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视频娱乐市场消费升级的浪潮下,3D技术正成为撬动千亿级商业增量的一大支点。近期,国脉文化发布自主研发的“云生3D视觉大模型”。这是全球运营商领域首个实现云端实时2D转3D服务能力的垂直视频大模型,能够快速将海量2D内容转化为3D内容。
在视频娱乐市场消费升级的浪潮下,3D技术正成为撬动千亿级商业增量的一大支点。近期,国脉文化发布自主研发的“云生3D视觉大模型”。这是全球运营商领域首个实现云端实时2D转3D服务能力的垂直视频大模型,能够快速将海量2D内容转化为3D内容。
“云生3D视觉大模型”的出现,有望打破行业壁垒。IPTV用户无需购买昂贵的3D电视,仅需一副3D眼镜与机顶盒配对,即可实现家庭电视秒享影院级沉浸式3D视听。
中国电信一级专家(技术类)、国脉文化AI视觉首席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路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IPTV市场展现出需求疲软的特征,观众对2D视频的新鲜感趋弱。借助“云生3D视觉大模型”的2D转3D技术,可重新激发观众的视频消费兴趣。大模型及平台建成后,视频内容生产力也有了质的提升,多维度、多类型内容得以跨越能力边界,更多的优质作品将涌现在IPTV市场。
构建3D内容“生产-转化-分发”闭环生态
尽管受到外部冲击,IPTV市场仍然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据全球市研机构FortuneBusinessInsights测算,全球IPTV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798.6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2763.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6.8%。
在国内,随着千兆网络与5G、AI技术的融合渗透,用户对沉浸式体验的付费意愿也持续攀升。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末,我国IPTV总用户数达4.07亿户,每天观看的用户比例达到48.58%。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2025年确定为“超高清发展年”,全力推动超高清技术规模化落地。
将3D视频技术方案应用于IPTV,不仅能显著提升用户观看体验,还能有效盘活存量资源、大幅降低内容制作成本、提高运营商ARPU值,并有力促进超高清、VR、5G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不过,长期以来受限于高昂的制作成本、复杂的终端适配以及匮乏的内容资源等核心难题,3D视频技术方案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此背景下,国脉文化自主研发“云生3D视觉大模型”有望为IPTV商业版图拓展带来新引擎。据介绍,该款产品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3D转码效率提升20倍、资源消耗锐减90%、生成的3D视频效果还原度高达90%以上,无限逼近原生品质。IPTV用户仅需一副3D眼镜即可实现家庭电视秒享影院级沉浸式3D视听。
在近日举办的3D视频方案在IPTV产业的创新应用技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上,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云生3D视觉大模型”,能够快速的将海量2D内容转化为3D内容,构建起“生产-转化-分发”的闭环生态,有效解决了3D视频内容短缺问题,极大激活了内容生态的商业价值。该大模型有望将IPTV从“收视工具”升级为智慧家庭的交互中枢,提升用户活跃及粘性的同时,通过功能服务开辟新营收赛道,形成“技术-用户-收入”的正向循环。
路文对记者表示,围绕3D视频与IPTV的深度融合,上下游各环节都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IPTV终端集成AI芯片亟需进一步攻克;行业需要培养更多从业者创作3D内容;平台要携手设备厂商降低眼镜、头盔等显示终端成本;等等。
国脉文化走在3D转型赛道前列
研讨会期间,多名业内专家表示,“云生3D视觉大模型”既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商业生态的重构。云生3D视觉大模型依托中国电信的用户基础与渠道优势,有望在短期内实现规模化落地,其商业价值不仅体现在单用户ARPU值的提升,更在于为整个IPTV产业链树立了技术标准与盈利范式。
路文表示,国脉文化作为中国电信旗下数字内容专业公司,在IPTV迈向3D转型赛道具备独特优势。一方面,依托中国电信IPTV入口,坐拥海量用户,涵盖居家老年人、儿童及未来年轻群体。
“未来,国脉文化需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在3D场景中找准切入口。同时,培育年轻人3D观看习惯,使其超越2D短视频,最终让3D成为日常并超越2D的内容形态。”路文说。
国脉文化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国脉文化将加大研发,巩固技术优势,与美好家生态联盟一同联合各省分公司打造闭环,助力中国电信智慧家庭生态建设,并持续构建3D视频产业生态,实现多终端场景全覆盖(IPTV、AI中屏、云手机等),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3D视频服务,让3D视频技术真正成为家庭娱乐的新标配。
中国电信美好家生态联盟3D视频专项工作小组近期成立,为IPTV产业的立体化转型注入协同动能,标志着中国电信的“客厅视觉革命”正式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基于技术突破,下一步,中国电信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在终端侧,通过底层技术重构和硬件迭代支撑3D视频规模化应用;在内容侧,采取"存量转化+原创孵化"双轨并行策略,转化原有2D内容为3D、引导原创3D内容制作,推动市场发展。在丰富用户选择的同时,为产业链创造多元收益增长点,推动3D内容市场从“技术驱动”向“价值驱动”跨越。
来源:大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