Real World Asset,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试点项目。

据悉,RWA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有形或无形资产转化为可交易数字代币的过程。这些代币代表资产的权益,可在区块链上流通、交易或用于金融操作。

此前,制药领域还没有这样的路径尝试,翰宇药业显然是开了先河,或有望革新医药融资模式。对于“第一个吃螃蟹”的药企,资本市场也在给以重大关注。截至发稿,翰宇药业市值已经达到214.45亿元。

“翰宇全球药柜”中的关键资产

翰宇药业敢于率先推进医药研发RWA代币化试点项目,也是基于资产自信。该公司曾公开表示:“RWA锚定了整个翰宇全球药柜。”

产品多元确实是翰宇药业的优势。据公开信息,翰宇药业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具有规模化多肽原料药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拥有多肽药物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另外,根据去年财报,目前翰宇药业已具备29个多肽药物,9个新药证书,31张临床批件。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已有“带飞”公司业绩以及托起RWA项目的关键资产——GLP-1类多肽药物。

去年财报显示,国际业务成为了翰宇药业重要的增长引擎,占总营收的比重超过50%,这主要得益于多肽药物加速放量,尤其是去年12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利拉鲁肽注射液,贡献了不小增量。

据了解,利拉鲁肽注射液适用于成人II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目前仍处在美国短缺药品目录内。作为美国首款利拉鲁肽仿制药,翰宇药业生产的利拉鲁肽注射液无疑填补了一定的市场空白。

另外,相比原研药,仿制药价格优势也比较突出。方正证券曾发布研报预测,假设翰宇药业利拉鲁肽注射液在美降价30%,可占据约20%市场份额,销售峰值有望达1.35亿美元。

同时,翰宇药业也与跨国制药公司签署累计3.38亿元的合同开拓美国市场。商业合作下,翰宇药业GLP-1类多肽药物或具有更强的市场影响力。

因此,在RWA项目中,翰宇药业也重点突出了其在GLP-1类多肽重磅药物领域的技术积累与研发管线。

总体来看,随着核心产品商业化规模持续扩大以及RWA项目落地,翰宇药业的业绩困境或已终结。从其发展中也不难把握医药行业的几大趋势。

产品、资本维度的医药产业变革

首先,在产品管线选择上立足风口。

比如,GLP-1类药物正成为撬动数千亿级市场的关键支点,主要在于其临床表现突出,既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也有延缓胃排空和抑制下丘脑摄食中枢的作用,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同时具备保护心脑血管和肾脏的功效。

相关适应症庞大治疗需求驱动下,GLP-1靶点越来越热门。

Research And Markets.com发布的《GLP-1市场行业趋势和全球预测至2035年,按分子类型、活性成分、GLP-1激动剂药物类型、激动剂类型、给药途径、目标适应症和主要地理区域划分》报告显示,除已获批多种适应症的15种GLP-1类药物之外,当下还有超135种此类药物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

这种背景下,预计翰宇药业还会有更多GLP-1类多肽药物落地。据悉,翰宇药业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体重管理和降糖适应症上均已进入临床III期,预计2026年就能在中国申报上市,而后在全球其他国家申报上市。

其次,医药融资逻辑有望重构。

现阶段,不少机构对RWA的潜在价值有十分积极的预测。比如,花旗预测,2030年RWA市场规模将达4.5万亿美元(证券代币化)+ 1万亿美元(贸易融资)。波士顿咨询报告显示,2030年全球RWA市场规模达16.1万亿美元,医疗资产占比将超20%。

这主要在于,传统医药融资模式如PE/VC融资存在股权稀释、周期长、风险集中等痛点,相比之下,RWA将研发管线拆分为可全球交易的数字资产,吸引碎片化资本,利于实现风险分散和流动性前置。

此外,RWA项目以“创新药研发未来收益权”为底层资产,也意味着药企的研发实力、技术壁垒等可实现量化估值,这在传统金融体系中显然难以做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就整个医疗产业的RWA项目实践而言,翰宇药业只是在创新药领域先发,在医疗器械方面另有公司率先抢占身位。比如,7月31日,华检医疗宣布全球首个IVD医疗设备RWA项目落地,通过链上锚定3000台检测设备所有权,释放3亿流动性。

随着各细分领域的企业积极尝试新路径,以及政策、资本、技术等方面共振加强,医疗产业或在产品、融资等维度掀起更大变革。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