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2日,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约2.2%,创下历史新高,最高曾触及约42999点,最终收于约42718点;东证指数(TOPIX)同步走强,上涨约1.4%至3066~3067点,也刷新历史高位。这也意味着日本股市“四日连涨”,带动在中国境内上市的跨境日本股市
日经225ETF自8月4日以来的7个交易日大涨近6%,净值为1.484。
前有关税大棒,后有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参议院选举的历史性惨败,日本股市近期竟然连续刷新历史新高,涨势之凌厉让一众机构投资人瞠目。
8月12日,日经225指数收盘上涨约2.2%,创下历史新高,最高曾触及约42999点,最终收于约42718点;东证指数(TOPIX)同步走强,上涨约1.4%至3066~3067点,也刷新历史高位。这也意味着日本股市“四日连涨”,带动在中国境内上市的跨境日本股市ETF飙升,日经225ETF自8月4日来的7个交易日大涨近6%,净值为1.484。
事实上,业内并未料到日本股市能如此强劲。资深全球宏观基金经理袁玉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波反弹可能主要有三个原因——美、日关税低于预期,整体刺激日本资产;同由科技巨头驱动的美股牛市类似,日本聚集了很多AI芯片产业链,比如美国的Stargate(星际之门)是软银(权重股)主导,而日本的半导体设备龙头Advantest亦受益于美日AI产业链和市场情绪的联动;此外,日本军工支出在加大,而且为澳大利亚生产军备,四方安全对话合作伙伴关系更为紧密。
科技板块领跑、汽车股反弹
近阶段,日本股市的攀升主要受到科技板块引领,前期受关税冲击的汽车板块也出现反弹,共同推动股指冲高。
就科技板块而言,美股的AI热潮也一路烧到日本。半导体设备龙头Advantest和Lasertec在8月12日大涨,涨幅均在6%~7%;软银集团股价暴涨约6.9%,创下历史新高,市场热议其计划在美国上市旗下支付应用PayPay。
袁玉玮对记者表示,美股的AI热潮“烧”到日本,日本的Advantest和软银纷纷大涨。具体而言,美国的Stargate是软银与OpenAI、Oracle(甲骨文)及MGX等共同发起的AI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标投入高达5000亿美元,首阶段启动资金为1000亿美元,首批已选址包括德州等地。软银将承担该项目的主要融资角色。项目宣布后,软银股价一度上涨约11%。
近日,有消息称,软银正收购富士康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电动车工厂,用以推进Stargate的基础设施布局。日本市场则受到了产业群带动效应,Advantest是日本领先的半导体测试设备厂商,其产品在AI芯片测试中具关键作用。
此外,关税问题的缓和也功劳不小。美国关税的不确定性一直压制着日本股市表现,因为出口是日本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此前,美方同意将对日汽车及零部件关税降至15%,上周四,美国承诺修改总统行政命令,取消对日本商品的重复征税。在8月12日,美国也宣布延长对中国商品征税暂停期。日本的丰田、马自达、斯巴鲁等主要汽车制造商因美国下调汽车关税利益明显,上涨活跃(如马自达涨约4.1%、斯巴鲁涨约3.6%)。
关税对汽车板块的前期影响也在近期的财报季中有所体现。摩根大通的研究显示,六大汽车制造商关税冲击合计约7800亿日元,对东证主板公司整体营业利润造成约4个百分点的拖累(迄今合计约1.8万亿日元);如果不计入汽车行业(净利润贡献-7.4个百分点)、钢铁行业(-2.8个百分点)以及受一次性因素影响的电力与天然气行业(如东京电力公司核电站退役费用),净利润仅会下降 1.6%。海外需求型行业销售和利润普遍下降,部分原因是日元升值。
尽管多数公司营收与利润均高于彭博一致预期,但与过去三年同期(4~6月)相比,超预期比例偏低,反映了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净利润的超预期幅度中位数为+3.1%,但在部分行业(汽车、机械、钢铁)以及食品、电力与天然气等行业,该比例为负值。
日股牛市还能走多远?
当前,主流国际投行认为,日股牛市尚未走完,但部分机构投资者开始趋于谨慎。
近期,外国资金不断涌入日本市场,但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周的数据表明,这一趋势可能已阶段性到顶。截至8月1日的那一周,海外投资者16周以来首次成为日本股票和期货的净卖方,净卖出额达3420亿日元(约合23亿美元),与前一周净买入1.26万亿日元形成鲜明对比。相反,零售投资者仍在买入。
不过,未来回购可能为股市带来动能。摩根大通表示,第一季度通常不是日本公司实施资本措施(如股票回购)的旺季,自7月以来(截至8月8日),日本企业宣布的股票回购总额为1.2万亿日元,而2024财年同期的回购金额约为3万亿日元,关税不确定性显然产生了影响。因此,未来的回购动态值得关注。
自7月以来宣布回购的主要公司包括:佳能(1000亿日元,占已发行股份的3%,不含库藏股)、花王(800亿日元,2.5%)、朝日集团控股(700亿日元,2.4%)、斯巴鲁(500亿日元,2.4%)。这些公司股价自公告以来平均跑赢东证指数约2%。
此外,盈利情况的改善也将是一大动力。有美资投行交易员对记者提及,2025财年整体利润预计仅小幅下滑。考虑到日本企业普遍保守的预测风格,预计这相当于是在暗示利润增长。随着关税税率下调至15%,预计企业最快可能在7~9月季度财报季开始上调指引,并预期回购步伐将恢复。此外,公司普遍按1美元对144日元的汇率假设编制预测,形成业绩缓冲。虽然日本企业销售额不如美国企业强劲,但表现优于欧洲。
高盛则表示,根据最新的业绩情况,整体结果普遍好于预期。剔除东京电力公司(TEPCO)的大额一次性亏损以及波动较大的软银集团,东证指数的净利润超预期幅度为+12%。负面财报超预期时的股价反应较大,但上周正面超预期的股票逐步跑赢,推动市场在上周五创下历史新高。
近期,高盛将东证指数的目标价从3000点提升至3200点。该机构认为,美日贸易协议的明朗化以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似乎是上周五推动日本股市大涨1.2%的主因。目前东证指数的未来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为15倍。尽管国内政治不确定性依然较高,但高盛当前依然维持3200点的预测。
不过,野村方面认为,在上一轮股市上涨中作为关键驱动力的银行股(体现周期性复苏),自参议院选举以来的涨幅仅与指数持平,还未突破选举前的高点。这是因为,日本的加息预期尚未恢复到足够的水平(各界预计日本央行要到2026年1月才会再次加息)。换句话说,日本股市近期的上涨更多是对相较他国低估值的修正。如果科技股和银行股不同时发力,市场不太可能持续创新高。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