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沪滇产业协作的典型案例,今年以来,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引入了更多“新鲜血液”,产业发展提档升级。7月22日,云南香格里拉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云南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昆签约,明确香格里拉“飞地”园区将落户;5月30日,昆明碳中和中心正式落户园区
作为沪滇产业协作的典型案例,今年以来,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引入了更多“新鲜血液”,产业发展提档升级。7月22日,云南香格里拉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云南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昆签约,明确香格里拉“飞地”园区将落户;5月30日,昆明碳中和中心正式落户园区,重点建设碳资产数据集成平台、碳交易市场服务平台、碳能力培训基地、数智化能耗及碳排放管理平台、绿色贸易出口平台和绿色金融发展平台及“碳惠春城”平台。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项目总投资14亿元。项目从构想到签约落地,再到动工开建、竣工交付,仅用时350天。近年来,园区依托沪滇两地资源优势,以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为引领,围绕产业定位,重点发展先进制造、生命健康、检验检测等新兴产业,打造“数字工业示范高地、工业创新策源高地、‘双碳’工业实践高地”,建设“沪滇合作临港中心、科技交流创展中心、数字工贸服务中心”。
在“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上海总部+云南基地”的模式下,沪滇两地在商贸物流、新兴业态、高端服务、品牌资源四大方面开展联动,双向赋能产业协作。依托园区平台,一批企业发展成效显著。自2024年8月正式入驻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以来,云南巴莱咖啡有限公司通过“云品出滇”计划,实现贸易额增长超3000万元。2024年3月成立的云南经合滇胶商品交易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积极开展招商,到今年初已招引会员企业10家。首批入驻企业吉堪布(云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构建了“线上线下联动、多场景渗透”的立体化渠道布局,计划开辟云南咖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为服务好入园企业和项目,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将服务入园项目机制纳入“惠企10件实事”,把政务服务的窗口延伸到重点园区,把服务送到企业门口。昆明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在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设立政务分中心,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和自助服务终端,构建“六个一”服务模式。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限时办结反馈”的运行模式,提供项目、政策、金融、人才、法治、纳税、知识产权等“一站式”集成服务,推动涉企服务从“多头分散”转变为“一站集成”。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已吸引30家企业签订订租/订购协议,累计招商面积达10万平方米。目前,19家企业已进场装修,其中17家已投产运营并正式入驻;上海康帅冷链项目、后谷咖啡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在集群注册方面,已吸引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云南公司、中国物流集团云南公司等131家企业集群注册至园区。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