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体记者们走进青凤科创城拓普汽车底盘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先后参观了底盘车间和内饰车间。该公司主要致力于研发、生产轻量化底盘系统模块产品和内饰隔音件系统模块产品,为赛力斯汽车及西南地区车企提供配套本地化支持,培育汽车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制造业如何“绿”动发展?重庆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8月12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启动。当天下午,媒体记者一行来到沙坪坝区青凤科创城,触摸重庆高端制造业的绿色发展“脉动”。
这是一次很好的沉浸式体验
媒体记者们走进青凤科创城拓普汽车底盘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先后参观了底盘车间和内饰车间。该公司主要致力于研发、生产轻量化底盘系统模块产品和内饰隔音件系统模块产品,为赛力斯汽车及西南地区车企提供配套本地化支持,培育汽车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媒体记者们在车间采访。
“工厂的智能化程度很高,质量可以实现全流程监管。”该公司负责人骄傲地说,他们的产品精度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已经达到国际标准,他们的客户包括特斯拉、通用集团、小康等20多家国内外主流整车制造商及全球知名零部件经销商和系统集成供应商。
提及绿色低碳,该负责人指了指工厂的顶棚说:“工厂已建设5.5万平方米约5.9MW光伏发电设备,年发电量约500万度,比起以前可节省一半的用电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发展的‘绿色’变为了企业的‘金色’。”
参观采访结束后,他们对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频频点赞。“我自己就是新能源车主,也是头一回到车间看到零部件的生产过程”光明日报记者蒋新军说,场面非常壮观,感到非常地有创新的力量和蓬勃的活力。
中新社记者贾楠称,走进这个车间令人赞叹“满满的科技感,满满的现代感,满满的智能制造”了解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出海,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方向,从车间全流程地走过,是一次很好的沉浸式体验。
规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已有63家
汽车产业是重庆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去年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升级实施“渝赛计划 2.0”“渝车出海”等行动计划,纵深推进全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沙坪坝区提出了“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目标,强化整零协同和集成集聚,不断完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青凤科创城的赛力斯智慧工厂。
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规上汽车制造业企业65家,2024年,完成产值529.7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整车完成产值356.1亿元,同比增长169%;零部件产业完成产值169.5亿元,同比增长106%,文灿压铸、博厚机械等多家零部件企业产值增速超过100%。截至目前,沙坪坝区规上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已有63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8家,“小巨人”企业1家;汇集了赛力斯配套企业47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
与此同时,“渝车出海”加速推进。该负责人称,沙坪坝区依托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搭建整车进出口一站式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为汽车出口企业提供集装箱装载技术支持、保税仓储、报关、订舱、国际物流、海外仓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持续推动整车进出口业务开展。
以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为契机,发展汽车零部件保税加工、保税再制造、KD件保税集货组装出口、汽车零部件进口保税分拨等“保税+”业态,推动临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2024年重庆铁路口岸整车出口实现 8.2万辆,整车及KD件出口货值超86亿元。
上游新闻记者 李析力 实习生 魏则霖
来源:上游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