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灵武市政协通过宁夏政协数字智能化平台提交《与野性相望不相扰 方见自然之美》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宁夏文化和旅游厅。该厅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并向灵武市政协反馈办理情况。
近日,灵武市政协通过宁夏政协数字智能化平台提交《与野性相望不相扰 方见自然之美》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宁夏文化和旅游厅。该厅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并向灵武市政协反馈办理情况。
“宁夏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丰富,黄河湿地迁徙休憩的各类飞禽,贺兰山、六盘山腾跃捕食的各种走兽,为宁夏增添许多的野性美。游客出于喜爱之情,对动物进行投喂的行为多有发生,但这一行为却带来诸多问题。”灵武市政协工作人员马援介绍这篇社情民意信息提出的缘由,一方面,投喂难以满足野生动物全面的营养需求,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能力和免疫力;另一方面,游客的随意投喂可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贺兰山岩羊。(资料图)
社情民意信息建议,强化科普教育与宣传引导,在保护区入口、观景台等区域设置“语音感应警示桩”,当游客靠近时会自动播放不要随意投喂的语音提示;开发AR互动装置,游客扫码可见虚拟生态学家讲解投喂危害。建立生态信用机制,并接入全国旅游征信系统,违规投喂者将影响景区预约权限。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野生动物互动管理条例》,禁止在野生动物3米范围内进行非接触互动。构建“教育—劝阻—管控—惩戒—修复”的全链条治理体系,既保护宁夏独特生态系统,又为游客创造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态体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先在沙湖、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热点区域试点,逐步推广至全区保护区网络。
宁夏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宁夏沙湖、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均有野生动物。调研了解到,沙湖、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内的野生动物对人类警惕性非常高,一见游客即被惊吓走,还未出现过游客投喂野生动物的情况。
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岩羊科普教育基地位于银巴古驿内,基地日常主要接待全国各地的研学生及游客,了解贺兰山生态及岩羊生活习性、特点等科普知识。基地在游客观察区与岩羊活动区之间,安装隔离护栏,既保障游客的观赏体验,又有效避免人与岩羊的近距离接触,从物理层面筑牢安全防线。现场还安排了专职科普员向观众科普野生岩羊的相关知识,维护现场人员观赏秩序,及时阻止游客投喂、恐吓等一切危害岩羊生命安全及健康的行为。
目前,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将灵武市政协所提建议单独采编,转发至全区各有关旅游景区,推动所提建议进一步落实。该厅将深化科普教育与宣传,加强智能化警示设施建设,指导景区引入科技手段辅助管理。
来源:华兴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