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纬:沪上影坛三兄弟之一,被誉为银幕千面人,妻子也是知名演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3 21:02 1

摘要:如今提起“沪上影坛三兄弟”的话,可能很多外地人已经不认识,但对于稍微上了一定年纪的中老年人来说,肯定都无比熟悉。

如今提起“沪上影坛三兄弟”的话,可能很多外地人已经不认识,但对于稍微上了一定年纪的中老年人来说,肯定都无比熟悉。

在上个世纪,李纬、李农、李志舆三兄弟共同在演艺圈发展,且都发展得非常不错,他们被观众并称为“沪上影坛三兄弟”。

而今天要来和大家说的李纬,是这三兄弟中的老大,同时也是三兄弟中事业发展得最好的一位。

被誉为银幕千面人的他,在数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参演了包括《中华儿女》、《长空万里》、《小城之春》、《51号兵站》、《阿Q正传》等众多经典作品,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好角色......

一、

李纬原名李志远,1919年出生,是河北石家庄人,由于他和两个弟弟李农、李志舆名声在外,很多人以为他们只有三兄弟,其实不然。

李纬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一共有8孩子,他在家里排行老二,只不过因为他和李农、李志舆两个弟弟活跃于演艺圈,外界更多人只知道他们三兄弟而已。

李纬在一个普通家庭中成长,他的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

由于家里孩子众多,而他的父母又不是商贾富商,因此李纬小时候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

甚至因为家里人口众多,小时候,他们一家人经常要为温饱问题忧愁,好在他们一家人还是熬了过来。

虽然成长于普通家庭,家里并没有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但李纬和两个弟弟却颇有艺术细胞。

在李纬很小的时候,他就对艺术充满了兴趣,不过,他最初喜欢的并不是表演艺术,而是传统艺术京剧。

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迷上了京剧,每次看到那些京剧演员在台上表演,他都看得津津有味,渐渐的,他心里萌生了成为一名京剧演员的念头。

对于李纬想要成为一名京剧演员的念头,他的父母自然不会答应,且不说他们家那时候连温饱问题都有忧愁,况且走艺术这条路并不是所有人都走得通的,他的父母只希望他可以安稳的过完这一辈子。

尽管父母反对,可李纬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心中的艺术梦想,恰恰相反,父母越反对,他越要证明给父母看。

二、

1936年,在李纬16岁的时候,重庆一所艺术学校的京剧班招新,面向全国招生。

当李纬得知这个消息后,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不让自己留下遗憾,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偷偷一人南下去了重庆。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因为路上耽搁了时间,等他到达重庆时,京剧班已经结束了招生工作,他因此错过了进入京剧班学习的机会,好在天无绝之路。

李纬前往重庆的路途上,他偶然认识了演艺圈中的导演孙瑜,孙瑜是当时一位名气颇高的导演,在业内发展得非常好。

两人认识后,孙瑜觉得他的外形条件非常好,觉得他更适合当演员,便劝说他进入演艺圈发展。

那时候,李纬心里只想着考进京剧班,并没有把孙瑜的话放在心上,直到错过京剧班的招生后,他才想起了当时孙瑜的劝说。

李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离开重庆去了上海,打算投奔孙瑜,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当演员。

1937年,李纬带着好奇的心态来到了大都市上海,当看到上海的繁华后,他当即决定,一定要在上海闯出名堂。

幸运的是,当初和他偶遇的孙瑜并没有欺骗他,看到他来上海投靠自己,孙瑜很快就将他引荐给了圈内的其他导演。

由于他的外形条件实在太过出众,那些导演看到他之后,也都纷纷觉得他适合当演员,当即向他递来了橄榄枝。

就这样,原本梦想着要成为一名京剧演员的李纬,阴差阳错下,踏上了演艺之路。

三、

1937年,年仅18岁的李纬,参演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名叫《中华儿女》。

该片由沈西苓执导,赵丹康健等人主演,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东北联军和当地的民众英勇和敌人抗争的故事。

在这部影片中,李纬饰演的只是一个配角,戏份少得可怜,但这部作品却让他推开了演艺圈的大门。

虽然李纬成功踏入了演艺圈,但由于那时候的他并没有太多表演经验,演技还比较青涩,他并没有太多拍戏的机会。

更多时候他都是活跃在线下,活跃在话剧和舞台剧的舞台上,先后参演了不少话剧作品。

在这期间,他又参演了一部影片,名叫《万里长空》,可惜扮演的依旧是配角,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关注。

