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的 10 大预言,正一一应验:“美国会走英国老路,慢慢衰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2 12:11 2

摘要:要是说这年头谁能靠预言圈粉无数,曾仕强老先生绝对算一个。这位被称作 “中国式管理之父” 的国学大师,生前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就像个会讲故事的邻居大爷,把晦涩的古籍讲得比连续剧还精彩。

要是说这年头谁能靠预言圈粉无数,曾仕强老先生绝对算一个。这位被称作 “中国式管理之父” 的国学大师,生前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就像个会讲故事的邻居大爷,把晦涩的古籍讲得比连续剧还精彩。

可谁也没想到,他随口聊的那些对未来的看法,如今竟像按了快进键似的,一个个往现实里跳。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 “十大预言”,看看哪些已经成真,哪些还在赶来的路上。

曾仕强在 1990 年就放了个大招:“2004 年中国会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结果 2010 年咱们才超过日本,虽说晚了 6 年,但这误差就像快递超时一两天,比起那些瞎猜的 “砖家”,已经准得让人拍大腿。

要知道那会儿中国 GDP 刚过万亿美元,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到,就像个刚上小学的孩子说要考全班第二,谁信啊?可现在回头看,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简直是坐着火箭追上来,制造业、基建、外贸样样拔尖,把 “世界工厂” 的招牌擦得锃亮。

更神的是他说 “2054 年中国科技会领先全球”。现在离这日子还有 29 年,但咱们的 5G 基站已经铺到了珠峰大本营,华为的技术让美国急得跳脚;量子计算机 “九章” 算得比谷歌快百万倍,就像武侠小说里突然蹦出个绝世高手;人工智能领域,刷脸支付、无人驾驶早就不是新鲜事。

当然,美国在芯片、航天这些领域还握着几张好牌,这场科技赛跑就像龟兔赛跑的升级版,咱们是稳步前进的乌龟,对方是时快时慢的兔子,最后谁能冲线还不好说,但至少现在看来,曾老先生的眼光没跑偏。

2015 年,曾仕强在课堂上突然说:“未来五年会有场大瘟疫,传播快、死人多。” 当时台下估计有人觉得这老头危言耸听,结果 2019 年底新冠疫情一来,全世界都傻了眼。病毒像插了翅膀似的绕地球转,口罩成了硬通货,连见面打招呼都改成了隔空比心。

这场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跟他描述的几乎不差,让人不得不佩服:这《易经》莫非是台未来电视机?

他还预警过 “五大危机”:水不够喝、土地长不出东西、粮食不够吃、人越生越少、人心越来越坏。

现在打开新闻看看,非洲小朋友排队接雨水的照片让人揪心,中国不少地方的耕地因为用了太多化肥,硬得像石头;俄乌冲突一打响,全球粮价涨得比火箭还快;日本、欧洲好些国家人口负增长,养老院比幼儿园还多;至于道德问题,网络上为了点小事就骂街,明星偷税漏税的消息层出不穷,简直是把他的话当成了剧本在演。

这些危机就像慢慢拧紧的水龙头,刚开始只是滴几滴水,现在已经快成洪水了。

“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文化战”,这话听着玄乎,仔细想想却在理。曾仕强说这话时,估计是看到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在全世界攻城略地,担心咱们自己的文化根脉被冲垮。

现在看来,这场战争确实打得热闹:美国靠漫威英雄输出价值观,日本用动漫俘获年轻人,韩国靠韩剧赚走姑娘们的眼泪,而中国也开始反击,《流浪地球》让世界看到中国科幻,河南卫视的端午晚会把传统文化玩出了新花样。这就像各国在开 “文化超市”,就看谁的商品更受欢迎,谁能守住自家的 “老字号”。

他还说 “美国会走英国老路,慢慢衰落”。这可不是酸葡萄心理,看看美国现在的样子:国内两党吵得像菜市场,国会山都能被自己人闯进去;经济靠印钞票续命,美元霸权的墙角被各国偷偷挖;国际上,盟友们嘴上喊着 “大哥好”,背地里却偷偷和中国做生意。

英国当年从 “日不落帝国” 变成现在的欧洲小伙伴,花了几十年,美国要是继续这么折腾,说不定真会步其后尘。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的军事、科技底子还在,但就像个得了富贵病的壮汉,看着结实,其实行动越来越费劲。

曾仕强最让人捏把汗的预言是 “2035 年是道坎,过得去人类就没事”。现在离这年还有 10 年,可气候变化已经闹得不像话:北极冰盖融化得能开游船,台风暴雨像吃了兴奋剂似的越来越凶,有些小岛国眼看就要被海水淹没。

要是人类还像以前那样乱砍滥伐、排放温室气体,2035 年说不定真会变成 “世界末日” 的预告片。不过好在现在各国开始着急了,新能源、碳中和成了热词,就像发现房子漏水后赶紧找维修工,虽然麻烦,但总比等着塌了强。

他说 “2069 年世界大同”,这想法挺美好,就像小时候听老师讲 “共产主义社会”,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国家之间不打架。可看看现在,俄乌还在打仗,美国到处挑事,宗教冲突、资源争夺没停过,要实现 “大同”,估计比登天还难。

但换个角度想,联合国、WTO 这些组织不就是为了让大家好好说话吗?中国提出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实和 “大同” 的想法不谋而合。也许再过几十年,当人类真的遇到外星人或者小行星撞地球,才会明白团结起来有多重要。

最后说说最让人唏嘘的一条:曾仕强预言自己能活到 84 岁,结果 2018 年去世时,正好卡在这个岁数。这事儿玄乎得像小说,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老先生对生死看得很开。

他晚年拒绝学生探望,平静地回台湾老家,就像长途旅行后终于回到客栈,“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 这句话,说得比谁都通透。这种 “向死而生” 的智慧,其实比那些预言更值得琢磨 —— 知道终点在哪,才能把路上的风景看得更清楚。

回头看看这些预言,其实不难发现,曾仕强不是什么 “半仙”,他不过是把《易经》里的 “变易” 思想看透了。《易经》讲 “穷则变,变则通”,他看到中国改革开放后肯定会崛起,看到科技发展太快会出问题,看到文化丢了就会乱套,这些都是基于规律的推断,就像老农看云识天气,靠的是经验和智慧,不是瞎蒙。

现在网上有人把曾仕强吹成 “神算子”,也有人骂他 “江湖骗子”。

其实没必要走极端,咱们不如把这些预言当成一面镜子,照照现在的世界和自己。他说科技要守底线,咱们就别为了赚钱搞歪门邪道;他说要保护文化,咱们就多读读老祖宗的书;他说要顺应自然,咱们就少干点破坏环境的事。做到这些,不管预言准不准,日子总会过得更踏实。

毕竟,预言的意义不是让人等着看结果,而是提醒大家怎么把未来过好。曾仕强老先生要是泉下有知,估计更希望咱们把他的话当成警示牌,而不是茶余饭后的八卦。你说呢?

来源:高等教育文摘一点号

相关推荐