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华态度有变!朝鲜发话,普京大胆赴美,中方表态耐人寻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4 11:03 1

摘要:而朝鲜的表态、特朗普对华态度的微妙调整、普京的从容赴约,以及中方耐人寻味的回应,让这场会面多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距离美俄元首会晤仅剩 48 小时,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的美军军事基地突然成为焦点 。

这里将是特朗普与普京会面的地点,美媒确认会晤期间会封锁领空,这一变动让外界揣测纷纷。

就比如,俄罗斯网友担忧这会不会是一场 “鸿门宴”。

而朝鲜的表态、特朗普对华态度的微妙调整、普京的从容赴约,以及中方耐人寻味的回应,让这场会面多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对华态度的变化,藏在关税休战期延长的签字时间里。

在休战期最后一天,他才正式签署总统令,将中美关税暂停期再延 90 天。

这份拖延背后,是难以掩饰的纠结,美国对印度因购俄油加征 50% 关税时的果断,与对华 “可能加征” 的犹豫,差异实在太大了。

不过特朗普对中印的这种差异,也比较正常,这是他对现实的认知变清醒了,美国难以承受同时与中国打关税战、与俄罗斯周旋俄乌冲突的双重压力。

毕竟,中美贸易的深度绑定远超美印,一旦关税增加,美国企业的成本飙升、金融市场的动荡可能先于中方 “顶不住”。

特朗普的算盘很清晰:先稳住对华经贸,集中精力处理俄乌问题,这既是为了给美俄会晤铺路,也是为了避免自身陷入多线被动。

而朝鲜对美俄会面的事,也进行了表态,金正恩与普京通话时那句 “朝鲜将始终忠于朝俄条约”,释放出明确信号:俄罗斯后面是有朝鲜支持的。

之前,朝鲜就公开表示 “无条件支持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行动”,如今在美俄会晤前夕重申这一点,无异于在提醒美国:军事基地里的博弈,不止美俄两方。

这种声援的价值,不在于直接的军事介入,而在于战略威慑。

作为有核国家,朝鲜的立场让美国更加多考虑了一份 “出格举动” 的后果。

普京赴美的底气,一部分便来自这种 “背靠背” 的支撑,中国支持,朝鲜支持,当特朗普意识到无法同时应对中俄朝,谈判桌上的筹码天平就偏向俄罗斯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特朗普的对华“重心转移” 也不难理解,他急于推动俄乌停火,甚至提前放出 “会谈将涉及领土交换” 的消息。

这更像是一种试探,既想看看乌克兰与欧洲的反应,也想为会晤中的施压铺垫,而对华关税的 “暂缓”,也是无奈,美国没足够的精力,在两条战线上同时 “开火”。

这次普京赴约,表现的也是比较从容的,他态度的从容,不止源于朝鲜的声援。

特朗普对华态度的调整,无形中为普京减轻了压力,当美国不得不暂缓对华关税战,意味着美国的 “同时应对多线” 能力被削弱,普京在谈判中自然多了几分底气。

更何况,俄方在俄乌前线的动作并未停止,俄罗斯向顿涅茨克地区两大城镇推进的攻势,既是战场施压,也是向特朗普传递 “谈不拢就打下去” 的决心。

从军事基地的会晤地点来看,普京对于这件事也很自信,这也很正常,若美国真有 “鸿门宴” 的盘算,必然会忌惮俄罗斯的核威慑与朝鲜的声援。

但如果只是常规谈判,地点的特殊性,反而能凸显美方的 “重视”。

普京的大胆赴约,本质是对自身战略位置的清醒认知,特朗普需要这场会晤来推动 “停火成果”,美国比俄罗斯更怕谈崩。

而中方的表态挑明了局势的核心,外交部在美俄会晤消息传出 3 天后的三点回应,藏着中国的全局观。

“乐见美俄接触,只要对和平有用的努力都支持”,是对和平努力的肯定,却不偏不倚。

“所有当事方参与” 则暗指乌克兰与欧洲的应有地位,间接回应了美俄可能 “私下交易” 的担忧。

“持久公平” 的期待,更是对 “短期停火却埋下长期隐患” 的警惕,之前中方提醒普京 “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如今看来,正是对这场会晤可能存在的 “短视” 的预判。

泽连斯基的愤怒与欧洲的犹豫,更反衬出中方表态的深意。

泽连斯基怒斥 “美俄无权在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情况下达成共识”,欧洲部分国家在白俄边境军演施压,这些都说明 “大国交易” 难以服众。

中方强调 “所有当事方参与”,既是对国际法与主权原则的坚守,也是对地区长治久安的考虑, 若乌克兰与欧洲不认可,即便美俄达成协议,也只是脆弱的和平。

这场围绕美俄的会晤,已经超过了两个国家本身,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也是全球格局的事。

普京和特朗普的谈判,关乎大国如何在竞争中守住底线,更关乎和平能否真正落地生根。

当安克雷奇的军事基地迎来两位领导人,桌上的谈判筹码或许清晰可见,但各方的表态和希望得到的利益,才是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

参考资料:

普京与金正恩通电话,讨论俄美元首会晤等议题,2025-08-13 07:44·,新重庆-重庆日报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美对华关税措施再暂停90天,2025-08-12 09:15·,观察者网

来源:沈言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