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电极从正面移到背面,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我们花了八年才做到完美。”8月2日,在2025 BC生态创新峰会上,李振国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后,却是隆基对BC 技术前景的洞察与自身研发突破的笃定。
尽管一度被贴上“豪赌”的标签,但实际上,隆基的BC前行之路却始终与“赌博”无关,而是第一性原理使然。
“把电极从正面移到背面,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我们花了八年才做到完美。”8月2日,在2025 BC生态创新峰会上,李振国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后,却是隆基对BC 技术前景的洞察与自身研发突破的笃定。
“众行者计划”:
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共建
在光伏产业四十年的迭代史中,技术路线的选择始终像在走钢丝。从多晶到单晶,从BSF到PERC再到BC,每一次转向都伴随着巨额资产的押注与企业命运的沉浮。
8月2日,在2025 BC生态创新峰会上,当李振国提到BC技术是单结晶硅电池的终极技术时,行业感受到的不仅是技术突破的震撼,更是一种确定性的降临。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了BC技术的终极性:“BC结构从光学上实现了太阳光的全利用,正面无栅线的设计让光子吸收达到理论极值。”
八年里,隆基的研发团队解决了同一面PN结的电流负荷难题,意外收获了两大红利:一字形焊接大幅提升组件抗隐裂性能,一块电池片内置的数百个微型二极管则可以起到防起火的作用。
当一片树叶或鸟粪遮挡组件时,传统技术会让遮挡点成为持续发热的负荷中心,而BC电池能将温升控制在100度以内——这个细节的改进,让屋顶光伏的安全性实现了质的飞跃。
但现实的考验是:仅凭单个企业的力量难以完成BC量产如此复杂的产业升级。BC电池对材料纯度、设备精度、工艺协同等的要求,远超以往任何技术路线。
李振国意识到,即便隆基掌握了核心技术,若不能带动产业链共同进步,BC的产业化终将是镜花水月。
这种认知催生了“众行者计划”的初心——不是打造技术壁垒,而是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打造BC生态圈。
就像他在主题对话环节中反复强调的:“我们要找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伙伴,更要找愿意守规则的伙伴。”
•2023年,隆基正式启动BC生态圈建设,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创新生态,与合作伙伴协同创新、合作共赢。
•2024年7月,隆基全球分布式研发中心落户嘉兴,同时发布“伙伴+隆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构筑BC生态链。
•2025年6月,隆基在SNEC展会上发布“众行者计划”,进一步筑牢协同创新和生态共赢的坚实底座。
基于过往的成功实践和“伙伴+隆基”协同创新模式的基础上,隆基构建起了专职化组织、全链条流程、全过程跟踪、收益分享机制的完善体系,致力于打造一个以自主创新、协同合作、知产保护、业务保护为核心的开放创新生态。
当前,在隆基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生机勃勃、创新涌动的BC生态正在加速形成。截至2025年5月底,隆基已累计与全球191家生态伙伴展开技术对接,与44家合作方达成55项合作,完成23处产业链技术布局,覆盖硅片、电池、组件、系统方案、氢能、生物质、工程技术7大领域。
BC生态平台:
庞大的“研发区块链”
在峰会上,主题对话环节的主持人索比光伏网总编曹宇将隆基的BC生态平台比作“研发区块链”。
简单来说,区块链的四大核心技术,分别是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密码学以及智能合约。
•分布式账本,相当于BC生态平台的数据库,起数据储存的作用;
•共识机制,相当于BC生态平台的信任机制,是生态伙伴愿意遵守的规则;
•密码学,对应BC生态平台的保密机制;
•智能合约,则对应BC生态平台中知识产权等开放与应用。
这个比喻,得到了李振国的极大认同,也得到了BC生态圈合作伙伴的共鸣。
福膜科技曾参与隆基BC电池高功率高反黑背板及其它光学材料的研发。董事长顾方明表示,“就这个项目而言,福膜做了很多实验,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提高红外反射,这有助于组件效率提升,以及组件降温。强者恒强,我们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在辅材领域对BC组件的工艺和美学有所裨益。”
宝钢股份则在2022年开始,与隆基共同开展钢边框的研究。在宝钢股份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兼冷板销售部总经理洪卫春看来,给用户提供最有竞争力的产品的同时,使生态圈里的每位伙伴能够实现共赢,才是支撑每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拉普拉斯与隆基在设备、材料还有工艺端的协同研发,则展现了隆基BC生态圈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一旦签了协议,信息共享非常及时,同时也能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虽然现在大家都在投入,但是最终还有订单的保障,这对供应商来说是很重要的。”拉普拉斯副总裁张武表示。
这种机制创新,本质上是对行业信任机制的重建。正如李振国所言:“书面协议只是一个协议,真正的信任来自于大家发自内心的‘不想违约’的共识。”
长周期视角下的BC生态未来
主题对话时,曹宇提到了近期的能源热点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漫长的规划及建设。在曹宇看来,光伏行业同样也是长坡厚雪的赛道,而隆基对于BC生态圈的建设,一定不只局限于眼前的提效、增质或者改善企业利润,如何做好长周期性,是行业关注的方向。
对此,福膜科技董事长顾方明感慨:“光伏还是一个很伟大的行业,接近80GW的水电站要建10年,光伏可能一个月就建完了。”如何让新能源中的王牌——光伏成为能源的长久产业,在他看来,“要多做一些PV+的事情,而BC组件可以满足应用场景的定制化需求,转换效率还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沈文忠教授表示,“未来3-5年BC技术可以达到 TOPCon 的量,同时,随着光伏跟绿氢、绿胺、绿醇等结合,通过人工智能来解决光伏跟风电的波动性,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但李振国的计划并不止于此。在他的规划中,BC生态将成为光伏进入非电领域的跳板。“现在70%的能源消耗是在非电领域,”他在对话中透露,“这些领域涉及未来绿色、低碳发展。能源转型的场景如何与光伏相结合,是下一步探索的方向。隆基BC生态圈的长期发展,是原来的合作伙伴的延续,也会有新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
李振国提到马斯克的创新哲学:“再先进的技术,一群人仔细研究总能解决,关键是比别人更快更早。”但隆基的“众行者计划”,显然比马斯克的单打独斗多了一层东方智慧——它不仅要赢得技术竞赛,更要构建一个让所有参与者都能持续进化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意义上,隆基的本心,既是企业的商业追求,也是中国光伏产业对全球能源转型的文明贡献——毕竟,“众行者致远”的真谛,从来都不是抵达某个终点,而是让同行的每一步都更有价值。
来源:Solarbe索比光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