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OpenAI联合创始人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计划投资脑机接口公司Merge Labs。
为了避免AI给人类带来生存危机,大佬们正在考虑反制手段。
今日,据外媒报道,OpenAI联合创始人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计划投资脑机接口公司Merge Labs。
据称,奥特曼有意与物理学家、连续创业者Alex Blania联合启动Merge Labs,新公司估值为8.5亿美元,首轮融资达2.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资金将来自OpenAI的风险投资部门。
新公司的命名,灵感可能来自8年前奥特曼的一篇博客《The Merge》,指出人类和机器的融合已经开始,脑机接口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
奥特曼表示,超越人类的AI终将出现,基因增强终将出现,脑机接口终将出现,人类将创造出比自己更聪明的东西。
他认为,如果人类不能和机器成功融合,那么结局只有一个:成为数字智能的“引路人”,然后像被淘汰的物种一样,逐渐从进化的长河中消失。
而除了这个宏大的目标,奥特曼选择投身脑机接口,也离不开他与马斯克的私人恩怨。
奥特曼曾与马斯克共同创立OpenAI,然后最终因为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之后马斯克创办AI公司xAI与OpenAI展开竞争,让两人的关系更加紧张。
如今,奥特曼成立Merge Labs,可以视作他在脑机接口领域对马斯克Neuralink的一次强势反击。
奥特曼的加入,也为脑机接口再添一把火。
今年6月,Neuralink宣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6.5亿美元,公司估值突破百亿美元。
8月,比尔盖茨、贝索斯投资的脑机接口公司Synchron进行了首次公开演示,患者可以完全通过大脑信号使用iPad。
越来越多科技精英的入局,预示着一场深刻技术变革的到来,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脑机接口治愈更多神经系统疾病,并见证突破生理限制的「超级人类」诞生。
奥特曼牵手90后,进军脑机接口
启动Merge Labs,奥特曼心目中的理想合伙人,是他的老朋友、现年31岁的Alex Blania。
Alex Blania拥有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颁发的物理学和工业工程(主修机械工程)双学士学位。
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的导师是所长Florian Marquardt,专注于将人工智能应用于量子系统。
之后,Alex在加州理工学院的量子信息与物质研究所(IQIM)担任研究员,利用深度学习预测量子系统。
2020年1月,Alex Blania在读研期间辍学,与奥特曼联合创立了Tools for Humanity,该公司致力于为AI时代的人类打造数字基础设施,专注于数字身份和区块链领域。
Tools for Humanity其主要精力集中在Worldcoin(世界币)项目上,并推出了两个关键项目:
World App:一个非托管式加密货币钱包,用户可以用它存储、发送和接收加密货币。Orb:一个生物识别设备,通过扫描人的虹膜来验证其独一无二的人类身份,创建一个无法被伪造的数字身份。
而奥特曼有意与Alex Blania再次合作,在脑机接口领域创业,也许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将Worldcoin的数字验证与脑机接口的生物增强相结合,从而更有效地解决AI时代关于身份、隐私和经济可持续性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抵御AI带来的冲击。
马斯克迎劲敌,行业拐点加速到来
奥特曼的新动作,意味着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将面临一场更加激烈的竞争。
2016年,马斯克联合多位神经科学家、工程师共同创立了Neuralink,他自掏腰包1亿美元作为启动资金,最初目标是开发脑机接口来治愈脑部疾病。
Neuralink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脑机接口植入物,其中包含一千多个微电极,这些微电极分布在极其纤细的聚合物线上,必须由专门的机器人缝合到大脑中。
2024年5月,Neuralink发布首例脑机接口患者临床报告:受试者成功用意念操控光标下棋、上网以及直播。
今年4月,第三位植入者发布了一段视频,在脑机接口的帮助下,这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能够剪辑视频、玩马里奥赛车游戏。
目前,Neuralink的临床试验患者人数已经达到七名,其中有五名重度瘫痪患者正在使用该设备,实现用意念控制数字和物理设备。
临床进展的顺利,再加上马斯克的光环,使得Neuralink备受资本市场青睐。
不久前,Neuralink完成了6.5亿美元最新融资,投资者包括木头姐的ARK Invest、红杉资本、Thrive Capital、卡塔尔投资局(QIA)等知名机构,公司估值突破百亿美元。
公司的一份投资者文件显示,到2031年,Neuralink将实现至少10亿美元的年收入,届时每年将为2万人植入脑机接口设备。
不过,Neuralink的领先地位正在缩小,越来越多的脑机接口公司正在加速将这项技术推向市场。
4月,Precision Neuroscience的脑机接口产品The Layer 7 Cortical Interface获得了FDA批准。该公司表示,这是第一家获得全面监管批准的开发下一代无线脑机接口的公司。
6月,Paradromics证明了其脑机接口产品Connexus可以安全地植入人体,记录脑信号,并在不到20分钟内完好无损地取出,公司预计在今年将其推进到临床阶段。
8月,脑机接口公司Synchron进行了首次公开演示,患者可以完全通过大脑信号使用iPad。
这些密集的进展表明,脑机接口技术正在加速从概念推向落地应用,人类与机器深度融合的时代,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
根据Precedence数据,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到26.2亿美元,2025年有望增长至29.4亿美元。
目前脑机接口处于应用普及期,行业有望在十年内实现“多类解决方案走向成熟商用”的目标。
据摩根士丹利预测,仅在美国,脑机接口的总潜在市场(TAM)价值就达到了4000亿美元。
国产脑机接口,蓄势待发
在国内,政策叠加资本双重支持,脑机接口正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今年1月,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需要加强脑机接口等领域的研发。
北京、上海先后出台脑机接口5年行动方案,吹响地方政府鼓励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号角。
3月,湖北省医保局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服务价格,其中,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6552元/次,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966元/次。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领域共发生14起融资事件,总规模超过8亿元,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2月,阶梯医疗近期宣布完成3.5亿元B轮融资,这是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行业公开的最大一笔融资。
相较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我国对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猛。
2024年,宣武医院与清华大学团队共同宣布,全球首例通过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辅助治疗的四肢截瘫病例,在行为能力康复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自主脑控喝水,有望先于马斯克产业化。
2025年,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相关企业合作,成功开展了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
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根据智药局不完全统计,中国有38家脑机接口公司,团队多由高校或科研机构实验室孵化,大多数集中在一线和沿海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是除几个超一线城市外布局脑机接口最积极的城市,也是落地脑机接口最多的地区,目前已经收获多个产业成果。
来源:智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