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跟她解释了半天,才慢慢接受豆浆本身其实不含糖,关键在于怎么做、怎么喝。一杯看起来健康的豆浆,做错了方式,就可能让血糖上上下下,得不偿失。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前几天早上,我妈照例在厨房打豆浆,边忙活边跟我说:“这几天血糖又有点高了,是不是晚上吃了点水果?”我一听这话,脑子一下就转起来了。
她每天早上喝豆浆,已经是多年习惯,再加上她喜欢放点花生、红枣,味道是香,但血糖不稳定,这事可不能忽视。糖尿病人喝豆浆,不是不能喝,而是得喝对了。
我婆婆也是个豆浆爱好者,嘴馋得很,早年间查出糖尿病,一开始听说不能吃甜的,连豆浆都不敢碰,觉得豆浆是“甜的”。
我跟她解释了半天,才慢慢接受豆浆本身其实不含糖,关键在于怎么做、怎么喝。一杯看起来健康的豆浆,做错了方式,就可能让血糖上上下下,得不偿失。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有次带孩子去看我爸,他正坐在沙发上喝豆浆,旁边还放着一碟咸菜。我凑过去一看,豆浆是他早上自己打的,里头加了黑豆、黄豆、还有几颗红枣。
我问他:“爸,你这糖尿病还加红枣?”他一脸无辜地说:“就两颗,补血的。”我当场就皱起了眉头。糖尿病人喝豆浆,不在于喝不喝,而在于怎么搭配、怎么控制量。
生活里这种小细节太多了,很多人以为豆浆是植物蛋白,怎么喝都没问题。糖尿病人的身体就像个脆弱的天平,一丁点糖分波动都可能引起血糖异常,哪怕是天然的糖分,也得算在内。我家三位老人轮番上阵,让我在豆浆这件事上研究得特别透。
邻居李阿姨前阵子跟我说,她女儿给她买了豆浆机,说是让她早餐营养一点。她就每天早上打豆浆,喝一大碗,还不吃别的。
后来她头晕、没力气,血糖一查,低了。我问她是不是豆浆里没放东西,她说是啊,只放了黄豆。这事儿一下提醒我,豆浆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代替一顿完整的早餐,尤其是糖尿病人。
豆浆里主要是蛋白质和少量碳水,要是空腹喝一大碗,血糖不但不稳,还容易低血糖。所以我都会建议身边的老人,喝豆浆时配点粗粮、鸡蛋或者少量坚果,血糖起伏才不会太大。太多人误以为“豆浆健康就多喝”,但糖尿病人真的不能这么来。
我妈后来改了做法,豆浆里不放红枣,也不加糖了,偶尔放点黑芝麻和核桃,不仅口感香,血糖控制也变得更平稳。她原来总觉得“没味儿不好喝”,后来慢慢接受了食材原味的香,才是对身体最友好的选择。特别是糖尿病人,越是食物简单,身体越轻松。
我还有个朋友,年轻时得了2型糖尿病,她特别爱喝市售的瓶装豆浆,觉得省事。可你知道吗?那些瓶装豆浆,多数都加了糖,不管是蔗糖、果糖还是麦芽糖,含糖量高得吓人,糖尿病人喝下去等于在“喂血糖飙升”。她后来被我念了几次,才开始喝自制的。
豆浆这东西,本身营养是好,植物蛋白、异黄酮、钾镁元素都不低,对心血管、骨骼、甚至皮肤都不错。但糖尿病人要的是稳定的血糖,不是营养堆砌。像我婆婆那样喝得香的前提,是她知道自己该怎么搭配,怎么控制量。
糖尿病人喝豆浆,第一要注意的是“不加糖”,哪怕是天然糖也得慎重。很多人喜欢加点蜂蜜、红枣、甚至冰糖,这些看起来“健康”的东西,其实都含糖,一加进去,血糖就容易出问题。我家现在做豆浆,一律原味,最多放点熟燕麦提香。
第二是量不能太多,一般200~250毫升就够了,别一喝就是大碗公。我妈原来习惯一杯倒到底,现在我给她换了小杯子,一杯喝完刚刚好,还不会觉得腻。糖尿病人的肠胃对碳水的容忍度本来就低,喝多了豆浆,也会变成隐形的负担。
第三是搭配要合理,豆浆不能当成万能早餐。我经常提醒我爸,喝豆浆的时候要配点蛋白质,比如煮鸡蛋、蒸豆腐,还要搭点粗粮片,这样升糖指数才低。豆浆本身升糖指数不算高,但空腹单独喝,血糖起伏反而更大。
还有一点,很多人没注意到,豆浆不是人人都适合喝的。我有个老同事,肠胃不好,一喝浓豆浆就胀气,整天打嗝。他来找我问,我告诉他,豆浆要煮熟、不过浓,另外可以换成豆腐脑、豆花,这样对胃刺激小。糖尿病人又肠胃差的,更要注意豆浆的浓度和温度。
说到温度,我妈有时候图快,豆浆没煮开就喝,我一闻那生豆腥味就不行。豆浆一定要彻底煮熟,尤其是生黄豆里含有抑制胰蛋白酶的成分,不煮熟会影响消化,还可能引起腹泻。糖尿病人肠胃本来就不稳定,这时候更不能马虎。
我弟媳妇也来问过我,说她爸血糖偏高,但又喜欢喝豆浆,她想做点花样。我告诉她,可以试试加点绿豆、黑豆、甚至紫薯,但要控制比例,不能为了“口感丰富”就什么都往里丢。糖尿病人最怕的就是“混合型营养炸弹”,看着健康,其实升糖猛。
豆浆机虽然方便,但也容易让人“操作过度”。有些人一锅豆浆打个七八种豆子,结果口感不说,营养太杂,反而不利于吸收。我家打豆浆,最多三种原料,黄豆是主角,黑豆、绿豆、燕麦轮流上,既简单又好消化。
我家早上桌子上常有三种杯子,一杯热豆浆、一杯温水、一杯淡茶,谁喝什么都定好的。糖尿病人喝豆浆,其实就是一个细致管理的过程,不是光靠“健康”这两个字就能过关。生活里,真正能稳定血糖的,是每一口都吃得清楚、喝得明白。
每次看我妈喝完豆浆,慢慢吃几片全麦面包,再来一小把核桃,我就觉得安心。她的血糖控制得好,不是靠药,而是靠这些日复一日的饮食细节。大家都说糖尿病难管,其实只要用心,连豆浆这种普通的饮品也能变成帮手。
说到底,糖尿病人喝豆浆,关键就在“量、搭配、做法”这三点上。做好了,豆浆是朋友;做错了,它也可能是“甜蜜陷阱”。我家人吃得清楚、喝得明白,也让我这个营养师妈妈,心里踏实多了。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2. 中国营养学会.食物成分表(第6版).
3. 吴永宁等.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影响及管理策略.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1.
4. 王陇德主编.慢性病防控与营养干预.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5.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GlobalDiabetesReport,2023.
来源:汪医生健康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