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案还要继续打!由率土之滨打响的“世纪官司”,玩家坚定支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3 22:12 2

摘要:根据最新消息显示,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并未对案件做出裁决:目前无法定性,案件需要再审。这一程序性裁定本是司法审理中的常见操作,意在让案件回到更严谨的审查轨道。

最近几年,游戏圈热度最高的“抄袭”大瓜——《率土之滨》诉《三国志·战略版》侵权案,已经进入了二审的关键阶段。

根据最新消息显示,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并未对案件做出裁决:目前无法定性,案件需要再审。这一程序性裁定本是司法审理中的常见操作,意在让案件回到更严谨的审查轨道。

然而,不少媒体和舆论却迅速将其解读为“率土维权失败”,一时间各种洗白论调四起,仿佛侵权与否已有定论。

但事实……真就如此吗?

正如前文所言,再审,不等于推翻侵权指控,更不等于宣告清白。

它只是说明,法院认为此前的审理过程存在认定不清或比对逻辑问题,需要重新走一遍一审的流程。旨在以更审慎的态度、更充分的论证,重新梳理证据与法律适用,力求在程序和实体上都做到公正无偏。

唯有如此,才能让这场持续多年的争议,在更加扎实的基础上得出经得起检验的结论,也让原被告双方都能够心服口服。

在这期间,作为当事人的《率土之滨》官方并未大肆宣传,而是低调发布了一则感谢信,并向玩家赠送2000虎符作为心意回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陪伴,并坚定地表示“原创不止,捍卫不休”。

反观《三国志·战略版》方面的反应,就显得有些过于急切了。

官方在裁定公布后迅速发声,直接将“发回重审”等同于“未侵权”,宣称自己并未侵犯《率土之滨》的著作权。这种做法,实际上跳过了司法审理的完整流程,在最终判决尚未出炉之前,就单方面定性结果。

正因如此,不少玩家和公众被这种表述带偏,以为《率土之滨》败诉了。当然,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不是法律程序上的波折,而是这场官司背后所牵动的原创价值之争。

《率土之滨》自2015年上线以来,十年如一日地深耕SLG领域,从大地图万人沙盘、赛季制群雄争霸,到实时天气、特殊地形、水战系统等创新,一步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策略生态,也带火了SLG手游这个赛道。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模仿出来的,而是长期投入研发、不断试错打磨的成果。

而在2019年公测的《三国志·战略版》,与其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拓市场,不如说是一次精准的“复刻怀旧”。

从六边形地图的布局、资源点的分布、武将属性维度,到战法养成、卡池售卖,再到同盟攻城、抢关卡、打洛阳的赛季推进节奏,都高度趋同。

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三国志·战略版》在2020年发布的SLG 3.0升级的预告片,无论是画面基调、光影氛围、镜头推进节奏,还是场景构图、武将出场方式,甚至摄像机的运动轨迹和角度选择,都与《率土之滨》过往的宣传风格高度雷同。

这种程度的“相似”,已经达到了肉眼可见的程度,不禁让人发问:创新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当一款新游在短时间内,能够将地图布局、游戏机制、推进节奏乃至视觉风格全面“对齐”成熟产品,并辅以低价促销策略,它对市场的冲击不仅仅是短期的用户吸引,更是在挑战整个行业的原创精神和公平竞争原则。

也是为何从2020年起,SLG圈子就冒出了一批玩法趋同的三国“换皮”手游,都差点把这个题材的口碑给砸了。

让人感慨的是,在长期被众多同行视为“素材库”、玩法屡遭模仿的背景下,《率土之滨》除了发出律师函、启动法律维权程序外,依旧在持续拓展SLG玩法边界,用创新回应“借鉴”。

今年上半年推出的“青春服”便是有力一击。主打零氪金、快节奏、重策略,精准击中了当下玩家对公平、高效、纯粹策略体验的渴求。结果也相当硬气,服务器刚一开启便迅速爆满,不到一小时官方接连加开10个服务器,依然被热情涌入的玩家挤得满满当当。

近期上线的“率土狼人杀”玩法,更是将社交推理与SLG策略深度融合,白天行军占地,晚上开启悬疑推理,既保留了核心策略感,又增添了新鲜互动体验,上线即获玩家好评。官方也频繁通过直播、问卷、社群互动等方式收集反馈,快速迭代版本。

所以,别被“发回重审”这四个字带偏了,这场官司的最终判决或许还需要时间,但市场早已用下载量、活跃度和玩家口碑投出了真实的一票。

无论法庭如何裁定,十年如一日坚持原创的《率土之滨》,在玩家心中的位置,早已不可动摇。

来源:酷玩大电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