在上海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因为时局的原因,李纬被迫离开上海,再次前往重庆。

去到重庆后,他拍戏的机会更加少了,只能偶尔登上话剧舞台过过戏瘾。

直到1945年,再次回到上海后,他才重新拥有了拍摄电影的机会,继续活跃在大众面前。

而相比之前刚进入电影行业的时候,经过多年在话剧舞台上的磨练,此时的李纬,演技已经可圈可点。

四、

1945年,回到上海没多久,李纬参演了由费穆执导的电影《小城之春》,这是唯一一部所有镜头全程在松江拍摄的影片。

在这部影片中,李纬不再是小配角,而是饰演了片中的男二号“章志忱”,一位外形儒雅秀气、内心细腻的医生。

在拍摄《小城之春》这部作品的时候,李纬将“章志忱”一角刻画得非常好,俊朗的长相和儒雅的气质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该片热映后,受到了大批观众的喜爱,甚至还被香港电影评论界推选为“有史以来中国最佳电影”。

在《小城之春》这部作品的帮助下,李纬开始受到观众的关注,在业内也得到了认可,他的演艺事业开始好转起来。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陆续参演了《小城之春》、《平步青云》、《我这一辈子》、《生命交响曲》等影片,反响都非常好。

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李纬在感情上也有了收获,他遇到了后来的妻子张莺。

五、

1950年,李纬在拍摄《生命交响曲》这部影片的时候,遇到了女演员张莺。

张莺比他小7岁,是北京人,曾在“四一剧社”发展,参演过《家》等话剧,早年还曾当过播音员。

1948年,张莺进入了“西北电影公司”,成为了一名电影演员,很快便凭借《人兽之间》、《妇女春秋》、《再生凤凰》等作品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

在拍摄《生命交响曲》这部电影的时候,李纬和张莺相遇,相见恨晚的两人一拍即合,很快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挚友。

1951年,两人在拍摄《只不过是爱情》这部作品的时候再次相遇,这一次,两人突破了友谊的关系,因戏生情走到了一起。

收获爱情后,李纬继续活跃在演艺圈,陆续又参演了《姐姐妹妹站起来》、《彩凤双飞》、《只不过是爱情》、等作品。

1953年,李纬和张莺一起进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夫妻俩拥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1955年,在上影厂站稳脚跟后,他们夫妻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收获了属于他们的幸福和小家庭。

而在进入上影厂后,李纬继续频繁活跃在演艺圈,依靠着不错的演技,他参演了很多经典作品,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好角色。

从《南岛风云》中的“林东”到《51号兵站》中的“马浮根”,再到《舞台姐妹》中的“唐经理”,《小白旗的风波》中的“李良玉”等等,这些作品和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这期间,因为受到李纬的影响,他的两个弟弟李农和李志舆也先后进入了演艺圈,各自都发展得还不错,参演了不少影片。

在他们三兄弟事业发展得最好的时候,深受观众喜爱的他们,一度并称为“沪上影坛三兄弟”。

当然,李纬的事业也并非走得顺风顺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事业也遭遇了低谷,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他的事业才恢复了正常发展。

六、

1975年,时隔近十年,淡出银幕的李纬,重新回到了大众的事业,这一年,他给观众带来了《热浪》这部影片。

回归演艺圈后,他继续活跃在大众的面前,接连参演了《大刀记》、《从奴隶到将军》、《蓝色档案》、《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阿Q正传》等影片。

1983年,李纬和知名女演员陶玉玲合作,两人一起拍摄了《没有航班的河流》这部影片。

在这部影片中,李纬扮演的是见义勇为、心地善良的放排人“盘老五”一角,因为把角色塑造得非常好,他还凭借这部影片入围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在这之后,他又陆续拍摄了《菊豆》、《当代小侠》、《神禾塬》等作品,直到1997年,在拍完《风雪夜归人》这部电视剧后,他才停下事业的脚步,淡出了演艺圈。

年轻时身体健康、体型健硕的李纬,晚年遭遇了病魔缠身,因为突发脑溢血,他更是不幸瘫痪,只能靠轮椅出行,而这也正是他突然淡出演艺圈的主要原因。

好在,李纬瘫痪后,和他相伴了大半辈子的妻子张莺一直陪在他的身边,悉心照顾他,成为了他最坚强的后盾。

退隐后的数年时间里,李纬一直和他的妻子张莺过着低调的生活,很少出现在大众的面前。

为了照顾他,他的妻子张莺也淡出了演艺圈,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和他相伴。

2005年8月21日十点,被病魔纠缠多年的李纬,因病遗憾离开了人世,享年86岁。

他离世时非常低调,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以至于到现在很多人都误以为这位老艺术家只是隐退而已。

时光稍瞬即逝,转眼间,距离李纬离世已经过去20年,时至今日,很多人依旧记得这位老艺术家,记得他在那些影片中留下的精彩表演。

虽然他离开了,可他参演的那些作品,他塑造的那些角色,依旧能被大家记住,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作为一名演员,他也算是无憾了。

友情提示:创作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文章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虞先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