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大检察典型宣传力度,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为引导激励全市广大检察干警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展现担当,充分展现全市检察机关检察队伍的良好风貌,宣城检察新媒体“宣检之星”专栏,将陆续展播全市检察干警的奋斗故事,深度聚焦他们的“亮色”“底色”
加大检察典型宣传力度,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为引导激励全市广大检察干警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展现担当,充分展现全市检察机关检察队伍的良好风貌,宣城检察新媒体“宣检之星”专栏,将陆续展播全市检察干警的奋斗故事,深度聚焦他们的“亮色”“底色”!
1995年9月出生的曹静,是宣城市宣州区检察院一名检察官助理。2017年,这位怀揣法治梦想的年轻人踏入检察系统,2020年起正式协助办理刑事案件。作为一名“90后”刑检人,她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深耕办案一线,将青春热血融入司法实践,先后获评全市优秀公诉人、宣州区优秀共产党员、宣州区检律论辩赛最佳论辩奖等多项荣誉。
精研业务 “螺丝钉”也有大能量
刚进入刑检部门时,曹静就深知这份工作的分量——每一起案件都关乎公平正义,每一份证据都连着当事人的命运。为了快速适应快节奏的办案强度,她给自己定下“学无止境”的准则,像海绵吸水般钻研业务知识,在厚厚的案卷中开启了“打怪升级”的成长之路。
她协办的第一起涉众型案件—雷某等35人涉嫌开设赌场案。该案涉案人员多、言辞证据堆积如山,社会影响更是牵动着不少人的心。面对这块“硬骨头”,曹静没有退缩,而是一头扎进案卷堆里,逐页翻阅、逐条梳理。为了让案件线索一目了然,她对证据分类整理,制作出长达23页的案件证据清单,确保了涉案人员分层处理、犯罪精准指控的顺利推进。最终,该案经一审、二审,法院全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定性处理及量刑建议。
有了这次“硬仗”的历练,曹静的办案能力逐步得到提升。此后,她陆续协办了耿某某等12人涉嫌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徐某某等4人涉嫌合同诈骗罪,以及以贩卖新型毒品为犯罪手段的桂某等11人涉嫌贩卖毒品罪等案件。面对每一起案件,她都保持着同样的专注与严谨,无论是梳理证据链条,还是研究法律适用,都力求做到客观精准。这些案件的成功办理,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这位年轻人的“大能量”。
能动履职 “小案件”同样下功夫
在基层检察院,因邻里纠纷、婚姻矛盾引发的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等“小案件”并不少见。这些案件看似法律关系简单,却藏着最真实的民生痛点,当事人双方的矛盾往往尖锐到一触即发。“案件再小,对当事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我们不仅要办好案件,更要解开他们的心结。”这是曹静常挂在嘴边的话。
曾协办的一起因农村宅基地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件,让曹静印象深刻。办案初期,她通过听取被害人意见、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侦查人员,了解到这起案件背后藏着多年的积怨——双方曾多次因土地权属问题爆发冲突,这次的故意伤害只是引发矛盾的“导火索”。更棘手的是,案件发生后,犯罪嫌疑人的堂兄为了报复,故意损毁了被害人家的院墙,虽然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却让被害人的怒气更盛。
面对僵局,曹静没有简单地就案办案,而是决定从化解矛盾入手。审查起诉期间,她主动担起“调解员”的角色,先后组织双方开展了三次当面调解,多次电话听取意见,进行充分的释法说理。同时,从双方的配偶、子女等亲属入手,与派出所、村委会保持积极沟通联络,就赔偿款项、土地权属开展多方矛盾化解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4年农历新年来临之际,双方就人身损害、外墙损坏民事赔偿数额达成一致,土地权属测定划界工作另行开展。当赔偿款一次性给付到位,双方握手言和的那一刻,曹静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这便是司法的温度、检察的温度。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学用相长
除了聚焦办案主责主业,曹静还积极投身法治宣传、理论调研等工作,努力让法律知识走出检察院,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校园里,她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法治老师”。她联合宣州区“扫黄打非”办公室开展“护苗绿书签”行动,走进古泉中心初中、水阳镇高级中学等学校,用生动的案例讲解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的危害,教同学们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社会普法中,她是活跃的“宣传员”。她积极配合本院宣传部门,围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校园欺凌等群众关心的话题开展宣传活动。其中,她参与录制的反邪教专题普法视频,因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新颖活泼,被中国反邪教网采用,让更多人了解到邪教的危害。她撰写的综合类信息《以法之名,维护“她”权益》在《安徽法治报》刊登。
在理论研究中,她是勤于思考的“研究者”。曹静善于从办案实践中提炼问题,把遇到的疑点、难点转化为研究课题。她撰写的论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重构——以国内各地区的实践性样本的分析为面向》在第十五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中获评三等奖,撰写的《共犯追诉时效终止与延长法律问题分析》《浅析“捕诉合一”制度下未成年人审前羁押权益保障》等调研文章,先后在《安徽检察》《政法论坛》等法学期刊杂志发表, 实现了“办案—思考—研究—提升”的良性循环。
“或许我燃这一生追光逐焰,日复一日只为延星火点点”。人民检察概念曲《我的答案》中的这句歌词,正是曹静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在刑事检察这条漫漫长路上,她见过阴雨绵绵的艰难,也遇过清风徐来的坦途,经历过云迷雾锁的困惑,也收获过柳暗花明的喜悦。但无论遇到什么,这位“90后”刑检人始终坚守为民初心和公正使命,用青春的力量追逐法治之光,在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的过程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审 核丨谢 斌 陈 剑
文 图丨宣州区院提供
编 辑丨郭佳妮
来源:宣城检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