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意外!举报校服造假被报复就算了,怎么父亲还被判个寻衅滋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4 03:27 2

摘要:甘肃庆阳宁县盘克镇,邓建国摸着儿子的校服,心里犯了嘀咕——标签上写的是“100%聚酯纤维”,可手感显然不是那么回事。随后他送检发现,校服的面料成分与标签不符,夏装的棉含量更是低于国家标准。这事按理说是质监部门、学校与厂家要给个说法的,可他向学校反映无果,于是在

校服标签造假,我不意外;

厂商打击报复,也不意外;

最让我意外的是,捅破窗户纸的父亲反被钉上了“寻衅滋事”的耻辱柱!

甘肃庆阳宁县盘克镇,邓建国摸着儿子的校服,心里犯了嘀咕——标签上写的是“100%聚酯纤维”,可手感显然不是那么回事。随后他送检发现,校服的面料成分与标签不符,夏装的棉含量更是低于国家标准。这事按理说是质监部门、学校与厂家要给个说法的,可他向学校反映无果,于是在抖音发了两条视频,把检测结果晒了出来。

没想到,这两条视频很快累计了两百多万播放量,事情一下子被推上了热搜。

然而,剧情并没有朝着公众以为的“问题曝光、厂家整改”方向走。

视频发布不久,生产校服的厂商反手向当地公安报案,指控邓建国“寻衅滋事”。警方的动作比处理产品质量问题要快得多——很快,邓被行政拘留七天。这不是网络段子,而是庆阳市公安机关的正式处罚决定。

七天的铁窗代价远不止失去自由那么简单。邓建国回家后,等来的不是道歉和补偿,而是生活的全面崩塌。妻子提出离婚,孩子跟着母亲走;原本的工作因为拘留记录被单位解除;情绪在巨大的打击下急转直下,被医院确诊为抑郁症。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一个父亲想为孩子问清一套校服的成分。

邓建国随后提起行政诉讼。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二审判决中认定,警方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存在问题,程序违法,裁定给予国家赔偿——按每日工资462.44元计算,7天共计3237.08元。这笔钱是法律对错误处罚的补偿,但对一个已经失去家庭和工作的普通人来说,它无法挽回破碎的生活。至于校服厂商?法院判决书里没提任何惩戒,公开报道中只有“整改”的字眼,至今未见有道歉声明。

这桩事件最刺痛人的地方,不仅是校服标签的造假,也不仅是厂商的“逆向维权”,而是暴露出一个制度性窘境:普通人揭露问题的成本,往往比造假者更高!

但如果每个“个案”都能用寻衅滋事的帽子压下来,谁还敢去碰那层窗户纸?当举报者付出自由、家庭和健康的代价,问题产品还能安然无恙地继续存在时,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公共治理的失分。

一个国家的法律,不仅要惩罚作恶者,更要保护说真话的人。否则,再多的质量标准、监督机制,也不过是橱窗里的摆设。邓建国的遭遇,提醒我们:制度的公正性,不在于惩罚了多少人,而在于它是否能让捅破窗户纸的人免于被钉上耻辱柱。

---

来源:娱七娱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