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滇鲁情深 ‘翼’同前行”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耕耘之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13 19:55 4

摘要:自7月21日宁蒗县小凉山学校支教活动启动以来,这支由3名教师和16名优秀学子组成的山东女子学院“滇鲁情深‘翼’同前行”暑期社会实践团,为了让各项教学任务圆满完成,背后付出了诸多努力。他们怀揣着教育理想,用心打磨每一堂课,以专业和热忱投入到教学中。

青春三下乡 | 宣教知行录系列——记录“滇鲁情深 ‘翼’同前行”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耕耘之路(2)

自7月21日宁蒗县小凉山学校支教活动启动以来,这支由3名教师和16名优秀学子组成的山东女子学院“滇鲁情深‘翼’同前行”暑期社会实践团,为了让各项教学任务圆满完成,背后付出了诸多努力。他们怀揣着教育理想,用心打磨每一堂课,以专业和热忱投入到教学中。

备课亮点:灯光下教育坚守

“这份教案已经是第六稿了,但总觉得还能更好”“看到孩子们课堂上闪亮的眼神,所有的熬夜都值得”,任课老师赵静文和史泽遥相互鼓励,电脑屏幕的微光映照着他们专注的面庞。从《小小阿诗玛》剧本调整为《哪吒闹海》双语剧本,背后藏着团队的用心。哪吒是中国神话与流行文化里,极具魅力、人尽皆知的经典形象,还有女院专业团队参与创作。更重要的是,实践团盼着把这承载中国文化的IP,传递给大山里的孩子,让文化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扎根。为了给孩子们呈现最完美的儿童剧课堂,老师们连续三个夜晚打磨剧本、雕琢台词。虽然双语教学加大了剧本难度,但当哪吒的故事与英语学习结合,既点燃孩子们学英语的热情,又让课堂趣味与知识并存。

自然科学的老师在备课写教案大纲时另辟蹊径,利用在地化资源,结合宁蒗当地特色、自然元素和孩子喜好,将课程重心放在了“自然”这个模块,体现亲自然课程的体验。为强调科学元素,新增了无人机科普课,让孩子们接触到科技的魅力。自然科学的任课老师范雨欣和赵梓晴说:“希望孩子们以课堂为窗口,走出大山,去见见外面的世界。”

心理团辅任课老师刘峻萌说:“因为年级不同,教一班的内容不能教三班,二班的同学又比较内向,课程设计要相对安静但也要调动孩子热情”,另一个任课老师周昱彤补充道:“还要考虑他们的安全问题,不能涉及危险行为。”她们在课程设计时,将专业心理学知识融入趣味游戏,依据当地孩子的心理特点,综合性格、喜好、互动性等多方面因素,在游戏中体现孩子们的情绪和内心需要。

图为自然科学、儿童剧、心理团辅老师集合。姜李吉 李加爽 供图

活力课堂:欢笑中增长知识

为了提升孩子们的综合能力,艺术素养课涉及了朗诵、合唱、舞蹈等内容。任课老师展新蕊带着孩子们唱《玉盘》《明天会更好》这两首歌,她说选择这两首歌是想致敬航天精神、传递出在困境中不惧怕不退缩并保持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她还指导孩子们学会听伴奏,学会听唱不准的音,学会自己打拍子。课程中段,任课老师王姝发现3班有对京剧感兴趣的孩子,就决定调整课程内容,让孩子们接触戏曲内容,感受流行和戏曲结合的美,于是新增《黄梅戏》等教学内容。她们说“虽然很累,但是看孩子们自己唱跳,不论是动作还是音准都很标准的时候,感觉都值了。”艺术素养课程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技能,还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美工课上,老师们准备了丰富的教学材料,风筝、团扇、纸盘、橡皮泥……给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美工老师王静涵和侯俊瑞说:“我们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兴趣和自信心。”老师们会给孩子准备模仿样本,同时鼓励孩子原创。面对动手能力不同的孩子,有的给予细致指导,有的放手让其发挥,因材施教。当宁蒗少年亲手制作的“潍坊风筝”在蓝天翱翔时,滇鲁文化碰撞的火花让实践团体会到的是一份文化传播、文化认同的喜悦。

“孩子们比较喜欢难一点的足球动作”足球任课老师董文倩说,“他们有基础,喜欢踢比赛。”宁蒗素有“火把节”足球杯的传统,很多孩子对足球感兴趣,因此课程开展很顺利。为了巩固之前学的内容,在课程中段,组织了一场足球赛,既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又将女院“敢打敢拼”的女足精神带入小凉山,与当地传统结合,促进了文化融合。有的孩子说:“足球课太好玩了,我还要参加下一次的夏令营!”

图为美工、艺术素养、足球老师集合。姜李吉 李加爽 供图

一场关于爱与成长的美丽故事在彩云之南书写,而故事的主角们——那些眼里闪着光的孩子们,在老师们的引领下,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支支教团队用热情编织着教育的梦想,从深夜备课的执着到课堂上的激情洋溢,他们以专业素养浇灌知识之花,凭教育热忱点燃希望之火,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力量。

来源:童翼碎碎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