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履职的重要一环。昆明市政协通过强化“三链”协同,用“小信息”助推资政建言“大作为”。2024年,昆明市政协编印184期《社情民意》专刊,获省市领导批示148件(次),在服务党政决策、助力民生改善中彰显了新担当新作为。2025年8月1日,市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履职的重要一环。昆明市政协通过强化“三链”协同,用“小信息”助推资政建言“大作为”。2024年,昆明市政协编印184期《社情民意》专刊,获省市领导批示148件(次),在服务党政决策、助力民生改善中彰显了新担当新作为。2025年8月1日,市政协报送的《机制+效率+实效,让“直通车”跑出“加速度”》在人民政协报新举措新成效板块刊登推广。
夯实责任链,让信息工作“实”起来
市政协高度重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立足界别特色、行业特点,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淬炼履职本领。一是着力建机制。2024年,出台《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闭环运行机制。坚持工作通报制度,列入委员“十个一”履职新机制,纳入对专委会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二是着力抓队伍。发挥党派团体主力军、专委会和委员生力军、界别和特约信息员专业队伍的作用。以会代训、“请进来”专家授课、“走出去”上门培训等方式,提升撰写信息的整体水平。三是着力促落实。采取面商、函询方式,对省市领导的重点批示件跟踪办理推进情况,如“加强小区外墙瓷砖脱落安全隐患治理的建议”,促进市住建局建立了长效机制,加大监管力度,让“纸上建议”变成“落地实事”。
打通工作链,让信息流转“活”起来
市政协创新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方式方法,以“三个聚焦”为主线,深入挖掘信息“富矿”。一是聚焦中心工作“选题”。建立健全信息选题指导机制,聚焦党和政府关心关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社会热点难点焦点和统战政协工作重要情况4方面19个方向,定期形成选题指导目录,引导报送单位和委员精准发力。确保征集到的信息近民生、亲时政、更专业,既紧盯老百姓街头巷尾热议的事,又围绕政策执行和重点工作建言,同时,主动邀请专家学者针对专业问题拿出对症“金点子”。二是聚焦民生热点“破题”。以“小信息”服务“大民生”。在去年的73期民生类信息中,84%得到批示回应。为推动好的建议落地,市政协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协调督查部门督办,还邀请信息反映者参与办理过程。从规范“住改商”扰民管理,到应对农资涨价稳农民收益,一批群众关心的难题通过社情民意推动解决。三是聚焦前瞻问题“解题”。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收集信息220余篇,其中,关于“推动磨憨口岸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的建议”“加快推进全省医疗数据互联互通互认提高群众就医便利性的建议”等被省政协采用,创新编辑《“三个听取”社情民意信息专刊》,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拓展履职链,让信息工作“深”起来
市政协立足广大政协委员和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构建多元网络、简化报送流程,发挥各方作用。一是在“多维协作”上拓广度。在报送主体上,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专委会基础作用、党派团体生力军作用、县(市、区)政协支撑作用和特约信息员骨干作用,将信息反映情况纳入委员履职档案和年度考评。在报送渠道上,在乡镇(街道)、社区设14个直报点,聘请41位特约信息员,织就覆盖广泛的联动网络。二是在“数智赋能”维度上挖深度。推进政协信息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政协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提高信息报送和处理效率。依托“数字政协”平台开通“码上反映”专区,二维码遍布协商现场等场所,实现民情“一键提交”。三是在“双向共振”维度上增温度。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列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和“履职为民”的重要内容,督促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推动社情民意信息从“被动收集”向“主动求解”转变,不断在提得好、报得快、有成效上下功夫,护航社情民意“直通车”加速畅行。
责编:毕群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