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互联网巨头的"医药柜":从挂号到造药的全产业链当你在微信上抢专家号时,马化腾正在实验室抢新药管线。2025年刚开年,腾讯就上演了"冰与火之歌":游戏部门忙着封杀《黑神话2》外挂,投资部却狂砸50亿横扫医药赛道。
腾讯医疗暗战:50亿买药背后的AI制药阳谋
一、
互联网巨头的"医药柜":从挂号到造药的全产业链
当你在微信上抢专家号时,马化腾正在实验室抢新药管线。2025年刚开年,腾讯就上演了"冰与火之歌":游戏部门忙着封杀《黑神话2》外挂,投资部却狂砸50亿横扫医药赛道。
这魔幻场景如同火锅配冰淇淋——看似违和,实则暗藏商业玄机。十年前7000万美元押注丁香园,就像在棋盘上落下的第一颗子。
随后五年,腾讯用资本编织出覆盖挂号、问诊、保险的医疗网络,微医、水滴互助等20+项目组成"线上三甲医院"。
最狠的是水滴互助,腾讯连续六轮输血,硬生生把网络互助玩成了"医疗版支付宝"。
如今的2.0版本,腾讯要当"药神"。
看看2024年成绩单:全年22起投资中,9起砸向医药赛道,礼邦医药单笔5.5亿,癌症早筛公司Insighta追投2亿。
这手笔让AI同行直呼离谱——某AI应用拿到的50亿融资,竟比5家药企总和还多。
抄底的艺术:7亿买下"抗癌独角兽"
医药寒冬里的捡漏大师,非腾讯莫属。信诺维的案例堪称教科书级操作:这家手握全球领先抗癌管线的苏州独角兽,腾讯领投才花了7个小目标。
对比礼来亚洲当年投信达生物赚4.5倍的战绩,相当于用拼夕夕砍价买爱马仕。
宁丹新药的"冷门突围"更显眼光毒辣。
当全行业扎堆肿瘤药物时,这家"先声系"药企专攻老年痴呆、中风后抑郁等冷门赛道。腾讯2023年11月注资后,其治疗脑卒中的Y-3注射液火速进入Ⅲ期临床,上演"冷灶烧出热饭"的逆袭戏码。
跨国药企疯狂"摘桃子"的当下,腾讯在赌中国智造。美国Stifel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1/3新药授权来自中国,比两年前暴涨3倍。
最魔幻的是,默克王牌抗癌药竟被成立十年的康方生物反杀,这剧情堪比《西虹市首富》——昨天还是"土鳖",今天就成"救世主"。
AI制药:从"十年磨一剑"到"三年下饺子"
黄仁勋的预言正在变成现实。英伟达老黄放话:"AI+医药是下一个万亿赛道"绝非空谈。
BCG数据显示,AI设计的药物分子Ⅰ期临床成功率飙到90%,直接把新药研发从"赌命游戏"变成"科学开挂"。
腾讯的"云深智药"平台,正在改写行业规则。
这个2018年就开始布局的AI制药系统,能预测蛋白质结构、筛选化合物,把原本需要5年的临床前研究压缩到18个月。
2023年发布的tFold算法框架,更是在冷冻电镜技术领域撕开突破口。药企们的"AI军备竞赛"已白热化。
复星医药接入DeepSeek打造决策系统,恒瑞医药要求全员提交AI应用计划。连传统药企都明白:不用AI搞研发,就像用算盘对抗量子计算机。
腾讯此时下注,恰似1949年加入解放军——押对了时代浪潮。
医疗帝国的终极拼图:算法能否决定生死?
从微信挂号到AI制药,腾讯要包圆整个医疗链条。投资丁香园控制医生端,买水滴互助垄断患者端,AI制药渗透研发端。
这套组合拳下来,未来去医院可能得先刷腾讯健康码。其医疗投资账面金额已达7779亿,相当于把半个辉瑞装进微信里。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治病该不该让算法说了算?当腾讯手握13个行业100+AI医疗场景时,我们该欢呼还是警惕?
Insighta的癌症早筛技术结合腾讯AI后,虽将检测成本砍到1/10,却也引发"数据隐私黑洞"的担忧。
更深层的悖论在于:资本逐利与生命至上的碰撞。
礼邦医药的肾病新药即将商业化,其定价策略牵动200万尿毒症患者神经。当救命药变成财务报表上的数字,腾讯如何平衡商业与社会责任?这考验着互联网巨头的智慧。
来源:乘风破浪的漂流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